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香三八开启《跟着孔子去旅行》阅读活动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书香三八开启《跟着孔子去旅行》阅读活动

                                      梅庆吉

北京书香三八女性阅读活动开展多年,轰轰烈烈,风声水起。他们每年都在书的海洋里精先12本书,做为阅读书目。今年,我的《跟着孔子去旅行》一书有幸列入其中,感到十分荣幸。5月是读我这本书的时间,52日晚8:00,是阅读本书的开篇。此前我做了个录相,介绍我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及主要内容,传给出组委会的李艳女士。为这次活动,主办方还做了一个海报,上面写着:“全年精读12本书目之一《跟着孔子去旅行》。共读主题:尊孔之旅,大爱之行。主讲人:梅和勒·庆吉。”活动由美女李俊娴主持,她做了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便是播放我的录相,时间接近一个小时。活动安排紧凑,气氛热烈,许多参与者现场发表了真知卓见。我从中精选了部分内容,与各位朋友分享。

这次活动分四次进行:502日:开篇;513日:联合主讲,插花组队;527日:联合主讲,插花组队;530日:收官。

女作家尹慧的推荐意见

    者:梅和勒·庆吉

  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3

   次:1

精品导读

《跟着孔子去旅行》导读

导读:尹慧

亲爱的朋友,您好!欢迎来到“书香三八·书香坊”。悦读畅享,有你有我。今天为您鉴赏导读的是好书《跟着孔子去旅行》,导读:尹慧,演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陆游的千古名句时刻提醒后人: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要躬行实践,方可获真知灼见。

《跟着孔子去旅行》正是欲“绝知”而必躬行之杰作。

本书2016年3月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部,是著名孔子研究专家梅和勒·庆吉倾心之作。全书共62万字,连篇累牍,记录了作者历时66天、行程14000多公里的“尊孔之旅”,亦为“学习《论语》之旅”。《跟着孔子去旅行》翔实地记录了作者第一次重走孔子路历程,同时,也记录了一路上的乡土风情、自然风光、纯朴民风,作者与当地百姓的交往。本书集旅游、历史人文、理论研究于一身,是众多的孔子研究著作中,风格独具、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好书。

发掘与发现,是作者此次尊孔之旅有别于他人考察孔子行踪的关键所在,堪称儒家文化大课堂,历史知识图书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家园。

本书作者梅和勒·庆吉,文学硕士,一级作家,史学家,教授。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孔教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杂志执行主编。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成果丰厚,曾先后四次重走孔子路。2007年,在“哈尔滨名家大讲堂”举行《东方的太阳——孔子》和《论语说什么》专题讲座。2012年7月至9月重走孔子路。2013年6月、2014年4月、2014年9月,分别在哈尔滨、曲阜、香港举办“朝圣之旅——沿着孔子的足迹”摄影展,从数万张图片中精选600余张展出。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沿着孔子的足迹”专题讲座,将他获取的关于孔子及门徒鲜为人知的新探索、新发现进行分享,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本书以作者旅行考察的时间先后顺序为线,将涉及黄河两岸、江南江北近百座古城的165篇考察游记串联起来,每篇文章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或坐实似是而非的伪命题,或纠正有失偏颇的真悖论。本书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对一些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的看法与观点。

翻开本书,孔子降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孩童时期稚气的脸庞,“十有五而志于学”勤奋读书的场形,孔子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受人崇敬的 “万世师表”……精彩场景,一桢一桢再现,让我们邂逅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孔子,为了天下苍生,义无反顾地前行。

作者的旅行涉足孔子的先祖黄帝故里,涉足孔子评价过的历史人物周公、管仲、柳下惠,涉足孔子弟子的故里。一幕幕与孔子相关联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在作者乐此不疲的跋涉中抽丝剥茧,公诸于世。锐意考证,著书立说,把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孔子再次根植于读者心中。 由此可见作者“布道”济世,不辞辛劳、乐此不疲大义之所在了。

同时,通过重新梳理孔子的周游路线,作者发现史料记载的孔子“西去洛阳,东到临淄,周游列国南到信阳”这个路线图是很不完善的,于是作者对学术界备受争议的地方进行考察,并产生了重新绘制一张孔子行迹图的构想,预计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增加多条新的路线。这一成果将铸就孔子研究史上新的里程碑。

作者这种求真的态度,与孔子的“欲观夏道,是故之杞”“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观点恰恰吻合。

作者在重走孔子路时,仔细考察《论语》中语录产生的地方,比如达巷党、周八士、仪封人请见处、子路问津处等等,实现了对原有的《论语》译注去伪存真的夙愿。

重走孔子路,作者获得了更重大发现:孔子周游列国,除了试图寻找某个国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之外,他还有另外两个任务,一是收集素材,为写《春秋》做铺垫;二是收集民歌,为编辑整理《诗经》做准备。

