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两次 洋人入城风波

 阿里巴巴yht 2023-09-20

  清末两次 洋人入城风波

  

  乌山旧图。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福州发生了两次颇为有名的洋人入城风波。事情起因是英国人先后在乌山积翠寺和神光寺租房。主政福建的官员刘韵珂、徐继畬两次都采取了比较和缓的迂回处理办法,但朝廷却给予了一次肯定、一次批评的相反评价,这其中的背景原因耐人寻味,值得探究。

  不情不愿的五口通商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当趾高气扬的英国人拿着《南京条约》,要求在中国五个开放口岸居住、通商的时候,想来道光皇帝心里是极不情愿的。大清开国二百年来,从来都是令周边四夷仰望的宗主国、天朝上国,如今居然败于数万里之外的西洋人之手,被迫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

  道光帝有心拒绝履行《南京条约》,但又害怕洋人的坚船利炮。在矛盾交织中,他定下了外交总方针:“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主要意思就是不能一味地答应洋人,而损害了国家的体面和利益;但也不要公然地拒绝洋人,以致引来洋人的军事报复。这条方针常常会面临两难抉择,很难把握分寸,全靠各地方官员自己理解体会,揣摩圣意,不给皇上添堵。

  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洋人打交道的问题。为了贯彻道光皇帝“既要又要”的外交精神,闽浙总督刘韵珂、福建布政使徐继畬(后升任福建巡抚)等高级官员采取了“阳示德意、阴为钳制”的策略,即表面上同意通商,暗地里各种抵制。比如英国人不是要来经营茶叶生意吗?来就来吧,我们虽然管不了你,但我可以偷偷禁止本地人与英人贸易,阻碍外地茶叶从福州出口等。最好让洋人在福州无商可通、无利可图,最终自行放弃福州,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吗。尽管这种“以商制夷”的策略有点“两面派”,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但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讲,不失为落实朝廷“不伤国体,不开边衅”要求的可行方法。

  除了通商,外国人进城居住的问题更为敏感。因为那时的中国士人主张“华夷不可杂处”,洋人与华人混居被认为是有损天朝的尊严与体面。但按照《南京条约》,英国人拥有在通商口岸居住的权利,被打怕了的清廷总不能公然违约,所以,尽管中英双方在城内城外的问题上有过争议,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除了广州,其他四个通商城市都允许了外国官员在城内居住,福州也不例外。

  洋人住进了乌山积翠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原本住在城外南台的英国驻福州领事李太郭,向福建官方提出想在城内于山白塔附近租住民房。刘韵珂、徐继畬商议之后,回复说白塔周边民居稠密,如果华夷杂处,多有不便云云。英国领事李太郭觉得有理,就另外再找个了人少的地方,即要求在乌山积翠寺租住僧房。

  刘、徐二人不好再以同样的理由反对,只好表面上佯装答应,暗中发动群众来抵制,想来个“以民制夷”。他们组织了两百多人在抗议联名信上签字,并约好在英国领事进城当天,大家多多发动亲友,都来现场阻止洋人入城,以期造成民意汹汹、众怒难犯的局面,好让洋人知难而退,自行放弃进城。

  可是到了英国领事进入福州城的那一天,竟然没有一位百姓出来抗议,令在场的福建高官们面面相觑,束手无策。由于缺少现场群众站台,所谓的联名抗议信成了笑话,官员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英人李太郭搬进了乌山积翠寺。

  刘韵珂、徐继畬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你英国人进城无非是想通商做生意,我们官府秘密下令禁止福州百姓与洋人贸易往来,只要英国人无利可得,自然就待不下去了。在禁令实施的前几个月,倒是真的没有百姓与洋人交易。但后来有汉奸偷偷向英国人告密,说不是我们老百姓不愿意与你们做生意,事实上是官老爷不允许。李太郭当即向福建当局抗议这一违反《南京条约》通商条款的行为,福建官员推脱说那都是民间自发行为,与官府无关,还发文鼓励中外贸易,其实仍希望百姓坚守之前的禁令。谁知群众见洋人的货物好用又不贵,渐渐都与洋人交易上了。

  经此事后,刘韵珂、徐继畬对福州人的品性产生了偏见,说福州人“民气孱弱,重利轻义,心志不齐”。群众基础如此糟糕,所谓“民气”根本不可用,就谈不上“以民制夷”了。他们将李太郭入城之事向朝廷做了汇报,并详述了自己各种暗中的抵制措施。道光皇帝认为他们没有一味地媚外投降,也算公忠体国,对此表示了支持和肯定。

