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十周 | 守望的距离

 不吃少女 2023-09-21

 

终于到五十篇了,这周读的是周国平老师的《守望的距离》,正文共1821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特地百度了一下守望的意思,守望:看守瞭望。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周国平老师为这本文集起名为《守望的距离》,是认为,守望者持有一份责任,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地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价值

看这本书是能感受到文人的骨气的。他们深谙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道理。他们更愿意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正如苏轼写的“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倒不是因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而是因为感受到了,精神世界带来的欢愉是至上的,感受到了这种快乐,就不愿意再去追求次等的快乐了,对于他们来说,物欲的狂欢便居于次。

这本散文集内的文章,都是周国平老师在四十多岁时写的,但年龄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对错高低,吃过的米、走过的路多少并不能量化出一个人的成就,我也不愿意那么多抽象的东西被量化,譬如感情、再如美丽。

很多哲学家在老年时,还希望人们保持年轻时那份淳朴无私,即那时的处世之道。

所以不管什么年龄段,有想法就应该多说多写多表达,是对是错,才有人一起碰撞,不好的地方才有修正的机会,不足的地方才有补足的机会。

每个人身边都不乏这样的人,告诉你,思考这些(包括人为何活为何死)是没有意义的。而你还不知道该不该听他们的。

为什么我想学习哲学,是因为,我发现它能引导人去思考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哲学中,你会发现一个又一个似曾相识的思考,那些曾经在你脑海里萌芽的思想,可能它在别人的那里茁壮成长,而你的在青少时期不幸被掐断。

但是思想不死不僵化,在学习中,你可以将它重新嫁接,甚至重新培育。你的芽不是模仿不是平行生长,而是带着你的思想,在别人的滋润之下长成自己的模样。

有人说,读哲学,需要在一个人三观养成的时候再读。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一个会判断的、能自主思考的脑子,才能不轻易被动摇、不轻易被煽动。

没有人可以保证听了真理吸收到的就是真理。不懂得判断的人,甚至分辨不清毒与药。但我们保有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故我至少不会成为一个不让孩子思考的大人。

人生的终点是死,但死总不该是人生的目的

小时候的我,很害怕死,甚至连想象都不敢想象,生怕它成真。不那么极端地说死亡,退而道病痛,很多时候人还是避而不谈,仿佛逃避了就是平安。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忌讳中,人犯下了错过的过错,很多人一辈子学不好治愈,很多人一辈子做不好准备。

长大之后,闲暇时爱思考死,若谈死的积极意义,就像是提前做好安慰自己的治愈药方。特别是越长大,渐渐感受到生命的消逝,希望自己可以更淡然。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永远都不会死,那很多的事情都可以慢慢拖,拖个十几二十年,成百上千年,总能完成的,不着急。但有了期限,人才有动力和紧迫感,虽然人活着不一定需要动力和紧迫感,但总比无聊好。

世界是很神奇的,也因为人定义得很神奇,让事情都可以一一对应,如有黑有白,有矛有盾,有光明有黑暗……而人有生有死。我还活着,并不知道死亡是怎么样的,但是大部分人的共识是,死如长眠般平和,或因如此,我们才在生时拼命挣扎。

《皮囊》时,里面的母亲,准备了老鼠药,作为日子困苦得无法生存时的后路,一死了之。绝大多数人会有想死的念头,而书里的母亲,某个阶段生活实在是太难过了,我们所谓“活不下去”,但到了真拿出老鼠药的时候,她却是不舍得死的。

因为怕错过后面的好日子,放不下和世界千丝万缕的羁绊。所以即便死是很容易的,但人却是轻易死不了的。

书中说“人生的终点是死,但死总不该是人生的目的。”我想,不管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一切积极意义的奋斗总能转化为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些人,并无声无息地流传着。就别想着死了一了百了。

守望的距离

我是很喜欢阅读这类书籍的。

首先作为当代的作品,它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为开放,是不枯燥不难阅读的;

其次,书中提到的名人事物,或引用借鉴的作品,就像时隔几个世纪还能让现代人听得有滋有味、禁不住闭眼享受的音乐,同时它能刺激我的阅读欲,提醒自己,读完这本书,你还有很多书未读;

第三,是这本书给我输入了一些价值观,需要我花很长时间去思考、去判断、去消化,我是否认同?为何认同为何不认同,让自己花一大堆道理说服自己,等于输出自己的一套看法。

世界很大,人很多,噪音不绝于耳,而我,也要为守护自己的价值观而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