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洲最大规模赵无极特展在杭州启幕,完整呈现大师艺术人生

 顺其自然h 2023-09-20
图片

2023年9月19日,作为杭州第会亚运19届重要文化项目、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项目、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与赵无极基金会联合策划的“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启幕。本次特展于9月26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将持续展至 2024 年2月20日。

展览展出赵无极的油画作品129件,及重要作品和相关文献共200余件,是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最大规模赵无极回顾展,是最高规格的赵无极艺术大展,也是这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对中华文明之根的礼赞,向世界展现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杰出成果。

图片

开幕式现场

本次特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法国驻华大使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特别支持,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承办,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法国文化中心、佳士得协办。

中国古典和西方现代的文化摆渡者

赵无极是享誉中外的华裔法籍著名画家。他融通中西,创造了极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其作品系统收藏于全球150余个重要博物馆及美术馆,如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独特贡献。

赵无极曾说:“我自中国走出,使我能再走向中国。”赵无极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一生致力于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性诠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艺术典范。

本次特展汇聚了来自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法国赛努奇博物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中国香港艺术馆、中国香港M 博物馆、中华艺术宫、苏州博物馆、德基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等艺术机构、赵无极夫人弗朗索瓦以及世界各地重要收藏家的藏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现场

赵无极与杭州的不解之缘

赵无极的艺术生涯萌生于杭州,杭州哺育了他的艺术。1920年出生于北京,1935年入读国立杭州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41年留校任教,1948年赴法深造,1985年受文化部邀请回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绘画讲习班。2003年当选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2013年辞世于瑞士。在赵无极逝世十周年之际,他的一生力作重返杭州。

图片

1983年,赵无极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合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赵无宣捐赠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有机衔接的艺术现场,是一次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是经由“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一种实践转化。展览秉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充分运用宝贵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展览以六大版块多角度系统地梳理了赵无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探索,展出其油画、水墨、水彩、版画、瓷绘作品以及相关影像文献等,重要作品包括以杭州为主题的《我在杭州的家》《父亲的花园》,以及三联画《向我的朋友亨利·米修致敬》《向弗朗索瓦致敬》、双联画《向塞尚致敬》等代表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现场

六大版块回顾大师艺术之路

1.两个传统Two Traditions

每个人都有一个传统,我则有两个。

—— 赵无极

赵无极的艺术汲取中西文化传统,兼容并蓄。他自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与书法启蒙,早年入读国立杭州艺专,服膺林风眠、吴大羽先生融合中西的艺术主张,深受印象派以及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绘画的影响。

1948年,他赴法深造。初到巴黎,他的画作仍是对生命记忆的表达。1951年,他在瑞士见到保罗·克利的原作,顿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潜能。他以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为灵感,用想象的书符创造形体,营造空间。

图片

节日的村庄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54  96.5×130.5cm

图片

夜-子夜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55 54.5x46.5cm

图片

中国城市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55 54x65cm

图片

我父亲的花园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55  38x46cm

图片

我在杭州的家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47  65x80.7cm

2.融会共生A Synthe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我力图表现运动,不论迂回缠绵,抑或风驰电掣,我想借着对比色或单色的多重震颤让画面跃动起来。

—— 赵无极

1957年,赵无极在美国旅行时,结识了纽曼、罗斯科等抽象派画家。抽象表现主义扩展了他的绘画视界。1958年起,他不再为作品命名,而是以作品完成的日期命名。

20世纪60年代,他从形象和字符中解脱出来,以表现主义的狂飙涂抹响应草书的笔势与章法,将自己抛入绘画之中。至此,他的创作逐渐演化为一场肉身与画布搏斗的行动,在自发性的书写挥洒中,逐渐生长出抽象山水意象。