本书插入的几百幅考察时拍摄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图片,亦真实地再现了孔子的行迹,生动展示了孔子坎坷、曲折而又充满生命光彩的一生,让读者与一个鲜活真实的孔子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执著精神和伟大人格。这些图片,填补了“用图片直观反映孔子一生”的空白,具有深远的划时代意义。

跟着孔子去旅行,是作者生命的远行。

位卑未敢忘忧国。本书作者花甲之年肩挑重担:一头儿,担着祖国和人民对专家学者的厚望,一头儿担着以孔子儒学为基础和主流的中华文化繁荣

作者通过重走孔子路的经历,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信仰缺失的今天,人们在精神上的盲从,恰恰说明重拾儒家思想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民族信仰,那便是儒学。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懂得上下尊卑,尊崇仁者爱人及礼让,如此,则国泰民安,社会祥和。

新时代,研究孔子、弘扬儒学,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朝圣归来,作者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爱上阅读,感受生活美好!

感谢您听完了本书的鉴赏导读。

与书为伴,一生富足!

欢迎您继续关注“书香坊·今日导读”。

金句分享:我们是在感动中度过的两个月。因为这是孔子过化的地方,是孔子精神感染过的地方,因此,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最为深厚的地方。

导读简介

尹慧笔名沧海、君如雪、慧子。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鲁民28学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哈尔滨日报集团报《家报》女性情感专栏作家,“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特约作家。

李俊娴:开头语

亲爱的姐妹们、书香坊讲堂直播间的书友们:大家晚上好!

尊孔之旅,大爱之行。我是主持人李俊娴。在这书香袭人的夜晚,我们迎来了《跟着孔子去旅行》线上共读开篇。本书是孔子研究学者梅和勒·庆吉的倾心之作。梅和勒·庆吉,文学硕士,一级作家,史学家。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孔教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杂志执行主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陆游的千古名句时刻提醒后人: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是要躬行实践,方可获真知灼见。《跟着孔子去旅行》正是作者欲“绝知”而必“躬行”之杰作。作者先后四次重走孔子路,历时66天,考察了孔子“周游列国”的遗迹,并结合《论语》等儒家著述,引经据典,查找真迹,还原背景,整理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本书的内容有历史考证,也有作者的新发现和新考证,更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对于我们学习《论语》是个很好的补充。读孔子书,走孔子路。今晚,“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组委会邀请本书作者梅和勒·庆吉做客书香坊讲堂直播间,为大家作《跟着孔子去旅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有请梅教授!

谈谈我的《跟着孔子去旅行》一书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跟着孔子去旅行》作者梅庆吉。首先,我要由衷地感谢书香三八组委会,把我的《跟着孔子去旅行》一书列为2022年的阅读书目,让我的辛勤劳作有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有了一个跟大家分享的机会。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举行祭孔活动,诵读《论语》,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司马迁曾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所以他为了解孔子的为人,专程到曲阜来进行访问。我想大多数国人,也和司马迁一样,都想知道孔子的为人。我的《跟着孔子去旅行》这本书,要告诉你的,就是一位鲜活、生动、真实的孔子。

我曾四走孔子路,本书是我第一次重走孔子路的旅行记。我们从2012722日晨500出发,到924日下午回到哈尔滨,历时66天,行程以山东与河南为主,经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河南、山西、湖北、安徽等11个省市,行程14000多公里,到过的市级城市27座,县城34座,乡镇29个,村庄114个,攀登过的大小小山峰30余座,拍摄了14000多张照片。

两个多月来,我追随着孔子的足迹,一路上马不停蹄,晓行夜宿,走过高速公路那样的坦途,走过国道、省道以及县道、乡道等还算不错的道路,也走过崎岖不平、泥泞难行的土路;走过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高楼林立的城市,也走过十分偏僻、贫穷落后的乡村;爬过像泰山、蒙山那样被充分开发过的旅游名山,也爬过人迹罕至、没有道路、充满艰险的荒山野岭……

走在孔子走过的路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孔子一行坐在马车上,风尘仆仆,行走在尘土飞扬的古老的道路上。我们也仿佛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近距离感受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和喜怒哀乐,好像孔子就站在我们面前讲学,正坐在我们对面弹琴……

走出去的时候,头脑里装着的都是些未知数,回来的时候,头脑里装满了感叹号。我们这一行程,是儒家文化的大课堂,是历史知识的图书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通过此行,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了丰富,精神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真正应了古人那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这本书,比较清晰、形象地记录了孔子一生的行程。现存人们提到孔子,往往给冠上三个光环: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实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位旅行家。孔子在17岁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今丘也,东南西北人也”。“东西南北”何谓也?意为漂泊不定者也。我之所以萌生重走孔子路的想法,是因为孔子的人生在路上,孔子的思想在路上,要想深入、全面地学习、了解、掌握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应该走着学。孔子是一位旅行家,见山必登,见水必观,因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嘛。

