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禁城内,不能错过的几座桥

 黑龙江波涛 2023-09-22
紫禁城内,不能错过的几座桥

原标题《紫禁城的桥》

紫禁城四周是宽52米的护城河,城内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金水河,全长2000多米,自西北流向东南,落差近2米,据说完全根据堪舆风水而制定。不仅是宫内给水和排水的河道,更增添了宫廷建筑群的美感。紫禁城内的桥大多横跨在金水河上。比较有名的有10多座桥。

武英殿三石桥

武英殿三石桥,位于西华门内,始建于明代初。在武英殿前内金水河上横跨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略大,两侧偏小。它们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雕刻也不精美,连个盘龙云纹的桥望柱都没有,可是啊,这三座桥上面却走过了很多皇帝,而且是“各种各样”的皇帝。

紫禁城内,不能错过的几座桥

武英殿丨图源网络

那么,这三座桥到底叫什么,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其实这三座桥位于故宫里游人最少的武英殿门口,几乎没有游客,但人少不代表这里不重要,在明清两朝,武英殿可是个很重要的宫殿。比如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都在这里;当年李自成攻下北京闯入紫禁城后,也曾在这里“即位”,宣布建立“大顺”政权。清兵入关后,多尔衮曾把武英殿作为指挥和办事机构。康熙初年,由于翻修紫禁城,康熙皇帝也曾搬到这里居住。所以啊,你说它重不重要呢!

再来看看它门前的三座石桥,它们看起来真的很普通,和内外金水桥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小弟级别的。三座桥中,中间那座最宽,猜测肯定是皇帝所走,其余两座略窄,为王公大臣所走,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制。这三座单拱石桥可以说是走过了最多“种类”的皇帝,故宫里其他桥估计都没这殊荣。你看前面说的明朝皇帝,还有李自成(姑且也算个皇帝,在武英殿登基肯定走过这桥),清朝皇帝,够不够多种类呢?所以啊,看着这三座桥,总会想到一句话:“桥真是不可貌相啊!”

断虹桥

在武英殿东侧的金水河上横跨一座单孔石桥,雕刻精美图案,名叫断虹桥。

紫禁城内,不能错过的几座桥

断虹桥上的小狮子

据说建于元代,是当年元朝大内的遗物,还被当作中轴“子午线”。这在元代故宫的遗留文物中极其稀少罕见,可以说桥上一石一物都弥足珍贵。断虹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南北走向,全长18.7米,宽9.2米,从上俯视呈中间略窄,两边略宽的喇叭腰形。有一种说法是朝廷命官犯罪要推出午门斩首,不能直穿太和殿前的午门,而是要从西侧走,过断虹桥,出西华门。犯人没过桥时,可以要吃要喝,快走慢行,官差都得伺候,一旦过了断虹桥,就绳捆索绑,押解上路,永无回头之日了。因此,此桥又被称作“断魂桥”。

东华门内石桥

紫禁城内,不能错过的几座桥

东华门是紫禁城四门之一,在宫廷东侧,与西华门相对应,东华门内石桥为单拱石桥。

御花园二亭桥

御花园在后宫之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约18亩,是皇帝及家人休息游玩的地方。明万历年间在东北与西北对称的地方建石砌方鱼池,池上横跨单孔石拱亭桥。

紫禁城内,不能错过的几座桥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东边的亭桥称浮碧桥,西边的亭桥称澄瑞桥。

长庚桥

紫禁城内有一处叫寿安宫院,金水河沿院西墙外向南流淌,寿安宫由寿安门、春禧殿组成。寿安门西就是横跨在金水河上的长庚桥。

“庚”是年龄的意思,长庚有长寿的寓意,长庚桥是一座便桥,而这里居住的多是失去主子的妃子们,她们整日礼佛、游憩,“长庚”二字也符合她们的心理。此外,宫内数得上名的还有半辟桥、马房桥和临溪亭桥。

金水桥

天安门前面的那条河叫外金水河,在午门内太和门前的弓形人工河道,叫内金水河,跨越河上的五座并列的石桥,是内金水桥。内金水河河水从紫禁城西北角护城河引进紫禁城内,曲曲弯弯地流向南,再向东,又再向南,时隐时现,或宽或窄,与紫禁城东南角外的护城河相通,全长达2000多米。

紫禁城内,不能错过的几座桥

图源网络

最华丽的河段在太和门前,既开阔又规整,装饰也颇为华丽。河底与河帮均用白石砌成,两面河沿设有汉白玉石的望柱和栏板。只有皇帝才能通过的主桥:五座内金水桥之中,居中的桥最长最宽,为主桥,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四座为宾桥,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使用。

在太和门前广场,共5座单孔拱券式桥。造型秀美,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入胜。午门之内,太和门前是青砖墁地的一个大广场。广场南部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如弓形的金水河。河上并排横跨五座单孔石桥,这就是所谓的“内金水桥”。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这五桥随着弯曲如弓的金水河河道也成弧形排列。桥的规格制式和外金水桥相同。正中的一座是御路桥,桥长23.15米,宽6米,汉白玉望柱上雕刻蟠龙祥云;御路桥东西两侧为王公桥,长21米,宽5.4米;再两侧为品级桥,长19.5米,宽4.8米。

金水河由广场西边的熙和门底下穿过进入广场,从东边的协和门底下穿出。进口处和出口处都有一个单拱的桥洞。上面也有桥面,可以通行,但只有挨着广场的一侧有护栏和望柱。相当于半座桥梁。结构独特而巧妙,和殿门及南北通道十分协调,和整个广场构成一个和谐、美观的整体。无论从哪个角度或远近观望,视觉效果极佳。这设计上的匠心独具,令人叹服。

从桥的使用对象、建制和装饰,可看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多么森严。外金水桥的七座桥在建制使用对象上各有不同。当皇权统治中国时期,中间的桥称为“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御路桥”两旁的叫“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至于在太庙(现称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门前的称为“众生桥”,则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夫役来往使用的。内金水桥正中的一座御路桥供皇帝专用。御路桥东西两侧为王公桥,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整个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是一样的。

“先有天安门楼,后有金水石桥”,紫禁城内、外各有五座金水桥,风格一致,属同一时期建筑,为永乐时营造北京城宫殿的产物,金水桥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初为三座桥,成化元年(1465年)改成五座样式的金水桥。清顺治八年(1651年)对其进行了大修,从那时至今的350多年里再没有大修过。

今天北京的不少明代遗址中的石作大多是陆祥主持或设计完成的。《苏州香山帮建筑》称其技艺“有巧思,尝用石方寸许,刻镂为方池以献,凡水中所有鱼龙荇藻之类皆备,曲尽其巧”。据传,因其修建北京城有功,特别是天安门前金水桥的建筑格局颇受朱棣的青睐,由此被封为工部侍郎,官至正三品。但陆祥无意久在京为官,修建完北京城后便告老还乡了。

作者丨付顺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