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84:与言子墓并列的仲雍墓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与言子墓并列的仲雍墓

                梅庆吉

在常熟虞山东麓山脚下,有一条南北向的大街,名字叫北门大街,言子墓道坊在街的西侧。在此牌坊之南,与之并列的还一座牌坊两座牌坊形制完全一样,为花岗岩材质,四柱三间冲天式,高4.78米,宽11.08米,这就是仲雍墓道的第一座牌坊。据记载,仲雍墓的地面建筑,始于明成化年间,由仲雍106代裔孙浙江参政周木奉旨修建,同时建墓道,直达绣屏巷(又称清权坊巷),在巷口建了一座石牌坊。明弘治七年(1494),江南巡抚都御史刘廷瓒重建石坊于北门大街旁,并在坊上书写了“清权坊”三字。崇祯九年(1636),苏松巡按御史路振飞对牌坊进行了重修。康熙三十七年(1698),江苏按察使王繻奉敕重建“清权坊”。我们现存看到的牌坊,位置还是那个位置,但牌坊上的内容有了调整,为证明这里就是仲雍墓道的起点,在正面写上了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等字,把“清权坊”三字移到了后面。此坊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70),由仲雍裔孙周士烈、周祖烈表请朝廷而建。

仲雍墓牌坊

仲雍,何许人也?他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次子。古公生有三子,长子泰伯,三子季历。季历生有一子,十分聪明伶俐,很受太王喜爱,话里话外,想让他继承王位。按理,继承王位的应该是老大泰伯。泰伯想,如果我继承王位,就不能实现父亲的愿望,所以他决定出走。这时老二仲雍也想,哥出走了,顺延就应该是我来继承王位,还是实现不了父亲的愿望,所以他决定跟哥一起走,将国王之位让于三弟季历,其子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于是他们相约来到蛮荒之地的吴,建立了勾吴古国,泰伯为第一任国君。泰伯无子,他去世后,将君位传给弟弟仲雍。仲雍死后葬于常熟虞山。关于此事,《史记·吴太伯世家》载之甚详:“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

看到“清权坊”三字,是不是有点费解。这里不但有“清权坊”,而且还有“清权祠”,过了“清权坊”就能看到。在清权祠内,有《仲雍与清权祠介绍》,最后一段写道:“孔子在《论语》中说: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这是对仲雍让国同心、清廉淡泊行为的赞颂,所以享祭仲雍的祠堂称清权祠。”原来“清权”二字,取自孔子对虞仲的评价。

孔子评价虞仲的话,载于《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孔子在这里,评价了多位历史人物,我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孔子对虞仲的评价。其中“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三句,是专门针对虞仲说的。“隐居”二字不难理解,但放在虞仲身上就不好理解了。是指仲雍跟随泰伯来到吴地?抑或指他为不干扰泰伯执政,主动隐居到常熟?但这两次,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隐居,比较恰当的说法是创业。“放言”是紧随“隐居”而来。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的话说:“放,置也,不复言世务。”皇侃《论语义疏》也说:“放,置也。隐居幽处,废置世务,世务不须及言之者也。”钱穆解释说:“放言者,介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谓放废其言也。”这就说的更明白了,“放言”的意思就是放下言论,已经隐居,就不再关心政事,也不再谈论官场上的事情了。对此,清人戴望《论语戴氏注》则另有解释说:“放言,放肆其言,不拘节制,若庄周比矣。”傅佩荣在《论语三百讲》中也说:“他们干脆隐居起来,放言高论,人格廉洁……”隐居本身就是不问世事,按以上两人说法,他们却在深山老林的小屋里高谈阔论,论这论那,那岂不是精神有问题,显然离题旨太远。既然已经“隐居”,又“放言”不关心世事,那自然是“身中清”了,这个不难理解。下一句“废中权”中的“废”字,指的是放弃自己的政治前途。“隐居”就是离开政治旋涡,以求洁身自好,所以称“废”。关键是下面这个“权”字。按《说文解字》,繁体的“權”字是一种树,“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因此木可以做秤杆,因此引申出了“权力”或“权柄”等词。因秤是用来衡量东西的,所以又引申出了变通、应变、考虑之意,便有了“权衡”、“权谋”等词。这里的“权”,用的就是后一种引申义。意思是说,退出政治旋涡,“隐居放言”,是经过认真考虑才做出的决定。朱熹说:“仲雍居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隐居独善,合乎道之清;放言自废,合乎道之权。”这回明白了,“清权祠”中的“清”,就是“身中清”的“清”,“权”,就是“废中权”的权。说白了这座清权祠,就是仲雍的享殿。