孔子一生中重大事件的具体地点,都一一走到,都一一记录下来。本书是以我的行迹为线索,像日记一样记录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带领大家走回了历史,走进了孔子的生活。

现在世界上孔庙的数量,与供奉释迦牟尼的佛寺、基督的教堂、真主的清真寺不相上下。孔庙,万仞宫墙开始,经由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寝殿、东西配殿,有的还有东路和西路,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而供奉在大成殿里的孔子,更是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而顶礼膜拜。但现实中的孔子却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了童年,在彷徨求索中度过了青年,在四处碰壁中度过了中年,在悲哀凄凉中度过了晚年。所以有人说“去圣方为真孔子”,这话很有道理。我们这次的“尊孔之旅”,就是近距离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鲜活真实的孔子。

也许有人不知道,被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被供奉在大成殿受人们顶礼膜拜的孔子,竟然出生在一个冰冷的山洞里。孔母颜征在怀孕之后,叔梁纥就带着她多次到尼山祈祷,希望尼山之神能送给他们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孩。这一天他们又来到尼山,祈祷之后开始下山,颜征在感到身体不适,赶紧来到山下的一个山洞,孔子便降生在这个被后人称为“夫子洞”的地方。站在夫子洞前,遥想当年孔子降生的情景,谁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当一个一丝不挂的孩子出生时,那凄凉的哭声回荡在荒凉的山谷里,该是一种什么情景,恐怕每个人都能想像得出来,那哭声,一定比一般的孩子多了几分苦涩。

叔梁纥家住鲁源村,两地相距5华里。鲁源村古称昌平乡,是孔子三岁以前生活的地方。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颜征在便带着年幼的儿子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曲阜,开始了含辛茹苦的生活。孔母终因积劳成疾,在孔子17岁那年离开了人世。从此孔子只身一人走上了苦难的人生旅途。

孔子19岁娶妻,20岁生子。20岁到50岁之间,是他博览群书、确立和完善思想理论体系、收徒讲学时期。这期间,他曾向东南去过郯子国,向西去过洛阳,向东去过齐国的都城临淄。50岁任中都宰,开始走上仕途。一年以后,被提升为小司空,接着升任大司寇。夹谷会盟是孔子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页,他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挫败了比鲁国强大的齐国,齐国不得已归还了原来侵占的鲁国的三块土地。

孔子因堕(毁)三都触怒了权贵,再加上齐国的挑拨,孔子知到已无法再与鲁国的统治阶层合作,便离开了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在这14年里,孔子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其中在卫国进进出出近6-7年(河南濮阳)的时间,在陈国大约三年左右,蔡国也是三年,其他地方都是一走一过。

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国家就是卫国,都城在现在的河南濮阳。孔子在卫国待了10个月之后,便决定离开卫国南下,准备去陈国,结果在匡和蒲(二地均在现在的河南长垣)两个地方被围,无奈又回到卫国。不久他打算投奔晋国的赵简子,可到了黄河边上,听到赵简子杀了窦鸣犊和舜华两位贤臣之后,他觉得这个不讲人格道义的人是不能与之合作的,所以又回到卫国。终因发生“丑次同车”和“灵公问阵”等让孔子不愉快的事情,才最后下定决心离开卫国,前往曹国(今山东定陶)然后来到他的祖籍宋国。孔子险些被司马桓魋所害,便微服过宋。现在商丘的文雅台,就是孔子被司马桓魋围攻的地方。孔子在宋国与弟子离散后,他只身一人跑到郑国(今河南新郑),站在东门旁,被人说成是丧家之狗。离开郑国前往陈国,在陈蔡之间又被人包围,七天没有吃饭,他的弟子被饿得都站不起来了。孔子“厄于陈蔡”的地方,就在现在的河南省上蔡县蔡沟镇蔡沟初中内。孔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前往叶邑去见叶公(今河南叶县),终因政见不同,孔子又离叶他去

孔子68岁那年回到鲁国,这时离孔子去世就剩下了5年左右的时间。孔子利用剩下的不多时间,仍在孜孜不倦地整理着六经,直到大功告成,他才告别了我们。

走在孔子走过的路上,还是一次学习《论语》的过程。孔子是个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收徒讲学。孔子讲学不局限于课堂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散步、爬山、车上、树下、河边、山岗,走到哪讲到哪。所以一部《论语》,几乎涵盖了孔子一生的行迹。唐朝大画家吴道子曾画过一幅孔子像,题名为《先师孔子行教像》,“行教”二字,真切地反映了孔子讲学的特点。

