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海有家闷骚的浇头手工面

 培训班背包 2023-09-19

闷骚不一定就是贬义词,有时候属于褒义词,比如我要写的这篇文章里的手工面馆。

闷骚,原是指外表文静内心狂热的人,这类人比较内敛,本质不外露,但一旦外露往往出人意料。今天我要说的这家手工面就是闷骚型的,看上去貌不惊人,吃起来却让人心潮彭拜。

图片

这家手工面馆叫大石手工面,在临海远洲路联商超市傍边。远洲路整条街都是吃的,面馆特别多,有桐乡羊肉面,高原牛肉面,大田大排面,金记芋头面,远洲面馆,高山黄牛肉面,碱水面、大石手工面,反正这里的面馆比皇帝的妃子还要多,多得让人记不清名字,去吃面还得翻牌。今天我要说的闷骚型面馆就是远洲路上的大石手工面。

手工面,临海长大的吃货都不会陌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海农村流行手工浇头面,那是临海农村招待客人最豪华的食物了,一般酒席点心都有浇头手工面,女婿第一次到丈母娘家做客,丈母娘都用浇头面招待。手工浇头面不仅面条柔韧爽滑,入口熨帖,浇头更是鲜美无比。猪肉、鸡蛋、香菇、香干、黄花菜、笋片或茭白片、油豆腐、洋葱等食材混合在一起,经过翻炒,加入用猪油和酱油调剂的高汤翻煮,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形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人癫狂的美味。在那个年代,浇头面成了最富贵最显摆的美食了,没有之一,手工浇头面可以说是那个年代临海人的美味记忆,这种记忆储存在味蕾深处,一辈子都挥之不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越来越丰富,浇头面慢慢淡出临海人的餐桌,手工面更是很少有人做了。在讲究生产效率的工业化时代,机器取代了手工,商业化的手工面条几乎绝迹,只有自己家里吃才会耐心捣鼓那古老而神秘的手工面。想去街头吃一碗跟小时候一样的纯手工的浇头面,真心不易。

图片

这次来临海,路过远洲路,发现了一家叫大石手工面的面馆。大石跟我老家很近,我猜手工浇头面应该跟我小时候吃的一样,如果它是地道的手工浇头面。我进去直接点了一碗特色手工浇头面,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出来后,我便认定这就是我想要的,这就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过去的时光。面条看上去没那么光洁,很普通,装盆也很乡村,一般人,看上去就会觉得不咋滴。因为太乡村,所以不耐看,但很有内涵,猪肉,鸡蛋条,香菇,黄花菜,油豆腐,笋干等,丰盛的浇头覆盖了整个碗口,还有晶莹剔透的大对虾。充满食欲的汤汁,浓浓的,整碗面条被浸泡得风情万种,荷尔蒙像晨起的血压一样飙升,我浮躁地撕下斯文的面具,肆无忌惮地卷起面条往嘴里送,不愧是手工面条,柔顺韧滑,口感奇妙无比。一碗相当客气大度的面,连面带汤被我干得碗底朝天,吹着空调也吃得满头大汗。真想再来一碗,想想斯文的标签,忍了,下次再去疯吃一回吧。

图片

十多元一碗,那么丰盛的浇头,还有对虾,还有像我外婆一样客气的分量,不推荐,枉为吃货。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