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49:苓桂术甘汤治疗脾阳虚,为什么不用干姜,而用桂枝呢?

 了然3z5ctoaa2w 2023-09-20
图片

【每日一练】
1、为什么我不认同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应该是真武汤证这种说法
2、张仲景把痰饮分为哪几类?用什么方子治疗?
3、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既然可以治疗脾阳虚,为什么不用干姜,而用桂枝呢?

01

图片


如何理解“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

这一条条文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 1800 年以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这一条争论最主要在: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一部分人认为这条条文利用了倒装文法,说“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这句话应该在“发汗则动经”的前面。这些注家认为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不是用来描述苓桂术甘汤的。而且这些医家不在少数。

有人甚至认为,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是真武汤证。

因为第 82 条的原文是这样的: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正是因为第82条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所以很多医家认为,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应该是真武汤证。

还有医家认为,发汗者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是苓桂术甘汤的禁忌证。也就是说苓桂术甘汤证,一旦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不能发汗。这犯了颠倒因果的错误,这并不是苓桂术甘汤的禁忌证。

尤在泾认为是苓桂术甘汤的禁忌证,是为了说明苓桂术甘汤的禁忌证不能发汗,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

我不认为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的后面,也就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倒装句。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后面有个“者”字,从汉语的语法结构来讲,如果有一个“者”字的话,后面肯定是没有说完的。如果把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移到前面来,这条条文就变成: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者后面没有下文了,从汉语的语法结构讲,这是不合理的。如果这个地方是倒装文法的话,至少“者”字是不可能出现的。

清朝著名医家曹颖甫在《伤寒发微》里面说,这个地方,“真武汤主之几个字掉了,应该是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真武汤主之。而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后面紧接着就应该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身为振振摇者,肯定是真武汤证吗?我们看一下真武汤证的条文。

第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振振欲擗地者是都要倒地的意思。而振振摇者表示这个人在摇动,还没有倒地,症状上轻很多。

身为振振摇者,如何去解读这句话呢?我们先把整条搞清楚。

第 67 条条文,把它全面地翻译一下,应该是:风寒外感,本来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但是现在误用了吐法或者下法,伤及脾胃阳气,而且还将邪气引到了胸中,伤及心阳,脾胃阳气也受伤。脾胃虚而水饮驻停于胃,这里的心下指胃。

之前讲过,心阳不足,无以制寒水,寒水就会上逆,上冲心胸。这叫上不制下,心阳上面的阳气无以制下,或者说去调和下面的寒水。在讲桂枝甘草汤证的时候已经讲得很清楚。桂枝甘草汤是指心阳虚而不能制肾水寒,于是就出现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讲苓桂枣甘汤的时候,心阳虚不能制肾水寒而出现欲作奔豚。如果心阳虚,已作奔豚,可以用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里有桂枝甘草汤。

这里的苓桂术甘汤,也有桂枝甘草汤的成分,也就是说这里的桂枝甘草汤是温心阳的,因为苓桂术甘汤是由桂枝甘草汤加茯苓和白术组成的,茯苓入胃,白术入脾。吐可伤胃阳,下可伤脾阳,吐下之后加白术和茯苓是为了健脾胃而去痰饮,即所谓的中阳不足的痰饮。

既然有桂枝甘草汤,就说明有心阳不足。既然有心阳不足,而脾胃虚弱,脾胃阳虚产生的痰饮,就会随着上不制下的寒水蠢蠢欲动,而出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逆满是指胃里有水,即所谓的痰饮。其实痰饮是张仲景所创的名词,在《黄帝内经》里是没有痰饮的,它叫淡饮(澹饮)。

《金匮要略》里已经说得很清楚,张仲景把广义的痰饮分为痰湿水饮有支饮、溢饮、悬饮和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指胃肠的痰饮。因此为了区分,他就用了痰饮。痰饮其实是在胃肠的狭义的痰饮可以称之为淡饮。在胁下的称之为悬饮,在四肢的称为溢饮,在胸肺部的称为支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合起来称为广义的痰饮。

很显然,本条苓桂术甘汤所说的痰饮应该是淡饮,它在胃,在心下.胃中有痰饮寒气又上冲,寒气夹杂痰饮上冲,因此用了心下逆满,用了“逆”,因为有向上的趋势,对于胃来说,气机向上者为逆,向下者为顺。

气上冲胸,气为什么冲胸?可以认为是苓桂枣甘汤证,或者桂枝加桂汤证,心阳虚的上不制下的气上冲胸;也可以理解成用了吐下之后,引邪入里,邪气入胸之后,其气上冲到邪气所在的部位祛邪,也可以这么理解。

痰饮在胃,胃中有痰饮挡住了清阳之气上升至头濡养清窍的去路,于是就出现起则头眩。有了痰饮之后,人就可能因脾虚而出现湿气困脾而怠倦,喜卧,卧则稍安。清阳之气不能升到头部,躺着还稍微好一点,一旦体位发生变化,就出现头晕目眩。