《论语》一书,由500多条语录组成,应该说每条语录都有一个背景与环境,但由于孔子弟子在记录他的言论时,往往略去背景,只把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我们今天若想复原每条语录的背景,其难度是很大的,但有些仍能寻刀个蛛丝马迹。走在孔子走过的路上,经常会遇到《论语》中某一条语录所发生的地点,在那个环境中重温孔子及其弟子的话,与在书斋中阅读,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是孔子在“现场直播”。所以说走孔子路,是一次独特的学习《论语》的过程。而这些与《论语》的语录相关的地点与环境,在一般的《论语》译注中,或语焉不详,或略而不注,或望文生义,极大地干扰了人们对《论语》的解。所以说我走孔子路,对与《论语》有关地点的考察,是对当下流行的《论语》译注一类书的重要补充与订正。

孔子行走在路上,也把他的思想洒满了一路,《论语》中许多精彩的片断,不时在这一路上闪现。在曲阜尼山上,看着波澜不惊的沂河,我们听到了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旷世感叹。在曲阜周公庙,我们看到了孔子“不耻下问”学精神。在淄博齐都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孔子全神贯注地在聆听韶乐,达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在河南卫辉南关,我们听到了荷蒉对孔子“深历浅揭”的规劝。在河南兰考,我们看到了封人称赞孔子为“木铎”的情景。孔子一到叶(今河南叶县),叶公就急忙跑来问政,孔子教导他要“近悦远来”。在叶县一个叫尤潦的村子里,我们听到了荷蓧丈人对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讥讽。还有河南省商水县固墙镇,是孔子说“互乡难与言”的地方;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归村,就是孔子说“归与,归与”的地方。《论语·子罕》里提到的“达巷党”,许多注释都语焉不详,而我则可以带你到那个具体地方去看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八士。《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关于此八士,多数人认为其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对这八个人的历史,我们保存的资料不太多,暂且到此打住。”其实这八士的事迹并非不可考,他们的故里就在现在的河南省襄城县汾陈乡台官李村。因八士埋葬在村北的高岗上,所以此岗被名之曰“八士岗”,现在岗上还保留着一座八士墓。在岗下的半坡店小学院里,有一通“周八士故里”碑。在村民家里,还有一通周八士神位碑,以及他们还绘有周八士墓位置示意图。

走孔子路的同时也是在走孔子弟子之路,有些内容,在一般的书里是看不到的。大家可以跟着的足迹,走进许多孔子弟子的故里:比如颜回生活过的曲阜陋巷,子路故里山东泗水卞城,子贡故里河南浚县,子夏故里河南温县,山东新泰林放故里。拜谒了多座孔子弟子的陵墓,如曲阜的颜回墓、有若墓、林放墓,山东诸城的公冶长墓,山东苍山的高柴墓,山东平邑、嘉祥的曾参墓,平邑县司马耕墓,河南濮阳的子路墓,河南上蔡漆雕开墓和曹卹墓再带着大家参观孔子弟子的祠堂。孔子弟子闵子骞“鞭打芦花”的故事,在我们中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那么“鞭打芦花”的具体在哪里,翻开我的书,就能找到答案。书中还记录了一些孔子弟子有趣的故事。比如山东冠县的许多地名,清楚地记录了冉耕的行迹。孔子去世后,孔子的三位弟子樊迟、闵子骞、宓子贱结伴来到山东鱼台,分别住在三个村子里,因相距5里,所以人称“五里三贤”。在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录了70多位孔子弟子,有生平事迹的不到40人,其他都只点了名把一些司马迁点名的弟子给激活了。比如曹卹,在《史记》里只写了11个字:“曹卹,字子循,少孔子五十岁。”我带领大家走进河南省上蔡县洙湖镇曹家寨村,全村人都姓曹,都是曹卹的后人,村外有曹卹墓。在其家族保护的资料里,看到了曹卹的生平,并且还有三则关于曹卹的传说。另一位弟子荣旂,《史记》里只写了5个字:荣旂字子祈。在山东省汶上县的坛山上找到了荣旂墓,在其家谱里,看到了荣旂的生平。当然了,我书中记录的孔子弟子,不止这些。

除以上内容之外,的足迹还涉及到了孔子的先祖。按《孔子世家谱》,黄帝为孔子的47代祖,为此,作者考察了曲阜河南新郑黄帝故里。其中用了很大篇幅,写到了孔子的14代祖微子,先后到访了河南淇县、山西潞城、山东微山三地的“三仁祠”,还有微山湖和河南商丘的两座微子墓。还曾到过孔子七世祖正考父辅佐过的宋国三位国君的商丘陵台,孔子父亲立过战功的山东枣庄偪阳城,以及孔母故里颜母庄。

