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都卞氏家族源流及家风

 微江都圈 2023-09-22 发布于江苏

从上古时期的卞明建国到卞随让王,再到卞和献玉、卞庄刺虎,直至现代,卞氏宗族已繁衍生息了3700多年。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不少的卞氏人家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同时,形成了其各具特色的卞氏家风。

卞氏六龙 玄仁无双

西晋时期的卞粹兄弟六人,世称卞氏六龙”,加上其祖孙五代,个个功勋卓著,声名显赫,均为历史上卞氏族人中的佼佼者。

据唐修《晋书·卞壸传》记载:“卞壸,字望之,济阴冤句人也。祖统,琅邪内史。父粹,以清辩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玄仁,粹字也。”此段史实中提到卞统、卞粹、卞壸三代人,其中“卞氏六龙,玄仁无双”一句,讲的是卞统有六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卞粹、卞裒、卞纯、卞湛、卞精、卞俊兄弟六人。

“卞氏六龙”之祖父卞耀,字光裕,济阴郡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人。汉献帝(190-220)时,任渤海(今河北省南皮县)刺史,为官清廉,政声颇著。其父卞统,字佐平,济阴郡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人。曹魏(220-265)时,任琅琊(今山东临沂)内史,以“饱学著称于世”。西晋初年,卞统担任琅琊内史,勤勉事公,留下了好官声。

卞粹260-303),字玄仁,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人,西晋中期举家迁至洛阳。卞统的长子,乃兄弟六人中最知名的一个。他文武双全,是中国文学名人,著有文集两卷传世。在青年时代,他就以博学懿行、清辩鉴察之多而誉满乡里,享有“玄仁无双”之美誉。

短暂的西晋王朝,卞粹兄弟六人是卞氏家族历史上从政最为辉煌的时期,在历朝历代中都是不多见的事情。当时,卞氏家族一时声名鹊起,一些门阀大族也争相与卞家人交往、联姻。卞氏族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世人赞曰:“紫阁名公,兄弟流芳百世!”。 

卞粹之子卞壸(281-328)。卞壸字望之,济阴郡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卞庄)人。东晋时期名臣、军事家、书法家。卞壸长子卞眕,追赠散骑侍郎;次子卞盱,追赠盱奉车都尉。卞壸的孙子卞诞,乃卞眕之子。卞壸深受忠孝家风的熏陶影响,自小就播下了“入则孝敬父母至亲、出则忠贞安邦许国”的种子。《晋书》评价卞壸:“以匡正为己任,褰裳卫主,蹈忠义以成名。遂使臣死于君,子死于父,惟忠与孝,萃其一门。古称社稷之臣,忠贞之谓矣。”这不仅是对卞壸光明磊落一生的赞誉,更是对“卞氏六龙”忠孝家风传承的褒言。

江都卞氏 忠贞世家

江都卞氏始祖卞壸咸和三年(328年),带兵平定苏峻叛乱,以身殉国,获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贞,葬于南京朝天宫西侧。后裔秉承"忠孝传家"的家族遗风,将家族堂号为"忠贞堂",成为历史上以忠孝责任的价值信仰,培育"忠臣孝子"的"忠贞世家"。

传至卞壸 21 世孙卞嗣宗(字希阮,号古庵)官至北宋翰林承旨、太子宾客,北渡居江都,为江都卞氏第一世先祖。嗣宗生嘉言、嘉佑二子。长房嘉言生亿,迁扬州城南;生仁,迁镇江丹徒。二房嘉祐生伟,迁兴化木塔寺;生仪,生平无考;生(大士公,卞壸 23 世孙,迁江都基沙,为江都第一世始迁;生侪,迁盐城,为盐城派祖。

自宋大士公迁居江都基沙后,耕读传家,子孙繁衍,到明弘治年间,基沙被江水冲坍,子孙从基沙分散迁徙到郡城、河东乡、河西乡、张纲镇等地,依然保持着耕读家范。到仲文公(1447-1507)时,基沙复淤涨成南新洲,于是复迁到洲上复垦建宅,在南新洲卞昌帖、复昌老圩居住。后来只有东江公迁居河东倒流港,而南江公、春崖公等仍居住南新洲。到明末遭遇屠城之惨,加之海盗洗劫,洲上卞氏族人又流离搬迁,有投奔亲戚入城的,有到其他地方做生意的,有迁徙河东买田建宅的。多年以后,仲文公、汝服公(1464-1516)、少野公的后人复迁到南新洲、永兴洲、益国洲等洲。

江都卞氏自宋大士公迁居江都基沙后,其后人畜孙蕃衍,瓜葛绵延,至宋嘉定间始有家谱。以后时愈久,地无疆,族大丁繁,裔孙有系,伦理不乱,宗亲地域之情由是相缘,族居他乡一家亲。经过一干多年历史苍桑,其族人主要居住在江都、仪征、高邮、兴化、镇江、高淳、瓜州、嘉兴、嘉善、淮阴、怀德、润东等县市,也有部份迁居他省等的。千百年来,族人秉承先祖功德,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勤勤垦垦,艰苦创业,薪火相传,枝叶繁茂,瓜爬珠绵延,兰桂腾芬。

江都卞氏族人宋、元、明、清及后世族人科第蝉联,文人尉起,英才辈出,国史、方志、家谱史册不绝,赞为世家大族。江都第一世先祖古庵公为宋熙宁三年状元,为翰林承旨官至太子宾客,卞嘉言为宣和二年进士,卞意为开禧间登第官至太常寺卿,卞秉经顺治壬辰年武进士。家之才子、国之良臣,卞氏宗谱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江都卞氏宗谱,是卞氏族人干年的文化遗产,她既是卞氏族人生命伦理的脉系记录,更承载了卞氏族人薪火相传的伦理、情感和道德;既记录了几万卞氏族人的人生篇章;也记录了江都地域的历史辉煌。

·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