说到这,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墓道第一座牌坊上写的不是仲雍吗?而《论语》里则写的是虞仲,说的是一个人吗?按司马迁的说法,应该是一个人。他在《史记·吴太伯世家》里写的是仲雍,在《周本纪》里写的是虞仲: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亡如荆蛮,文身段发,以让季历。由此可知,仲雍和虞种是一个人。班固也认为是一个人,他在《汉书·地理志》中写道:“周太王亶父兴岐梁之地,长子大伯,次曰仲雍,少曰公季。公季有圣子昌,大王欲传国焉。大伯、仲雍辞行采药,遂奔荆蛮。公季嗣位,至昌为西伯,受命而王。故孔子美而称曰:'大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大伯初奔荆蛮,荆蛮归之,号曰句吴。大伯卒,仲雍立,至曾孙周章,而武王克殷,因而封之。”仲雍和虞仲,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后面还会谈到。

说了这么半天,我现在终于可以带领大家走进清权祠去参观一番了。清权祠最早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10年重修和扩建。大门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门的上方有“清权祠”三字匾额,为曾国藩所题写。门两侧柱子上有对联一副:“衣冠开国俗;俎豆继春秋。”走进大门,迎面就是供奉仲雍的大殿,门柱上也有一副对联:“海虞托迹成佳遁;天下同心付陆沉。”大殿正中,端坐着仲雍塑像,庄严而肃穆。上方悬挂着“让德高风”匾额,为弘治年间常熟知县计宗道所书。仲雍像两侧的立柱上的对联是:“道中清权垂百世;行侔夷惠表千秋。”内容化用《论语》中的那段话。

像的右边有《吴国世系表》,介绍了从泰伯建吴到夫差亡国的吴国22代、25位国君的资料,并且有这些国君的画像。另一侧有《吴国疆域变迁图》,从图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吴国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殿外两侧回廊内,镶嵌着一些碑刻,内容都是赞颂仲雍伟业的。其中有两首诗很有代表性,今录在这里。一为明人周彦翼的诗:

    贤哉虞仲氏,让国来荆蛮。

    断发文其身,之死不复还。

    孤冢郁岩㠂,屹立山之间。

    高见播宇宙,邈矣谁能攀。

   青山待以名,万古永不刊。

另一首为明人关讷的诗:

    仲雍随伯氏,让国来荆蛮。

    放言求自废,民迹终无还。

    端委治勾吴,子孙列雄藩。

    配食至德庙,丘陵寄空山。

    缅怀雍门言,临风为长叹。

还有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书写的《论语》中的那段话,十分珍贵。

在清权祠附近的草地上,还有一幅气势恢宏的浮雕,制作十分精美,画面栩栩如生。整个画面由四部分组成,从左至右,开始马车上坐两个人,应该是仲雍跟随哥哥泰伯来到吴地。接着应该是仲雍继承君位,仲雍的形象高大,手握宝剑,旁边写着“仲雍”二字。再往前表现的是仲雍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的情景。最后一幅表现的是发展生产的内容。因吴地水多,特提出造船业以为代表。

前面说了那么多,我们还在山脚下转悠,现在可以登山了。上行不远就到了仲雍墓道上的第二座牌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式,坊额正面写着“南国友恭”四字,中间柱子上有对联一副:“道中清权垂百世;行侔夷惠表千秋。”看了这副对联才明白,清权祠内仲雍像两侧的对联是从这抄去的。坊额次间一侧写有“乾隆三十一年(1766)嘉平吉旦”等字,这是立牌坊的时间,为仲雍裔孙周荣等建造。另一侧写有“江宁督学使者曹秀先题”等字。牌坊的另一面写着“让国同心”四字,由江苏督粮道胡文伯题写。