大家跟的足迹,还曾走进孔子评价过的历史人物。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周公,为一睹周公的风采,我们看了两座周公庙,一在曲阜,一在洛阳。再比如管仲,我们来山东淄博牛山脚下的管仲墓前,重温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柳下惠,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带领大家走进位于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的柳下惠故里,还有与其故里一河之隔的柳下惠墓。孔子称赞“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宁武子,他的墓在今山东菏泽市杜庄乡胡庄村,“文革”时期被破坏,但村民仍把具体位置指给我们。还有一些与孔子直接接触的人物,如齐景公、卫灵公、晏婴、蘧伯玉等,或带着大家去看他们的故里,或他们的陵墓。这些,也都会增加我们对孔子的了解。

本书是一部旅行记,但又不仅仅是旅行记,其中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落实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供人们继续探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不夸张地说,我是在用旅行记的方式写学术论文。

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住的第一个晚上,《史记》说“宿乎屯”,这个屯具体在什么地方没有说,后人进行过分析,但多为猜测之词。通过考察山东省阳谷县安乐镇后屯村“孔子宿处”碑,认这里就是孔子所宿之屯。《论语·子罕》篇中提到的达巷党,古往今来,许多注家皆语焉不详,经过考察,认为“达巷党”就在今山东兖州旧关村,那里有条小街,至今仍叫“达巷党”。《论语·雍也》篇中“子游任武城宰”武城,多数注者皆谓在山东费县,经考察得知,武城这个地方,已于1946年划归给了平邑县,现在的名字叫魏庄乡。这说明,解放以来大多数《论语》译注都注错了。

由于历史的久远,关于孔子的生平史料记载不详,导致诸说歧出,同一件事,可能会有许多版本。在一时还不能下结论的情况下,则采取客观、开放的态度,把相关的内容都记录下来,供人们参考。比如子路问津一事,我查到9种说法,全部记录下来,放在书里。再比如夹谷会盟,我查到6处,将我亲眼所见都记录在案。

为了使旅行记更具有直观性,每一篇文章都配有相关的照片,使之图文并茂,都是我亲手拍的。这些照片,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集旅游、历史人文、理论研究于一身的著作,是在众多的孔子研究著作中,风格独具、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书。

大家注意到没有?书的封面上写着“第一部”三字,这就是说,这个内容我还要接着写下去,现在正在写第二部,很快就会完稿。然后写第三部、第四部……会一直写下去,至于最终写多少部,现存还不能确定。

我很在意这次的读书活动,并寄予厚望。是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些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之后及时与我沟通,好在再版时改正。

谢谢大家!

万晓婷:

寻文化之根,铸精神之魂

白发鬓鬓仍在路上,风尘仆仆探寻过往。孔子足迹令人崇尚,梅老之举更值敬仰。直播开始,看到白发苍苍的梅老,真是一份感动在心中。想自己,学生时期天天背《论语》;思现在,教学生涯天天讲《论语》。大道理谁都懂,却不过是嘴上说说,从未真正切身体会。

梅老事必躬亲,孔夫子再言仁。听梅老师娓娓道来,读其书滔滔不绝于耳。恍然间忆起

孔子与弟子颜回的故事——偷吃米。不妨一起来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公元497年,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间,孔子已经七天没有闻到米的香味了;孔子发现弟子偷吃米,他只说了一句话,就知道真相,还从中悟出了大道理:知人不易,遇事切莫人云亦云。

孔子带弟子们周游列国,由于各小国之间经常出现大鱼吃小鱼的事情,孔子想要以礼、乐治国,他的想法在当时是不全然被接受的,利益之争,形同鹬蚌。孔子对陈国、蔡国的君主很失望,打算离开陈、蔡,去别处观看时局。

时值吴国打陈蔡,楚国出手相救,楚国听说赫赫有名的孔子在陈、蔡,遂派人邀请,孔子欣然前往。

陈、蔡的士大夫们一看,不行啊,这还了得,煮熟的鸭子要飞,孔子帮助别国强大,就是打压他们国家。于是,他们就怂恿国君阻止孔子去楚国,把孔子软禁在那个地方。

得不到的就毁掉,那时的人很尚武霸气,争地盘,争财富出手豪不手软;孔子被羁绊其中。

孔子被困几个月,“不得行,绝粮,从者病” ,时值冬天,孔子已经七日没有吃到米了,一日,他正在诵读,一阵米香飘过来,他寻香而去,看见弟子颜回正从锅里抓米吃,孔子没有戳破。

米煮好后,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不提偷吃的茬,说,我刚才梦到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一点就透,他立刻解释,事情并非如此,刚才是炭灰飘进锅里,弄脏了米,扔了可惜,我就抓起来自己吃了。

孔子叹息:“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意思是:我们应该相信亲眼看到的,但亲眼看到的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可心也不能够相信。弟子切记,看透一个人不易,不能只看表面,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下结论。”

是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为人处世中,知人的确不易,自己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盲目跟风,耳听未必为虚,眼见未必为实,一切皆有可能。

