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4|再见,埃琳娜:说话被思想替代,思想又一点点夺去了说话的时间。

 不吃少女 2023-09-21

《释放藏起来的情感》

—— 写于2021年7月6日

作为当代年轻人,我们谈论“梦想”“抱负”,在面对生活浮沉而变得力不从心的当下,“内卷”“躺平”之言论又铺天盖地而来,似乎生活永远充满了这样或那样的囚徒困境。我们自愈的方式是用古言所语安慰自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勿论广袤的天地宇宙与纳百川之海,在我们足迹所至的路上、地铁里、工作场所中,是人流比肩接踵,踏着快速的步伐,随之心跳加快的生活,这些都让我们常有心余力绌之感。故而为了不显矫情,我们只好收起那些细腻、微妙的情感,为了美好光明的将来只管往前冲。日积月累之下,那些被埋没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像黑洞一样,黯淡而寂寞,我们越发乏于面对则越发是在饲养着它,渐渐地懒惰变成恐惧,怕它一旦释放就会用其强大的引力将其余情感一并吞没,并让自己沉沦其中。

于此背景下,《再见,埃琳娜》这本书似乎在帮助我们与生活里的糟糕、遗憾、一切不愿面对的情感和解,它不是一束阳光,不是一个给予者,它更像是一个消除者。倘若这个黑洞是一颗气球,它就像一根直径不到毫米的针,穿刺过气球,但不引发爆破,而是让气慢慢地往外泻,让我们在悄无声息中释放那些负面情绪。

 

这本小说集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包括《再见,埃琳娜》《呼吸-噩梦》《一个灿烂的午后》《赵东玉,法比娜》《那天》《眩晕症》《山那边南村里》。说是小说,有些时候读起来却更像散文,初初读完,会觉得故事并不出彩,但不难发现,每一篇故事都离不开家庭这个小宇宙。我们对美好家庭的描绘,总是离不开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而这些,在这本故事集里绝不存在。七篇小说或许没有共同的主题,没有共通的情节联系,但这些家庭都不完美,也都有着离别,甚至能让读者感受到支离破碎的无力感。每篇故事都有侧重聚焦的单个人物。作者提到主人翁时,常常爱用第三人称“他”或“她”去指代,鲜少直接用人物的名字,彷佛暗示着那背后是千千万万个“他”或“她”,是每个小人物的缩影,不必说清道明。

但新奇的是,带着这些“缺憾”仔细琢磨,又能感受到每篇小说里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生命力。有时是情感,愿意对境遇作出反应的情感表现;有时像冲动,在不完美中想要弥补缺憾的冲动。那情感与冲动是人到了青春期往后,一定会碰到的细腻的情感,略微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种差异不代表轻飘飘不重要,而是由于元素过多过于复杂,剪不断理还乱说不清道不明,干脆直接掩埋不去纠结。于是这笔墨之间似在隐隐约约中想诱导我们与之共鸣,说是刻意为之又更像同生而为人的自然而然。

我在想,这种微妙的吸引是来源于故事的推进不是简单的线性吗?  例如与小说集同名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再见,埃琳娜》。文章开端已经是主人翁“我”与朋友坐在咖啡店的场景,“我”虽有求于朋友精神却稍显游离。紧接着镜头切向朋友,她打算辞职利用退职金去旅游,然后又回到“我”的小时候……那些零零碎碎的讯息,像一个个问号萦绕在读者的脑袋上,追寻着答案的我们,被驱使着往下读。这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在当下又切换到以往,从成年又跳回童年。

再回到内容中来,这篇故事中提到“人生的五分钟”,那是怎样的五分钟?读者稍加琢磨就会明白是由于门禁时间到了而“我”却未归家,父亲转头锁了门径向外出,与自己的事业告别。“我”在的话,会泛起父亲心中的涟漪而让事情的走向发生改变吗?

但“预知”当初似乎不起作用,日子还是往后走着。生活的重担没有因为家里少了一根顶梁柱而变得温柔些。“我”经历着不顺,不自觉地将烦躁撒向无所事事的父亲……一切在行文中,像回忆走光灯一样闪过我——一个读者——的脑海,我读到淡淡的悲伤和若有若无的郁结。父亲离开了,“我”的请求原来是让朋友捎回一个个名叫“埃琳娜”的人事物……“我”不晓得父亲为什么将一切都命名为“埃琳娜”,但似乎这样的做法,能让“我”的郁结松弛一些。文章名叫“再见,埃琳娜”,或许就是主人翁与父亲和解的一种方式,我(作为读者)相信最终郁结会解开,与“我”告别。

同样的写作方式在接下来的几篇小说也有用到,例如《赵东玉,法比娜》则是由寿宁翁主的墓志拓片图片作为开端,让情节在古代——现代——古代之间切换;《那天》从磨刀人的手到教堂到大海等等又回到刀上来……那些零零碎碎的片段就如手链上一颗颗小珍珠,总有一个意象充当主线,串起这些小珍珠,不至于七零八落,但最终这条手链闭合与否,是由读者决定的。

 

为什么我会觉得《再见,埃琳娜》这本书有助于我们释放被掩埋的情感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随之增多,我们不仅要为了生活拼搏,还要面对生离死别。在遭遇挫折时,埋怨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偏偏是自己?”云云。故事的人物是否最终与自己与世界和解我们不得而知,但脱离小说后在现实面前我们能够作出何种选择同样取决于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里有这么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然我们对《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了如指掌,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多次进行反复研读,故而同样的,我认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并非最重要的,它就像在提醒我们,人的一生中总在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却各有各的困境、苦衷、难言之隐……当我们以一个微观的视角、以抱怨者的身份去对待一件事,更容易让自己深陷其中。当我们以宏观的视角——作为读者——去看,或者将之置于人生时间轴上考量,似乎更能安慰自己走出困局。

掩埋情绪不代表它不存在,它就像沉入海底的锚时不时决定着生活的走向。但真正的和解是直面它,降低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比例,直至郁结消失,这也是我读毕《再见,埃琳娜》的最大感受,我们和每一篇里的主人翁一样,世俗,也活着世俗中,但我们依旧可以选择坦然地面对生活,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是那藏起来的情感被释放的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