过“南国友恭”坊继续上行,走不远会看到一座双檐翘角的亭子,上面写着“思伯台”三字。“伯”指的是泰伯,那么“思”的主语肯定就是仲雍了。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泰伯晚年,话里话外想把君位传给仲雍,仲雍本不想接这个班,便找个借口躲到了常熟(当时叫海虞),开发良田,兴修水利,造福一方。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仲雍就十分想念哥哥,便登上虞山山头,向西方梅里的方向眺望。后人为纪念此事,将那个地方取名为“望鸿墩”(鸿指无锡鸿山,泰伯墓所在地),之后又有人在此地建“望鸿亭”。今亭已不在,后又建“思伯台”,用以表达他们的兄弟之情。弟弟想哥哥,哥哥也在想弟弟,自从仲雍走后,泰伯也经常登上鸿山,向弟弟去的方向观望,为此,后人建“望虞亭”以示纪念。今鸿山上的望虞亭仍在。刚过来的那座牌坊上的“南国友恭”四字,就是对他们兄弟情谊的真实写照。

在仲雍墓道的最上端,还有一座牌坊,即第三座牌坊。正面坊额上写着“先贤虞仲墓”五字,用的是双勾。柱上有对联一副:“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用的是阳刻。背面有“至德齐光”匾额。“至德”是孔子对泰伯的评价,而这个坊额告诉我们,“至德”还应包括仲雍。此坊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为常熟知县张耀壁所建。楹联出自苏松常粮储道程光炬之手。

先贤虞仲墓牌坊

走过“先贤虞仲墓”牌坊,就来到了仲雍的墓冢前。周遭有石砌的矮墙,即罗城,将仲雍墓冢围了起来。墓冢为石砌,直径4.5米,高约2米,上面长着绿油油的野草。墓的后面有四通墓碑,其中左边两方写的是“商逸民虞仲周公墓”,右边两方写的是“先贤虞仲周公墓”。罗城及墓道,均由常熟县知县汪福安于同治十一年(1872)所修。

我们在墓道的第一座牌坊、第三座牌坊,以及墓碑上,都看到了“先贤”二字。“先贤”两个字,在儒家文化范围内,有具体的指代,那就是指孔子弟子,其中也包括曾子和孟子的部分弟子。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东西两庑内,供奉着一百多位先贤、先儒牌位,两庑中的北半部是先贤牌位,南半部是先儒牌位,界限十分明确。仲雍本身是位国君,为什么也称“先贤”呢?我分析,可能是《论语》中孔子曾对他有过评价,才将他列入儒家文化系列里来的。

仲雍墓是常熟虞山上最早的墓冢,而虞山一名,就跟仲雍葬于此有关。据宋宝佑年间《重修琴川志》载:“至于虞山之得名(见《隋志》),《庆元志》引记谓:'本吴之虞乡,孙权置虞农都尉,于是山因以为名。’然《吴越春秋》载:'吴太子娶齐女,病而死,曰:必葬我虞山之巅,以望齐国。’《越绝书》又曰:'虞山,巫咸所居。’则虞山之名,吴越时已有之矣。窃详此山,恐因虞仲而得名。按《史记》,虞仲既仲雍,奔吴而葬此山之上,或因以名其山。史有两虞仲,一字仲雍,为吴始祖;一周章之弟仲,始封于虞,亦曰虞仲。周章都安邑,称曰虞城,则仲雍所居称曰虞山,理或有之。更俟博议者订焉。”关于虞山之得名,是否与仲雍有关,作者不能确定。而光绪《重修常昭合志稿》则直接说:“虞山:居邑境中央,当赤道北纬三十一度四十一分,东经四度零六分。旧志云:高一百六十丈,长十八里,周四十六里六十步,以虞仲得名。”

历史文献上关于仲雍墓的记载很多。《重修琴川志》载曰:“吴仲雍墓:《史记》索隐:《吴地记》曰:'仲雍冢在吴乡常熟县西海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太平环寰记》曰:'常熟虞山有仲雍、齐女墓,东是仲雍,西是齐女。’梁昭明太子《招真治碑》云:'远望仲雍而高墓萧瑟,傍临齐女而衰垄苍茫。’今碑刻尚在,而墓不知孰是。”仲雍墓历唐、宋、元几朝,没有关于维修的记载,到明清时期,才得到了为当地官员们的重视,不断进行维修和扩建。《常昭合志稿》记载说:“仲雍墓在虞山东麓,明巡抚路振飞立碑。入国朝,谏议王繻奉敕修建立石坊。乾隆二十五年,裔孙又表墓门于北门大街(即清权坊),由山麓甃路直达墓所。五十四年,裔孙于守墓屋右建立'南国友恭’,为御使曹秀先题。咸丰十年,守墓屋毁。同治十一年,知县汪福安重修墓道。十三年,裔孙重建清权祠。”