孔子一言一行,字字皆是人生哲理,令人收获颇丰。为人师者,应该时常怀仁爱之心,对待苍生万物,向孔夫子学习,向梅老看齐。

李春丽

今晚,梅庆吉教授做客书香坊讲堂直播间,作了《跟着孔子去旅行》的开篇精讲。梅教授娓娓道来,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作初衷和尊孔之旅的所见所闻。他说,孔子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旅行家。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子贡、子路、冉求、颜回都是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字子渊,后世尊其为“复圣”,不耻下问,勤而好学,孔子曾说“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众多弟子当中,最器重颜回,意将颜回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惜颜回早逝。

梅庆吉教授不辞辛劳,和刘丕羽老师一道,历时66天,重走孔子之路,考证了许多史料记载,收集到了许多研孔的珍贵资料。虽然说读《跟着孔子去旅行》这样的学术著作,于我而言难度不小,但当听梅教授说第二部不久之后就可以和读者见面了,而且他还会第三部、第四部继续往下写,心中还是充满了期待。我相信无论学什么,只要肯学,总会有所收获的,让我们继续跟着孔子去旅行,去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知识。

梁红梅:

聆听梅老师的讲解,真正读懂了一点孔子。十五岁的孔子看着母亲渐染的白发和长满老茧的双手。逐渐意识到了学习做人和懂得生活的重要性。磨难往往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苦难的岁月将你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势必会陡然激起你对美好生活的种种幻想。那时除了奋斗和抗争,你别无他法。

欧阳秀子:

执着于大道的理想主义者

孔子不是完人,在我们心中却是圣人;一个为了大道,一直行走在路上,即使被人说如丧家狗,即使被人说栖栖遑遑,也依旧不改传播儒学,愿天下人都仁义礼智信的初心。

很多年前遇到梅教授,惊叹他为了追随孔子的毅力和勇气,一遍遍重走孔子走过的路,拾起历史的珍珠。

孔子在今天的社会得到了很高的赞誉,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关注,孔子被誉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美国最高法院的门上就刻有孔子的雕像,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各地。但我觉得孔子的丰富,绝不是看这些外在的东西,我们要深入体会他内心的深邃与孤独。

在遥远的春秋时代,孔子并没有今天的光华,他生前坎坷,颠沛流离,特别是晚年的时光,亲朋离逝,凄凉孤独。

但大道不孤!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才过一年,他的儿子孔鲤去世了;71岁时,绝笔《春秋》,他最爱的弟子颜回病逝;72岁时,和他有深厚感情的子路在卫国被人砍死。

人世苍凉,亲朋离逝,生死无情,然而他也说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晚年的时候,见证了他身边太多人的离逝,而自己也将近人生的终结,此时,离死亡很近,他反而获得了一种大解放,大自在,孤独着,也自由着。

他对理想的痴心不改,一生发愤勤恳。充实而无悔的一生,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的这一辈子,说道:“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

“求仁得仁”,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了一生,此生无悔,自然能从容自由地面对人生最终的落幕,这就是一种大自在、大自由。

孔子超凡入圣,超前于时代,很多思想到了今天也不过时,所以当时同时代的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孔子。

不过几千年时间足够一代代人消化他的思想精髓。就让我们在当代大儒梅教授的带领下来一次探索孔子之旅,品至圣先师的教诲,成就智慧幸福一生!

罗海燕:

万里寻踪迹,觉知需躬行

梅老师曾四次行走孔子周游列国之路,本书是他第一次行走过程的旅行记。历时三个多月,行经十一个省市,行程一万四千公里。

在梅老师的书中,孔子不再是课本里庄重肃穆、正襟危坐的圣者,而是有着喜怒悲欢、可触可感的血肉之躯。

我们仿佛看到孔子一行风尘仆仆地走在尘土飞扬的古道,近距离感受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好像孔子正站在我们面前畅谈讲学,坐在我们的对面理弦而歌。

马连兄:

尊孔之旅,大爱之行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跟着孔子去旅行》是五一假期计划读完的两本书。现只看完上部,梅教授从计划启程仪式担心下雨,到踏上旅行之路时家人送别及挂念…我被作者弘扬儒家文化所感动,感恩孔子。今晚,梅教授作客“书香三八”书香坊讲堂直播间,为我们对整本书做了开篇指导,跟着孔子来一场精神的旅行吧。

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孔子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踏上周游列国的漫漫长途。世人皆知孔子是高高在上的至圣先师,后世对待孔子的态度又把孔子与大众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在新时代,我们礼敬孔子,孔子德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以孔子德育思想为主体的儒家道德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其所提倡的仁爱,孝悌,忠恕,礼义,诚信等都是孔子感恩教育的主要观点。

王维华:

梅教授重走孔子路,如数家珍

书香女细品圣人事,如沐春风

听梅教授的一番讲解,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教授亲自考察、查阅资料、最终成书的艰难过程。能听到作者亲自讲解成书过程以及写书过程中的,点滴过往,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周娟: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梅教授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喜欢梅教授讲课的风格,朴实真挚,而且特别喜欢他讲课的内容,我们平常在教学《论语》的时候,也碰到一些疑问,从来没有想到去这样深究,梅教授是真正的学者,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精神!

