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去别人的「相」里纠缠

 陈小杰读书 2023-09-21 发布于重庆


本文聚焦的问题:当和别人的观念想法产生冲突,我们为何不要去纠缠?本质原因是什么。

《庄子》这本书里,这句很经典: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意思是,不要和井里的青蛙讲大海多大,你跟他讲不通,因为他长期生存的狭小生活环境里导致认知受限,没有听过看过大海,不相信有大海;

夏天里的虫子,你和他讲冬天的冰是什么样子讲不通的,因为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他从来不知道还有冬天的存在。

我们很早就听说过这个典故,也知道类似“三观不同,不必纠缠”这种道理。但是为什么落到实际生活中,还是很难做到?

比如,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要为了一件事,一个观点的不同,和别人争的面红耳赤?还要指责别人想法或是做法错的离谱。

不管是和同事,领导,朋友,还是伴侣,孩子,是不是都有过因为观念不同,理念不同,而产生摩擦的体验?

以前在读书群,书友们经常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产生争论,但是我的话,遇到意见相左的,及时止损表明态度不继续说了。

因为不想花费那个时间精力去争辩,赢了输了都没有意义。

留心观察还会发现,人们处在争论中时,会偏离就事论事,探讨事实和本质,而是走向情绪化和安全感缺乏,认为自己被攻击了,所以要捍卫自己的面子和尊严,沟通越来越丧失理性和逻辑。






很多争论不休,是因为我们往往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是对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谁错了?

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人,总是喜欢把问题,把原因归咎外部,很少反省自己,审视一下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印象很深刻。

有一天,有人和子贡争论,一年到底是三季还是四季?子贡说一年有四季,没想到这个人却说一年只有三季,两人争论不休,孔子没办法,只好出来讲道“一年只有三季”,结束了这场争论。

子贡不解,孔子解释道:那个人就像田间的蚱蜢一样,在春季出生,历经夏季,然后在秋季死去,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是冬季。所以,无论怎样描述冬季的情景,他也不可能感知到,不如顺着他讲“他能够理解的事情”。

这和“夏虫不可语冰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四季三季,可以引申出三季人,四季人的概念。

我们现实生活中,就充满了很多三季人。也许你周边有很多三季人,所以当遇到想法/意见/观点相左的时候,不要执着于争辩,不至于动怒生气了。

同时,在别人眼里,也许你也是个三季人。比你段位高很多的人,他们往往是向下兼容,很包容,因为在他们眼里,你也是三季人。如果有人非要缠着和你争论不休,那么他很可能也是三季人。

所以人人都可能是三季人,四季人。任何情景下都可以转化,这取决于参照对象,是段位比你高,还是比你低。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个角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从fo学来讲,所有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一切来自视觉听觉和意识影像,皆是幻相,转瞬即逝不持久,如电似露,而相,有众生相,我相,人相,所以每个人看到的幻相也不相同。

这有五官的细微差异,比如有的人是红绿色盲,红绿色分不清楚,那么他所看到的世界画面就不同。

更关键的是认知层次差异,就像阅读同一本庄子,有的人甘之如饴,能感受到满满的智慧,有的人,却觉得毫无乐趣根本看不下去。

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所有的境遇组成了他的认知水平,包括智力遗传,阶级层级,家庭背景,亲戚朋友,教育学校,经历的事情等等,这些都决定了他到底是井底的青蛙,还是河里的青蛙,大海里的青蛙。

总体来说,每个人看待自然界的画面可能是相同的,绿草红花蓝天白云,因为五官上宏观的差异很小。

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工具(五官和意识层),去观察这个世界显化的物质世界,比如花鸟虫鱼等看得见的人事物,去体会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虚拟抽象的看不见事物,比如因果,无常,人性等。

虽然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但实际上却生活在不同的精神空间。

这种情况下,导致每个人所见相的不同。这个相,主要来自抽象世界,比如我们各自理解到的,认知到的,总是有差别。

这导致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有冲突有摩擦,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






看不惯这个那个,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事实上,当你这样认为时,别人也是同样的想法:“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不要到别人的相里去纠缠。所见相不同,纠缠无用。

人们很多时候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只相信自己的感觉,超出他的所见范畴,理解范畴,认知范畴,他是极度怀疑的,拒绝相信的。

理解了所见相不同,理解了三季人四季人,理解了青蛙和夏虫,就学会了尊重与包容,学会了不纠缠与保存能量。


Saying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