在仲雍墓以北10多米,言子墓以西不远处,还有一座墓冢,那就是周章墓。墓前有座两柱一开间牌坊,上书“吴王周章墓坊”。旁边有常熟县于198212月立的文物保护碑。牌坊另一面写着“吴国第一君”五字。墓与牌坊成一条直线,但若上到墓冢,得走两面的台阶,不能直接上。墓冢外有罗城,将墓冢围了起来,呈圆形,石砌,上为封土,长着一些麦冬。底径3.5米,高1.5米。墓碑竖在墓后,上书“古吴王周章陵墓”,为其裔孙周士烈、周祖烈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所立。关于周章墓,方志上亦多有记载。《重修琴川志》载:“周章墓:按《郡图经》:周章、阖闾长子墓在海虞山上。”又《重修常昭合志稿》:“周章墓:在仲雍墓道之左。”

周章是仲雍的曾孙,是吴国第一个有“营业执照”的国君。武王伐纣之后,寻找泰伯、仲雍后裔,得知其曾孙周章已经是吴国君主,就直接封他为诸侯。所以墓坊上说他是“吴国第一君”,既由此而来。《史记·吴泰伯世家》载: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按此说,周章为武王所封,那么他的身份应该是诸侯之列,而不应该称王,所以,牌坊与墓碑上的“吴王”二字,与他的身份不符。

泰伯无子,死后将君位传给弟弟仲雍,仲雍在位5年就去世了,享年92岁。仲雍死后,将君位传他的儿子季简,在位31年。季简传给叔达,在位18年。叔达传给周章,在位22年。由此得知,吴国一支的血脉,皆源自仲雍。

《吴泰伯世家》接下来又说了一件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又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前面已经说过,仲雍又称虞仲,可这里又多出了一位虞仲,并且跟仲雍差了四辈,这是怎么回事呢?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曾作过辨析说:“《左传》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则虞仲是太王之子必也。又《论语》称'虞仲、夷逸,隐居放言’,是仲雍称虞仲。今周章之弟亦称虞仲者,盖周章之弟字仲,始封于虞,故曰虞仲。则仲雍本字仲,而为吴之始祖,故后代亦称虞仲,所以祖与孙同号也。”宋范成大《吴郡志·考证》里,亦作过辨析:“虞仲:《史記》武王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史记正义》引《周本纪》云: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左传》云:太伯、虞仲,太王之昭。按周章弟亦称虞仲,当是周章弟名仲,初封于虞,号曰虞仲。然太伯弟仲雍又称虞仲者,当是周章弟封于虞,仲雍是其始祖,后代人以国配仲,故又号始祖为虞仲。”这是说,周章有个弟弟名仲,其实应该是老二的意思,被封于虞,因此称虞仲。又因他是仲雍的后代,便在仲雍前面也冠以“虞”字,因此也称虞仲。《吴泰伯世家》所说“其一虞,在中国”,其位置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于鲁僖公五年(前655)被晋所灭。《左传·僖公五年》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顾炎武则认为,古虞与吴通,虞仲当是吴仲之误。他说:“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按此则仲雍为吴仲雍,而虞仲者仲雍之曾孙也……《论语》'逸民:虞仲、夷逸’,《左传》'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即谓仲雍为虞仲,是祖孙同号。且仲雍君吴,不当言虞,古吴、虞二字多通用。窃疑二书所称虞仲,并是吴仲之误。又考《吴越春秋》太伯曰其当有封者吴仲也,则仲雍之称吴仲,固有征矣。”(《日知录》卷七)西汉史游则认为,虞仲是仲雍的字:“又周太伯之弟仲雍号曰虞仲,嗣太伯之后。”(《急就章》卷二)还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虞仲,既不是泰伯之弟仲雍,也不周章之弟虞仲,而是另人其人。清人黄式三《论语后案》引梁曜北的话说:“泰伯之弟为吴仲,周章之弟为虞仲,二人皆以为君,不得在逸民列。虞仲乃逸民之不可考者也。”此一说代表了一些人的看法。

看来,关于虞仲的身份问题,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202249日第一稿

2023213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