从进入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作,已经不是第一次听梅教授的课了,每一次都有满满的收获!感谢梅教授辛勤的付出!

杨玲:

一本《跟着孔子去旅行》5月共读一书,今晚在书香坊讲堂直播间开篇了。读孔子之书,走孔子之路,由作者梅教授亲临直播间将重走孔子之路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这本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指导,作为一个书友,对梅教授的这种传教精神表示敬畏!

这本书,我用了一周时间将上册读完了,从一开始的略读到后来的细读是经过了一个自我挑战。因整本书太专业了,单就从书本的生字来说,就给顺利阅读带了难度,好在及时查抄读音、字义,解决阅读困难;其二,引用的《论语》、《史记》太多,没有办法,只能在粗读的时候标注,回头再去查阅相关资料,补充大脑空缺;其三,地名、典故太多,也是使用同样的办法做后期的补充说明。我与老公说,读完整部书,我就能当个老师了。

梅教授历时六十六天,走过以山东、河南为主线,探寻了11个省、27座城市,114个村庄,攀登过30余座山峰、拍摄了1400多张照片,给我们研学之行提供了参考。跟着梅教授一路追寻孔子的足迹,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孔子一行坐在马车上,风尘仆仆,行走在尘土飞扬的古老道路上;我们也仿佛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喜怒哀乐以及感受到孔子就站在我们面前讲学……

走出去的时候,头脑里装着未知数,回来的时候,头脑里装着感叹号。这一行程,是儒家文化的大课堂,是历史知识的图书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通过此行,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了丰富,精神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真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孔子的一生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童年,在彷徨求索中度过青年,在四处碰壁中度过了中年,在悲哀凄凉中度过了晚年,所以有人说“去圣方为真孔子”这句话很有道理。梅教授一行人的“尊孔之旅”就是近距离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鲜活真实的孔子。

       孔子的思想在路上,要想深入、全面地学习、了解、掌握孔子的思想,就应该走着学。我打算等疫情过后,我就带着这本书去趟曲阜,由万仞宫墙开始,深读游览孔庙,来一场跟着课本去学习的旅游!

李霞:

尊孔之旅,大爱之行

今晚,梅教授作客书香“三八”讲堂直播间,为我们做《跟着孔子去旅行》开篇指导。梅教授不辞辛苦,沿着先贤孔子的足迹,寻访搜集整理汇编成这两本厚厚的书。这是学者在以旅行方式做实地考察,进一步触摸真实鲜活生动的孔子,还原民间孔子,还原行走在中华大地上的孔子。今晚,有幸聆听教授讲述写书的目的与书中精华,甚是感激!

这两本书,我已看完下部,还未看完上部。刚开始总是提不起速度,看不下去,后来渐渐入了迷,走进了书中,便加快了阅读速度。这几天放假,专门看书。我被作者感动,也被孔子及其贤弟子,当时的一批贤人所感动。凡是孔子及弟子到过的地方,都留有历史印迹,有些有庙宇,有碑文,还有后人,有些老百姓至今还记得,有些山水村庄等还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他们过化的地方,便是仁爱礼乐播酒的地方,便有了文明和文化。

作者历时两个月长途跋涉,晓行夜宿,风尘仆仆,执著地追寻孔子的足迹,这种不怕吃苦严谋治学精神令人钦佩。这一趟尊孔之旅,也是一次大爱之行。梅教授热爱儒学,热爱传统文化,传扬传统文化,推动孔子学说的研究,从文字中我们便能感受到他的赤诚之心!

抓紧时间看完书,再次研读《论语》,翻看一些历史书籍,把过去西周到春秋战国的历史再理一理。这是我的国,我国的圣人,没有理由不全面继承他的思想,弘扬儒家文化。这学期刚好给学生上《先秦诸子散文》,这次能参与《跟着孔子去旅行》的共读,真是恰逢其时,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王英:

尊孔之旅,大爱之行。今晚梅教授做客书香坊直播间给我们广大书友们就他的著作《跟着孔子去旅行》做了全书的阅读指导。

看海报,梅教授神采奕奕,直播间,梅教授鹤发童颜,他从出发到细节,从孔子出生到弟子无数一一为我们讲解,话语中是一个资深研究家的严谨,我边听眼眶都湿润了,敬佩梅教授做学问的态度~

今天我去寻找书中的踪迹,可惜没有找到,问了好多人,都说不知道。虽有点失望,但我不会罢休,我要继续寻找,我应该以梅教授为榜样,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加油!

