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县中读书生涯---拉练(9)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读澄品乐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中学读书时有一项跟解放军学得来的拉练活动,那是既学习了解放军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又参观学习了广阔农村的丰收景象,是一次最好的开门办学活动。我中学阶段参加过两次非常有意义的拉练活动。

    那次活动安排是这样的,从学校出发去爬花山的南闸公社花果大队,参观农村果园,然后在那里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故事会讲的决赛,活动结束,赶赴江阴的农业学大寨典型:峭岐公社的皋岸大队,然后爬江阴的毗山,最后从毗山行军赶回江阴县城。这是一次大部队的行动,队伍可以说浩浩荡荡、气势雄壮,此前根据我哥哥写的李时珍盗仙草的故事,我改写成了“”揭穿鲜果的秘密”,并在学校的故事会讲比赛中进入了决赛,没想到准备得好好的决赛迟迟不进行,就在我忘记得差不多时,老师通知要在拉练途中进行会讲,这一下把原本兴高采烈的游玩活动变成了压力山大的事情了,人家是因为有得玩,兴奋得几天睡不好觉,我是因为要准备学校的决赛,紧张得几天没有睡好,所以一路上怎么走的,怎么玩的一点都没有了印象,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背故事上了。

   好不容易熬到走进了花山半山腰的林场里,在藤蔓遮掩的一处平台上,进行了最后的演讲,其实此时的同学哪有什么心思听我背故事?伤心我准备了好多天的成果,在同学们迫不及待想参观果园和要紧解决书包里的吃食的心情里化为乌有,尽管获得了高奖,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同学们根本没有热情的反响呀。当然郁闷很快就被后面参观的劲头打消了,又是野餐,又是第一次去花山,同学们还是非常开心的。只是中午到了皋岸已经成为虎头蛇尾的状态了,连续的赶路和不停的活动,让才14岁的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了,大家已经对参观厌烦了,体力差的同学开始掉队,等皋岸参观结束,准备往北翻越毗山的劲头已经烟消云散了。

那时云亭到长寿还没有公路,刚刚在机耕路上倾倒了大量的碎石,准备修筑云顾线,学校老师一想爬毗山看来不可能了,就决定迅速从这条新开辟的还没有成为路的地方穿到云亭,在那里有体力的继续返回,没有力气的同学争取赶在四点以前搭上澄杨公路上的公共汽车,于是学校宣布各班自行快速通过长寿到云亭的路,这一下好了,整个从长寿到毗山的石头路上仿佛遇到了一个吃了大败仗回来的散兵游勇,哪里还有一丝解放军的腔调?

那路是凭良心讲的难走,因为没有一块平地的路,全部是没有经过压路机压的石块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根本无法跑起来,一段并不算长的路程耗掉了我们最后的体力,等到了云亭车站,怎么可能公共汽车坐得下那么多学生?于是先赶到的老师动员男同学继续前进,把好处留给困难的同学,我们只得咬着牙继续从云亭赶回江阴。一路上我们好说歹说搭上了回江阴的拖拉机,看着一群又一群它班的同学疲乏的腔调,心里感觉真不是滋味。那次活动是真正让我们这些同学吃尽苦头的一次拉练。至今深深不忘,每次经过云顾线都要感慨当年的那次拉练,真正是一次虎头蛇尾的拉练。

    第二次拉练是1976还是1977年,华西大队的吴仁宝书记担任县委书记,全县大搞农田平整方活动,县中又组织了一次拉练,感受一下全县人民的大动员和大行动,那次去的好像是周庄公社的三房巷大队,参观全县的开河工地,那天好像是下午出发的,一路急行军赶到周庄已经是太阳快落山了,开河工地真是人山人海,来自各个公社的开河突击队在这里安营扎寨,大有一决高下的气概,可以看见各种宣传工具都集中到这里,最好的开河工具都汇聚到这里,一声令下,群情激愤,那场面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万分。

    参观完开河工地,我们赶到临时作为食堂的地方,我见到了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一幕:整整一大脸盆的红烧肉,烧的红光油亮,那香味扑鼻远超江阴饭店的大厨师,那一大脸盆的碧碧绿的经过霜打过的青菜,显然是大土灶上用旺旺的木柴火烧出来的,而旁边的木桶是盛汤的,旁边又是两大脸盆的散发着新米香的大米饭,我从来没有见过吃饭是这样四大脸盆一大木桶吃饭的,把我们是又馋又好笑,饭菜刚刚摆好,大部队就蜂拥而至,简直没见过如此吃饭的,那就不是吃,是倒呀,一霎那的时间,饭桌上已经风卷残云般的光了,临时上阵的服务员快速地添加饭菜,我是看得目瞪口呆,有史以来第一次看见吃饭是如此吃的。

    许多年后,我在乡镇工作,那些参加过那年开河的村干部神采飞扬地海阔天空,而我是完全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兴奋心情和饿得半死遇到好饭好菜时的情景的,因为我们在周庄没有劳动,也收获了一顿饕餮盛宴般的享受,尽管菜就是简单的青菜红烧肉,但那是一辈子最好吃最难忘的一餐。那是县中拉练得到的意外享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