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桑日月图与“桑”字雏形

 高万须图书馆 2023-09-21

“扶桑日月图”与“桑”字雏形

高万须

 

2015年,河南省汝州市阎村遗址出土一批6000年前夹砂红陶缸、粗砂红陶釜、夹砂红陶尖底瓶等,其中有一件夹砂红陶缸外壁绘制一大幅黑色彩图——扶桑日月图。

这一彩图绘制于陶缸一侧鼻环之间,左右对称,占居陶缸外壁面积的一半。图画整体为一巨大树形,树冠呈半圆形展开,两侧枝梢缓缓下垂触地;树根部外展,几乎与树梢相接;树干两侧、树冠之下各呈现一个巨大露底圆形;每个圆之中都有一个相背树干外弯的月牙形,月牙酷似分离的两片太极鱼图;两片鱼图头尾方向相反;每片太极鱼(月牙)几乎弯环成一个空圆形。树冠形成的半圆形犹如太阳初升之状;两个月牙所在的露底圆形恰似两轮圆月或刚刚升起的太阳;月牙环成的空圆形又似两轮半空中的太阳。图画内涵:天圆地方,阴阳轮回,日出大木,木含日月,日中有月,月中有日,日月交辉。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外东经》载: “下有汤谷,上的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其大意是:汤谷旁的山上长着“扶桑”,又为“扶木”,太阳就从上面升起。“扶桑日月图 扶桑日月图+”就描绘了《山海经》所记述的情景。其实,这种情景体现了远古时期中国先人对扶桑和日月的敬畏和崇拜。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桑,蚕所食叶木。从叒、木。”清代王筠《文字蒙求》:“桑:叒木,即若木。”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盖若木即谓扶桑。扶,若字,即榑,叒字也。”宋代张炎《词源》解:“若”为“叒”的异体字。意思是,“桑”字由“叒+木”构成。《康熙字典》:“徐曰:叒,亦木名,东方自然之神木”。这里是说,古时候,扶、若、榑、叒的读音(rǔ)是相同的,只是写法不同。历史上又有“女桑”的称法,《尔雅·释木》解释:“女桑,榑桑”。很明显,“若木”、“叒木”扶桑”、“女桑”都是对桑树的称呼,又称“东方自然神木”。远古时人们对扶桑的崇拜源自对人祖女娲的崇拜。女娲和伏羲也是桑蚕的创始者。扶桑就是“女娲神木”,又称女(rǔ)桑、若木、叒木、扶木、榑桑。

“扶桑日月图 扶桑日月图+”中的大树应当是“若木”、“叒木”扶桑”、“女桑”,也即桑树的抽象符号或夸张缩图。

甲骨文“桑”字为 IMG_257 IMG_256古陶文“桑”字为 IMG_256。甲骨文“若、叒”字为IMG_256。金文“若、叒”字为若字 金文截图4若字 金文截图2。可以看出,“桑”和“若、叒”的上部是树冠状,“桑”的下部为树根茎形,“若、叒”的下部是下跪的女子体型(甲骨文“女”字为IMG_256,金文为女字 金文3)。这样,唯一能够解释的是“桑”与“若、叒、女”有着原始的内在联系,换句话说,“桑”乃“若/叒/女(通汝)”地之木,也即“扶桑”在“若/叒/女”地。若、叒、女都是汝水(北汝河)的古字古称,或者说,中国桑蚕丝织的起源地在汝州(北汝河流域)。

仔细把甲骨文和金文“桑”字与“扶桑日月图 扶桑日月图+”比对,可以看出,桑字是个象形字,即“扶桑日月图”中的扶桑树是桑字的雏形。夏商之时,图形逐渐变成甲骨文、金文符号。周秦的简帛大篆写成IMG_257 IMG_260 IMG_262秦时小篆写作IMG_261,即叶写作三个“IMG_256即 “IMG_265” 字,树干写成“木 IMG_256”字。自此,“桑”字就成了由两部分组成的会意字,其义为“若/叒/女地之木”(汝州桑树)。汉代之后的隶书IMG_256和楷书IMG_261保持了“叒+木”结构。

6000年前,轩辕黄帝统一中原后将次子昌意封于汝水(今河南省汝州市)建立鄀国(若国)。轩辕黄帝长期在鄀国居住生活,大力开展农耕和桑蚕,织帛制衣,观天象,制道历。其元妃嫘祖在此大力推广种桑养蚕和缫丝织帛技术,汝州成为中华桑蚕丝织的起源地。桑树和日月都充满了神秘和神奇,皆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扶桑、若木就是当时人们对汝州桑树的敬称。“扶桑日月图”是昌意时期历史时局的写照,即人们崇拜汝州桑树(女桑、扶桑、若木),广泛植桑养蚕、缫丝织帛,天下富足安定,“衣裳之治”之开端。“扶桑日月图”彩陶缸是二次葬棺,里面殓葬的是当时鄀国的首领,可能是黄帝的次子昌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