图片

21.12.59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59 160.7x111.8cm

图片

22.03.61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61 114x146cm

图片

 01.09.60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60 81x65cm

图片

22.07.64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64 162x200cm

图片

 01.12.64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64 130x89cm

3.如镜他山Stone from Another Mountain

我画我的生活,但也画一种不可见的空间、梦想的空间。在那里,人即使处于各类矛盾力量构成的不安中,也永远感到和谐。

—— 赵无极

20世纪70年代初,在生活困顿之时,赵无极受到朋友亨利·米修的鼓励,重拾了赴巴黎后一度被他遗忘和警觉的水墨画。

1972年,他回到阔别24年的祖国,故国的山川风物激活了深植其内心深处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在水墨滋润的物象生发中,在油彩流动的呼吸节奏中,他的绘画融入了一份东方意蕴。在愈发自由的创作中,西方与东方、力量与静观紧密融合。

图片

 23.05.62-07.01.71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62-1971 114x162cm

图片

 21.02.72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72 81x100cm

图片

 07.04.80 布面油画 FNAC 33427

 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藏

存放地:法国驻华大使馆

1980 152x130.5cm

图片

无题 纸本水墨   1980 96x95cm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图片

04.08.93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93 162x150cm

4.无限生机Infinite Vitality

每当清晨走进画室,即使光线灰暗而阴郁,留在画架上或放在地上的未完成的画,总是给我再拿起画笔的力量。

如果颜料已经干了,我就可以重新试着再创造各种虚与实,感受到余生的气力,抒发从未弃我而去的绘画的幸福。

—— 赵无极

2000年以来,赵无极的绘画与自然的联系愈发密切,重启带有形象含义的画作题目。《向我的朋友亨利·米修致敬》展现了光华初现、万物生长的意蕴。从抽象到山水气象,再回到写生,在“绘画的幸福”中,他晚年的作品氤氲化醇、生机无限。

赵无极始终抱持对绘画的忠诚,最后一幅油画《18.03.2008》,让我们与他一道,浮现记忆中西湖“平静水面上空气的流动”,在风的吹拂中体验生命的圆融。

图片

 向我的朋友亨利·米修致敬 三联画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1999-2000 200x750cm

图片

一月-27.10.2002 双联画,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2002 195x260cm

图片

 向弗朗索瓦兹致敬-23.10.2003 三联画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2003 195x324cm

图片

向塞尚致敬 双联画,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2005 162x260cm

图片

18.03.2008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2008 116x89cm

5.如诗如画As Poesy as Painting

水彩是一种奇妙的工具。颜色在水中的淡释给我一种极其自由的感觉。

诗歌与绘画本质上相互关联,两者都彰显着生命的精神之力。

—— 赵无极

赵无极的水彩画与油画创作互为印证。2007年4月9日,赵无极用水彩颜料重拾写生创作。山海花木在律动的笔触中幻化氤氲,水彩画成为他最后的绘画幸福。

赵无极自1949年起不断实验版画创作。本特别单元精选赵无极与亨利·米修、勒内·夏尔、克劳德·罗伊等西方文人共同创作的版画书,以绘画与诗歌的互文关系,直陈画家的诗心,呈现其对生命的体悟。

图片

无题(伊维萨岛) 纸本水彩 私人收藏 2009 80x114.5cm

图片

红太阳 石版画   1950  48x34cm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图片

 粉色与蓝色风景 石版画  1954  11x25cm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图片

无题 石版画  1976  40x67cm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图片

亨利·米修解读赵无极的八幅石版画 石版画(其一)

 私人收藏 1950 45x65cm 

摄影ⓒ:Antoine Mercier

6.成为无极Becoming Wou-Ki

其实,谁能了解,我花了多少时间来领悟塞尚和马蒂斯,然后再回到我们传统中我认为最美的唐宋绘画?

—— 赵无极

1985年,赵无极应邀重返母校举办“赵无极绘画讲习班”,传授绘画实践与洞见,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教育产生了独特贡献。

本单元通过文献、纪录片影像等,以他艺术人生的重要时刻及事件,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赵无极及其艺术世界。

在跨越两个世纪的艺术河流中,赵无极以世界的眼光观照两个传统,开拓出一条大道无极的绵延之路。

图片

1985 年赵无极绘画讲习班 1985 Zao Wou-Ki Painting Workshop

图片

1985 年赵无极绘画讲习班 1985 Zao Wou-Ki Painting Workshop

图片
图片

展厅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All works by Zao Wou-Ki : ⓒ Zao Wou-Ki - ProLitteris, Zurich.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