说到班前会,生产管理者都不陌生,因为都组织召开过生产班前会,甚至很多生产管理者对生产班前会的流程、讲话要点都能倒背如流,那么:召开班前会,只是管理者讲,为什么不能保证班前会的质量与效果?召开班前会,天天都在讲,为什么班前会的质量与效果不明显?由此可见,要想召开好班前会,只是讲,起到的作用与获得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既然如此,作为管理者,就要改变班前会的召开方式。—充分引起班组成员在思想上集中注意力高度重视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督促班组成员内心用永远牢记作业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注意事项并履行到位—让每一个班组成员在班前会上都能集中精力认真聆听并在作业中落实到位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上述的预期目标、达到上述的预期效果呢? 第一 管理者讲+问两种方式相结合 作为管理者,坚持每天召开班前会,这是责任更是义务。因为班组每天的作业内容都不相同,自然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管理者每天都要在班前会上将当天的注意事项讲到位、讲清楚、讲明白。但即使讲到位了、讲清楚了、讲明白了,未必每个人都听清楚了、听明白了,因为总有个别人在班前会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跑毛的情况,怎么办?如何才能有效防止?最好的办法就是管理者要学会提问。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提问到的时候,回答不出来或答非所问,导致自己在同事面前丢丑,必然会在管理者讲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聆听。所以说,要想班前会召开有质量、有效果,作为管理者,千万不要一个人讲完了就宣布结束,一定要学会善于抽查提问,抽查要采取随机的方式,千万不要被成员掌握住了抽查的规律;同时一定要让被抽查者站在班前会队伍面前,面向所有人回答管理者的提问。第二 让班组成员轮流上台召开班前会 要想确保班前会有质量、有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班组成员有充分的参与感,成为主动者,不要总是成为被动者;只有让班组成员成为主动者,才会真正有效督促班组成员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保持注意力,同时更能在班组中引起共鸣,真正实现班前会的召开质量与效果。所以,作为管理者,不妨轮流让班组成员组织召开班前会,不仅能有效督促班组成员自动学习,更能激发班组成员的争胜心与竞争力,真正提高班组成员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大大降低班组管理的成本。作为管理者,必须要经常琢磨“班组成员最喜欢听的是什么?”最喜欢听的就是与自己切身作业活动直接相关的内容,最喜欢听的就是让其能立马想到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的内容,所以说,让班组成员轮流上台召开班前会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班组成员分享自身在工作中的经验、技巧、方法以及若不遵规守纪可能导致的伤害或后果,更能引起班组成员的共识,更能在班组成员的思想认知上引起共鸣,由被动执行走向主动执行。第三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班组成员轮流依次回答 班前会召开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 —都能清醒认知到各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所以说,要想班前会有质量、有效果,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管理者将班组成员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变成简单易懂的问题,鼓励大家参与回答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要求,再由管理者进行总结归纳在班前会上予以着重分享提醒。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