内有痰饮,所以脉象沉,而不可能浮,浮脉则有表证,以里证为主要矛盾,内部有痰饮,所以脉象沉。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病治第十四》里面有原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沉脉可以主水,紧主寒,水寒之气内停,所以脉沉紧。紧接着说,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请注意有“者”。发汗则动经,连在脉沉紧之后,是有用意的。意思是说,脉沉紧是不能发汗的,因为脉不浮。用发汗的方法就会动经。动经的动就是伤的意思,比如说伤经动骨,伤和动是个互词,动经就是伤及经络之气,没有表证,用发汗的方法就会伤及经络之气。什么气呢? 当然是正气。所以脉沉紧的后面,突然来一个发汗则动经,是为了强调发汗是一种误治!发汗就会动经,伤及经络里的阳气,阳气进一步损伤就会出现身为振振摇者。就站不稳了,就摇晃了。为什么会摇晃? 因为本身就有中阳不足,有痰饮,清阳不升,人就会出现起则头眩,现在又误用了发汗,阳气就会进一步虚,起则头眩就会更严重,就会出现身为振振摇者,身为振振摇其实是对严重的起则头眩的另外的一种表达和描述。

真武汤的振振欲擗地者是阳虚水泛,人都要倒地了,比身为振振摇者严重多了,所以这里根本就不是真武汤证。

从语法的结构讲,身为振振摇者,后面一定是没有说完的,因此这就否定了这一条是倒装文法的说法。更何况,苓桂术甘汤是可以治疗轻微的身为振振摇的,即便误用了发汗,出现身为振振摇,也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如果发汗出现了比身为振振摇更严重的怎么办呢?

第 160 条条文: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这应该是今天讲的第67条的苓桂术甘汤证的重证。即便是重证,也不是真武汤证。这一条条文没有用倒装文法,如果用倒装文法去解释,是解释不通的因此,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仍然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只需把中阳不足、胃中水饮化掉,水饮化掉之后,清阳就可以上升,人就不会感觉有晃动的感觉,即所谓的振振摇者。振振摇有点类于梅尼埃病,高血压、颈椎病等引起的眩晕。临床中的确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治疗中阳不足,痰饮内停的梅尼埃病、颈椎病、眩晕等。所以这里根本就不是倒装文法,身为振振摇完全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来治疗。

02

图片


如何理解本条?


参考几条太阳病下后的情况,来说明一下本条条文。

第 15 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太阳病用了下法之后,气在往上冲,说明还有表证,所以可以用桂枝汤。

第 67 条用了吐下之后,没有说其气上冲,但说了气上冲胸。气为什么冲胸?因为误下误吐之后,邪气已经内陷于胸中。其气上冲,是人体内的阳气要与邪气相争,都跑到这个地方来,所以出现了气上冲胸。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邪气入胸损伤心阳,心阳虚而上不制下出现的气上冲胸。不管怎么理解,只要能够牢记于心,能够解释得通透,而且能够运用合理的方剂治疗,那就没有问题。

第 16 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第 16条又加了补充说明。说明不管是发汗,是吐,还是下,还是温针,只需要遵循 12 字真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第 67 条出现了若吐、若下后的情况,而且后面还补充了发汗则动经,脉沉紧是不能发汗的,发汗不行,我们就应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用苓桂术甘汤,也就是桂枝甘草汤加茯苓和白术。茯苓和白术来利水、燥湿桂枝甘草汤来温阳化阳气,合起来为苓桂术甘汤。

在《金匮要略》里也有关于苓桂术甘汤的两条条文,《金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 16 条条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第 17 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短气有微饮,属于中焦不足用苓桂术甘汤,属于肾阳不足的就要用肾气丸。

张仲景在后面又说分温三服,小便则利,说明苓桂术甘汤证有小便不利的情况,用茯苓、白术利小便,利小便则愈。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是脾阳虚,为什么不用干姜,而用桂枝呢?干姜温脾阳不更好吗?桂枝用来温心阳而不是温脾阳。

如果把桂枝换成干姜就是肾着汤。肾着汤治疗肾阳虚,寒湿困驻腰部,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以下冷痛,腰中如带五千钱。肾着汤也叫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疗腰中如带五千钱,并不是治疗胃中痰饮的。肾着汤还能治疗由于脾阳虚,寒湿困体的腰冷痛,并非治疗胃中痰饮。干姜守而不走,寒湿为阴邪,阴邪重着,重着在腰腹部所以肾着汤的干姜温它所处的地方,脾所主的腹部。

