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酱风肉”——童年美食(140)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小时候回老家华士,吃过一种肉,既不像是咸肉,又不像是火腿肉,当然更不像新鲜的红烧肉了,实在不明白这是什么肉,看上去红彤彤的,好像是金华火腿一样的腔调,但就是不一样的味道,但就是咸鲜、香韧、吃起来特别带劲,也算是肉里一种稀奇古怪的品种了。

    有一年去沙上红伯伯家,看见门口竹竿上挂了一串红不拉西的东西,因为好奇就靠近看了,一旁的红伯伯就说了:这叫酱风肉,小时候呀,你奶奶经常在院墙门里挂一竹竿,晾着可以吃好一阵呢,哎呦,你奶奶做出来的风肉,包括风鸡、风鸭就是比饭店里买的好吃哦!那时小,哪里想到要去问红伯伯怎么做酱风肉的做法?有得吃就蛮好了,只知道红伯伯大灶上蒸笼蒸了热气腾腾,端上来的风肉特别的好吃而已。

    许多年后,倒是在饭店的冷盆里吃过风鸡、风鸭的,那味道倒是有一点童年的感觉,只是从来也没有吃过风肉,只不过也没有去在意这些。有一天,去朋友乡村老家作客,她端出来一盆蒸好的肉,一看,这不就是那风肉吗?味道、咬嚼、色泽都有点像,朋友们都一口夸赞肉好吃,主人也开心地和大家分享着制作风肉的经验,而我这个吃客,早已经思绪回到了童年我吃过的风肉身上去了。因为我清楚,童年的风肉比朋友做的味道更深、更独特,一定有其它方法比这更好。

    所以,从此我就关心起风肉的制作方法,终于有一天我在上海的老旧书上看到了酱风肉的制作过程,那倒是有一点像我红伯伯学我奶奶做的腔调的。我把调料记下了:腿精肉3斤,红酱油2斤,盐2两,花椒少许,茴香少许,黄酒3钱,葱段一个,姜片3片。另外我想起来红伯伯曾经窗台上捡了几个晒干橘子皮,抽屉里放了一点包好的桂花干。

    腿精肉切成一寸大小的肉块,放入容器里拌上盐先腌制三个小时,等肉咸味吸收,肉身收缩变紧,再倒入黄豆酱油,各式作料拌匀腌制2-3天。然后取出用细麻绳串好挂在没有太阳的穿堂风处阴干,几天以后,肉质硬朗,色泽暗红即可。洗净切片入碗中,加黄酒、葱结、姜片,放入蒸锅蒸熟,装盘就是一碗喷香的酱风肉了。

    我问过老家长辈,做酱风肉的诀窍,倒是有一点不一样的说法的,一说肉在腌制时最好是五花肉带点肥肉的,这样腌制出来的肉有一种特别的肥,咬嚼以后会产生腿精肉不一样的味道。而且旧时江阴人就喜欢肥的多一点的五花肉做酱风肉,说是酱风肉的真谛恰恰就是那肥肉呢。

    另一说是腌制时最好加一点好的烧酒,据说这样腌制的肉会产生更加的香味。当然,香料的加法各有路数,江阴人喜欢八角桂皮花椒的,但加陈皮进去以后,会产生更好的味觉。最后一点,腌制的肉时间一定不要超过三天,否则就是咸肉的味道,失去酱风肉的好味了。

  如今,吃惯了各式的猪肉,有时间做一个酱风肉换换口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买个鸡鸭回家,或者买个鸽子鹌鹑什么的,用同样的方式制作,就是酱风鸡和酱风鸭,或者是酱风鸽或酱风鹌鹑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