  洋人又看上了乌山神光寺

  时间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有两位英国人(一位传教士、一位医生)通过侯官县令在乌山神光寺租了房子。其实按照之前做法,只有英国领事馆人员才能入城居住,其他非官方身份的英国人只能住在城外。但办理此事的侯官县令不熟悉情况,轻率地在租约上盖了官印。福建巡抚徐继畬得知之后,当即训斥侯官县令,要他向英方说明情况,要求英人遵照前约,从神光寺搬离。但英方以租约已经盖印生效、需向英国总领事请示等各种理由拖延不搬。

  督抚刘韵珂、徐继畬这对处理洋务的老搭档,仍然运用之前的对外策略,耍起了“阴招”。表面上允许洋人继续住,暗地里约束百姓不得与他们打交道。要求大家都不要去听英国传教士传教,也不要去找那英国医生看病,让英国人无教可传、无病可医。同时严禁城中泥瓦木匠为英国人服务,使神光寺英人住处在漏雨的时候也无法修葺。总之,福建官员的对策就是暗中使绊,让英国人自己在神光寺住不下去。“有驱夷之实,而无驱夷之迹”。明面上没有公然驱逐洋人,实际上却达到了驱逐洋人的效果。

  然而,这种缓慢、迂回的驱夷政策,并不能使所有福州人满意。那时,民族英雄林则徐正病退居家。一贯对外强硬的他,组织了一批乡绅联名上书,认为洋人违约入住乌山,直接危害到省城的安全,应立即予以驱离。他主张效仿广州,广泛发动群众,利用民众的力量抗击洋人,并建议整饬军务,积极备战。福建督抚刘韵珂、徐继畬则认为,两个普通的英国人租住神光寺不是什么大事,应和平处理,没必要小题大做、大动干戈。何况侯官县令先跟人家签了租约,也是有错在先,若是强行将英国人驱逐,恐怕会给英方提供借口,引发进一步冲突。至于说发动民众来抵制,想当初英国领事入城时,福州人就表现出胆小怕事、见利忘义的“特性”,如此不靠谱的群众,怎么能跟广州人相提并论呢?

  老而弥坚、满腔热血的林则徐对此并不认同,随即策动在北京的一些官员弹劾刘韵珂、徐继畬忽视民意,纵容洋人,怯懦无能。一时间,福州城中各种谣言四起,把刘、徐二人推向了风口浪尖。为应对不利局面,刘韵珂、徐继畬接连上书朝廷,解释缘由,批驳谣诼,心中也不无憋屈。想自己辛苦周旋于洋人、国人之间,不妥协,不过激,为的就是达到朝廷“不伤国体,不开边衅”的要求。

  但形势的发展出乎刘韵珂、徐继畬的意料。这个时候,清廷的外交政策已悄然发生变化,新登基的咸丰皇帝有感于多年来中国的屈辱外交,又受到广州成功阻止洋人入城的鼓舞,觉得外国人也没那么可怕,于是决心对外硬气一把,宣称要将文武官员中“卑谄懦弱者”一概更换。在福州神光寺事件上,咸丰帝倾向于京城几位大臣的批评意见,下旨对闽浙总督刘韵珂、福建巡抚徐继畬进行申斥,后又将两人撤职、调离。而居住在乌山神光寺的两名英国人也陆续搬离了神光寺,此风波才得以平息。

  清廷可悲的弱国外交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外国人在中国城内租住完全没什么问题,洋人与国人混居也谈不上有损国格。然而,在19世纪中叶,这种事情却足以引发严重的中外冲突。当时中国人对洋人的歧视与敌视,也许不符合国际惯例,有点盲目排外的意味,但我们不能苛责古人。毕竟“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没那么容易改变,何况在中国的洋人也不乏作奸犯科之徒。再加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中华民族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难免会有不甘与反抗的情绪。这其实是令人可悲又可叹的。

  说起福建巡抚徐继畬,他还编有反映世界各国情况的著名启蒙书籍——《瀛寰志略》。他与林则徐都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然而却在如何处理洋人进城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但无论是徐继畬的迂回驱夷,还是林则徐的直接驱夷,从长远来看,都无法真正达到制夷的目的。没过几年,英法联军就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用枪炮再次教育了大清帝国,清廷被迫给予外国人在中国更多城市居住、通商、传教的权利。

  当时的英国人讥讽清政府“智浅而欲轻人,力弱而欲伏人”,自己愚昧却看不起别人,自己弱小却想要降服别人,这不是盲目自大吗?毕竟弱国无外交。只有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伟大复兴,我们才能有底气、有自信地面对国际社会,才能独立自主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05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