本条的苓桂术甘汤为什么用桂枝不用干姜呢?因为苓桂术甘汤里有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需要桂枝平冲降逆。这里的桂枝更多的是温心阳,而不是温脾阳。这里脾虚产生的湿气用茯苓和白术,而桂枝甘草汤温心阳,桂枝还可以温化寒饮,而干姜不能温化寒饮,只能温脾阳。

肾着汤能治疗寒湿腰痛和由脾阳虚引起的肚子大、肥胖。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要降冲气,平冲降逆,非桂枝莫属。桂枝具有温阳走窜之性,当痰饮在胃,可上可下,弥漫三焦之时,桂枝可以通行三焦。比如苓桂术甘汤能够治疗哮喘咳嗽,因为水饮犯肺。苓桂术甘汤治疗心悸心慌,因为水饮凌心。还可以治疗梅尼埃病、眩晕、高血压、脑振荡后遗症表现的眩晕.耳源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膀胱咳(也就是咳而遗尿)、慢性咽炎、风心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房颤、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脏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弛缓、类风湿关节炎、脑血栓后遗症、小儿麻痹症、舞蹈症习惯性精囊硬等,有人还用它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等等。只要属于脾虚饮停证,中阳不足,脾虚饮停,统统都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治疗。

这些病能用肾着汤治疗吗?显然不行。因为桂枝走窜,无所不到,而干姜守而不走,不具备这个作用。

如果将苓桂术甘汤中桂枝变成人参,就是茯苓、人参、白术、甘草是不是后世医家所说的四君子汤啊?

四君子汤是后世医家治疗脾气虚的基础方,人参、甘草健脾,茯苓白术祛湿。生白术祛湿,炒白术燥湿。

四君子汤、肾着汤、苓桂术甘汤都有茯苓、白术和甘草,仅仅一味药的差别,它们治疗的范围就天地相差了。所以有时候,一定要学会一些方剂的组方原理,这样就知道在临床中怎么运用了。苓桂术甘汤是在《伤寒论》里面学到的治疗痰饮的第一个方子,它也是治疗中阳不足类型的痰饮的主方,绝妙方,经典方。

什么是痰饮?痰饮在《金匮要略》里讲得清晰一些,在《伤寒论》里是散在的出现。

广义的痰饮,其实叫淡饮 (澹饮)。张仲景以前没有人称痰饮,《黄帝内经》称为淡饮。张仲景为了区分就发明了痰饮,把它分为痰、湿、水、饮,根据所在部位不同和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狭义的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狭义的痰饮在胃肠,苓桂术甘汤治疗狭义痰饮,广义的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悬饮在胁下,《金匮要略》里十枣汤治疗悬饮,很多癌症引起的胁下的、胸胁部的积液都可以称之为悬饮,可以用十枣汤治疗。

溢饮是水湿溢于四肢,表寒内饮用小青龙汤;表寒内饮有热,或者说表寒里热,饮溢四肢的用大青龙汤。溢饮的代表方剂是大、小青龙汤。支饮是痰饮在胸肺。小青龙汤治疗肺癌的恶性胸腔积液。十枣汤也能治疗支饮。苓桂术甘汤也能治疗支饮,比如中阳不足而出现的痰饮内停犯肺导致的咳喘。苓桂术甘汤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咳嗽,因有痰引起的,也可以用于支饮。所以苓桂术甘汤既能治疗痰饮犯肺的支饮,也可以治疗痰饮在胃的痰饮。

《金匮要略》的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苓桂术甘汤治疗的范畴太多太广,所以变方也特别多

《金匮要略》里苓桂术甘汤去掉白术,加防已和黄芪,称之为防已茯苓汤,可以治疗脾虚水停,水饮溢于肌表的四肢浮肿。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把桂枝改成桂心来治疗心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济生方》里有个方子叫理中化痰丸,是苓桂术甘汤去掉了桂枝,加人参、半夏,来治疗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呕吐食少。明朝的王肯堂,用苓桂术甘汤去掉桂枝甘草,加生姜,叫苓姜术汤,治疗饮停的怔忡证。

苓桂术甘汤是治疗痰饮,中阳不足、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的代表方剂。因为脾主中州,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阳不足,健运失司而为痰、为饮。痰饮随着气机升降,无处不到,阻于胸胁就胸胁支满,阻于中焦就清阳不升,出现头晕目眩;如果上凌心肺,则可以导致心悸、咳嗽、气短等。

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温阳化饮、健脾利水,重用茯苓为君,既能消除已经聚集的痰饮,又可以平饮邪之上逆。桂枝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两药合在一起能温阳化气,利水平冲,这是常用的组合。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和白术相须为用,是健脾祛湿的绝妙组合,这里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其本。桂枝既可以温心阳,又可以平冲气,还可以温阳化气。

我们真诚邀请大家积极参与,多评论、多转发。让我们一起共建一个充满互动和分享的中医学习平台,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福祉。

图片

张胜兵

武汉名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