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分化脊索瘤】这种罕见肿瘤真的很有特征

 脊索瘤互助邦 2023-09-21

低分化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脊索瘤亚型,通常具有侵袭性和高度恶性。由于其罕见性,对于低分化脊索瘤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低分化脊索瘤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与其他类型的脊索瘤也很不同。

1、脊索瘤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脊索瘤是一种侵袭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期的脊索遗留物。在成年人群体里,这种肿瘤多发于骶尾骨区域;在儿童群体中,常见发病部位为颅底。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脊索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三种:经典型、软骨型和去分化型。

经典型: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存在大量的空泡状细胞,这些细胞浸泡在丰富的粘液基质中。

骨型:其细胞基质非常类似于透明软骨肿瘤。

去分化型:具有双相形态,既包含经典型脊索瘤的成分,也存在高级别、未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或类似于骨肉瘤的细胞。

2、什么是低分化脊索瘤?

低分化型脊索瘤是一种最近被认识到的脊索瘤类型,是脊索瘤的一种罕见类型。这种肿瘤目前只有少量的病例报道,目前还未被纳入世卫组织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中。


3、低分化脊索瘤的特点是什么?

低分化脊索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影响五岁以下的儿童,女性稍多。发病部位多见于颅底和颈椎。

与其他类型的脊索瘤相比,低分化脊索瘤的平均总体生存率显著降低,并且具有独特的SMARCB1/ INI1基因表达缺失。

在一项针对7名儿童低分化脊索瘤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中,所有的低分化脊索瘤和经典型脊索瘤均有brachyury表达。

然而,所有低分化脊索瘤均显示SMARCB1/ INI1基因表达的缺失。而传统脊索瘤则存在SMARCB1基因的表达。

另外,从临床角度来看,低分化脊索瘤比经典型脊索瘤更具侵袭性,病情发展迅速,往往更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虽然经典型脊索瘤也可能发生远处转移,但是由于其病情发展缓慢、惰性较强,因此通常被认为是疾病较晚期的表现。

根据一项研究,与脊柱的经典型脊索瘤和软骨型脊索瘤相比,脊柱低分化脊索瘤的平均总体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局部控制时间和无转移生存时间显著降低。

因此,对于低分化脊索瘤,应该采用多种治疗方式积极治疗。

4、应该如何诊断低分化脊索瘤?

鉴别低分化脊索瘤和其他肿瘤可能非常具有挑战性。例如,转移性肿瘤、上皮样肉瘤、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以及儿童的肌上皮癌、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等。

这些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很相似,只依靠常规的染色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很难做出准确的诊断。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放射学检查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诊断。

虽然这些肿瘤的染色模式有很多相似的重叠,但brachyury是一种敏感且特异性的标志物,可以用来判断肿瘤是否起源于脊索组织。

另外,低分化脊索瘤的形态学上与典型的脊索瘤也有所不同,缺乏黏液样基质和空泡状细胞,使得诊断上有一定的挑战性。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INI-1和brachyury免疫染色方法进行诊断,这样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5、低分化型脊索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对于普通类型的脊索瘤来说,手术完整切除并留出足够的阴性切缘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对于低分化脊索瘤这种具有侵袭性肿瘤的患者来说,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并不可行。

目前,一些医疗机构采用辅助放疗来治疗低分化脊索瘤,在某些情况下,放疗已经被证明具有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对于普通类型(例如经典型)脊索瘤,仅有一些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显示出温和的活性。而化疗对于普通脊索瘤并无效果。

有一种假设认为,化疗之所以对普通脊索瘤无效,是因为有些化疗药物难以穿透细胞外基质。但低分化脊索瘤的细胞外基质较少,所以常规化疗可能是有效的。

有病例报告称,传统用于治疗肉瘤的化疗药物可能对低分化脊索瘤、去分化脊索瘤或未进一步分类的儿童脊索瘤有作用。

另外,有研究认为,SMARCB1/ INI1基因失活时,会导致对EZH2的抑制作用丧失,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EZH2抑制剂已经在一些SMARCB1/ INI1基因缺失导致的肿瘤中表现出治疗效果,例如恶性横纹肌样瘤、上皮样肉瘤等。

他泽司他(Tazemetostat)是一种新型的EZH2抑制剂,已进入早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SMARCB1/ INI1基因缺失的肿瘤患者,其中包括低分化脊索瘤。

参考文献:

Hasselblatt, M., Thomas, C., Hovestadt, V., Schrimpf, D., Johann, P., Bens, S., ... & Kool, M. (2016). 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 with SMARCB1/INI1 loss: a distinct molecular entity with dismal prognosis. Acta neuropathologica, 132, 149-151.

Jaber, O. I., & Al Ashhab, M. (2019). Metastatic 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 the eyes do not see what the mind does not know. Autopsy & Case Reports, 9(4).

Shih, A. R., Cote, G. M., Chebib, I., Choy, E., DeLaney, T., Deshpande, V., ... & Chen, Y. L. (2018).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 Modern Pathology, 31(8), 1237-12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