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读不懂《道德经》?什么才是真正的“寿”?

 兰若青青 2023-09-21
图片

今天我们继续“读不懂的道德经”系列,今天我们就讲个简单点的,也就是“寿”,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寿。
通行本: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甲本: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亡)者壽也。
不失其所者久”,传统的解读,认为这是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久”呢?只是把“久”理解为是“长久”,这就是很多解读《道德经》的人的懒惰,只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不理解《道德经》的语言体系和结构以及表达的方式,这自然也就是自说自话了。把“其所”理解为是“本分”,不能说错,但是,我们可以继续追问,一个人有多重身份,也就有多种“本分”,我们既是父母的子女,又是子女的父母,我们也为人夫,为人妻,在单位里我们可能也是领导,也可能是下属,我们可能是公务人员,也可能就是个普通的公民,这些身份都带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上边所说的“本分”,但是,如果这些“本分”之间有冲突的时候,哪个才是我们最该坚守的“本分”呢?当然,我这么说的时候,大家应该更多的会想到的是“大家”和“小家”的问题,“有大家才有小家”、“大河有水小河满”,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其实,我刚才提的这些问题,具体化之后,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每种文化,或者说每个时代,这种文化都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在讲《论语》的时候,也专门讲过这个“其所”,大家不要简单的把“其所”当成一个无实际意义的连接词,它指代的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这个问题,这个我们要研究的对象的全部,这才是“其所”,这里的“其所”实际上指的就是运行不息的天道,因为天文本身是一直在不间断的运动的,所以,也要求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要随着天文的变化而做出合理的变化,要因时而变,要与时偕行,这样才能“久”,才能长久。
其实,如果大家还记得第十六章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mi(没)身不怠(殆)。”,应该就能很明白这里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合于道而行,而且是时时刻刻的合于道而行,才能做到真正的“久”,才能实现“没身不殆”。
死而不忘(亡)者壽也,大家注意,帛书本这里用的是“忘”,通行本用的是“亡”,综合来说,用“忘”更准确,“死”的是我们的肉身,而思想本身是可以传承的,其实,人类的发展,就是一代一代的人不断的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发现的规律,发明的方法传给下一代,才让人类真正的开始拥有了智慧,才不用每一代人都重新开始探索宇宙和自然,我们永远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前行,这些传承才可以让一个现代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所处的地球有一个相对来说全面的了解,这是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的根本,所以,这里的“寿”根本指的不是个体生命的长寿,而指的是文化的长寿。
我们对“寿”这个字应该也都很熟悉了,我们每个人也都希望长寿,但是,我们真的理解“寿”的造字本意吗?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寿”这个字的字形和字义的演变:
 
图片

大家仔细看这张图里的1,现代学者在解释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把下边的图形解释成是“田畴”,也就是弯曲的田垄。我想我们讲了这么长时间,大家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这指的是早期的原始太极图,而上半部分,实际上表达的就是用蓍草进行筹算,也就是“大曰筮”的那个“筮”,所以,这一句“死而不亡者寿”,不管是用“忘”,还是“亡”要表达的重点就是这套知识体系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在说一个人的生命长短的问题。
其实,寿这个字的繁体字“”很清楚的表明了这个字和天文历法的关系,这里的“工”、“口”、“寸”都是直接和对天文的观测相关联的。
 
对于我们的各种经典,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给我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