伍冬梅:

《尊孔之旅 大爱之行》

2022.5.2梅庆吉来到书香坊直播间,他说孔子是旅行家,他的分享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真实的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在丘山出生,在夫子洞降生时荒凉苦涩。叔梁纥将其带到鲁源村生活到三岁,后到曲阜。17岁时母亲离世,孔子只身一人。19岁结婚,20岁生子,2050岁读书讲学,50岁走上仕途之路。因为“隳三都”的事件,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他14年游学生涯。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从55岁到68,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68岁回到鲁国时距离他去世还有五年时间,他整理六经,收徒弟讲学。

学习论语的过程

孔子散步时学习,爬山时学习,树下学习,山岗上学习。先师孔子行教像展现出2000年前孔子研学游的场面。梅庆吉带我们去《论语》发生的地方,就好像进行了一场《论语》的现场直播,成为论语地点考察的补充。走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孔子的思想也在路上。曲阜龟山上的泥河,曲阜周公庙不耻下问的勤学,三月不知肉味的听乐,河南叶公问政近悦远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故事。

周八士的记载。

论语中只记录了八个人的名字。南怀瑾说,对八人的历史资料不全,只好一笔带过。作者在河南省襄城县有周八士墓地和神位,由此历史再次丰富:八位兄弟随武王伐纣,立下赫赫战功,宴会上用八种粮食熬成粥就是现在的腊八粥。作者填补了关于周八士的生平以及腊八粥来历的空白。

走上了孔子的弟子之路。

作者走到了颜回,子路,子贡,子夏,林放,曾子,司马耕等徒弟的故里,打开了孔子弟子有关的故事。山东三冉的行踪,五里三贤等等。论语中只有40个人有生平记事,而作者通过行走补充激活了仅仅有点名的弟子的故事。比如:曹训少孔子五十岁,作者找到其故里,在河南蔡县村,村中人都姓曹,都是曹训的后人,并找到了曹训的生平。还有荣奇,在山东汶上县闫马庄村,这里有荣家的村落,有家谱,有生平生活事迹。

追述了孔子的先祖

黄帝是孔子47代祖先,微子是其第14代祖先,介绍了山东微山,三人词,微子墓以及孔子的母亲,父亲的生平。

介绍了孔子评价的历史人物

周公洛阳曲阜,管仲山东,柳下惠,宁武子等通过寻找直接接触过孔子的人,侧面了解了孔子。

学术论文

作者说《跟着孔子去旅行》一书表面是一部旅行,实际是探索历史问题,是以旅行的形式开展了学术的论文。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个晚上,住在哪里?山东省后屯村一个墓碑上,三行小字记录了历史。论语中关于武城的备注,山东费县。作者查阅在1946年已划归成魏庄乡,论语的注是错了,需要修正。

孔子的生平史料记载不详,有许多版本,作者通过客观记录作为参考,比如子路问津一事,作者就写了九种版本,有待后人进一步探索。作者希望通过这一次书香共读,与书友们进一步沟通,发现问题,准备第二部跟着孔子去旅行。

今晚直播间作者梅庆吉先生的分享点燃了我对这本书阅读的热情,迫不及待的要去探究他提到的蛛丝马迹。期待探索中发现一个鲜活的孔子。

冯琳程:

作为一个生长在圣人之地的人,我热爱我们生活生长的这块土地,我们更应该知晓我们本土的历史,知道我们生活这个土地上曾经拥有过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发生过什么,梅教授的这本书,给我们增加一种方式一边学习一边沿着圣人的足迹,实地感悟、品读传统文化的魅力。把走当成一种学习的方式,一边走,一边观,一边学。孔子不光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同时还是个旅行家。孔子见山必登,见水必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他对自己旅行家身份的生动写照。他的一生,是旅行的一生,他的思想、学说,以及教学活动,大多都是在旅行中进行的。知历史,学儒家文化,期待有梅教授带领一起学习这本书,一起出发。品味古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真谛。

曹玲:

跟着孔子去旅行,多么浪漫的名字,多么惬意的事情!厚重的两本书,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和历史,亲密的跟着孔子再次走进远古的时代。作者图文并茂,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我们最经典的孔子,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再现经典著作《论语》。

李俊娴:结束语

感谢梅教授的倾情讲解!新时代,研究孔子、弘扬儒学,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在这美好的五月,“跟着孔子去旅行”,走进儒家文化的大课堂,走进历史知识的图书馆,走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尊孔之旅吧!预告内容:513日晚八点,书香坊讲堂直播间将迎来文旅小分队“从纸上到路上”的主题分享,精彩内容,敬请期待,祝大家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