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 ![]() 看久了会写诗的 ![]() 这首词就是柳永的得意之作《望海潮·东南形胜》。 相传,柳永19岁时去京城(汴京)参加考试,路过杭州(钱塘),为了顺利进入仕途,他专门自创新调“望海潮”(海潮即钱塘江潮),大肆歌颂杭州的繁华富丽,绘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长卷,以望得到知州孙何(一作“孙沔”)的嘉许。 可惜,孙何看了柳永的作品,只是客套地请他吃顿饭,并没有向朝廷举荐柳永。出人意料的是,《望海潮》竟然火了,甚至还流传到了金国。 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这首《望海潮》传唱一时,流播到了当时的金国。金主完颜亮听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词句,倍加震撼,便有了觊觎大宋之心,隔年便以六十万大军南下。这一传闻虽说不可信,但也足以表明这首词的影响力是何等巨大。 ![]() 望 海 潮 ![]() ![]() 柳永 〔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 形胜:谓山川壮美,风景秀丽。 2. 三吴:即吴兴郡、吴郡、会稽郡,这里泛指长江下游江南一带。都会:都市,城市。 3. 钱塘:即今天的浙江杭州。 4. 烟柳:远望如轻烟笼罩着的柳林。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5.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翠幕:青色的帷幕。 6. 参差:差不多,几乎。 7.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8. 怒涛:汹涌的波涛。霜雪:形容浪花涌动,像霜雪一样。 9. 天堑( qiàn):天然的壕沟,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10. 珠玑(zhū jī):珠宝,泛指珍贵的商品。 11. 罗绮:罗和绮。多指丝绸衣裳。 12. 豪奢:豪华奢侈。 13. 重湖:西湖被白堤成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叠巘(yǎn):层层叠叠的山峦。巘:小山峰。清嘉:美好。 14. 羌(qiāng)管:即羌笛,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 15. 菱歌:采菱之歌。泛:漂流。 16. 嬉嬉:喜笑的样子。钓叟:垂钓的老翁。莲娃:采莲的姑娘。 17. 千骑:一人一马为一骑,千骑,形容人马很多。高牙:高矗的牙旗。牙旗:将军的旌旗,因竿上多装饰有象牙,故名。 18. 烟霞:湖光山色等美景。 19. 异日:他日。图:绘画,用作动词。 20. 凤池:即凤凰池,皇宫禁苑中的池沼。这里用以指朝廷。 诗词赏析 杭州在北宋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的美誉,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词的上阕总写杭州全貌,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开篇三句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杭州是东南的风景胜地,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之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三句,写城中风貌。垂柳如烟,袅袅娜娜;长桥卧波,华丽精美。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高低冥迷,颇为壮丽。“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呈现出一派宁静安详的氛围;“参差十万人家”句,音调忽然变高,表现出整个都市的繁庶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写城外风光。钱塘江是杭州城较为著名的景点,堤上一排排树木,郁郁葱葱,犹如云雾。钱塘江水,澎湃浩荡,潮水翻滚,犹如“天堑”。“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呈现出杭州市场经济的繁荣、市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下阙描写杭州自然、人文之景。西湖几乎成了杭州的符号,是杭州自然美景的精华所在。里湖、外湖被白堤分割开来,灵隐山、南屏山等山岭,重重叠叠,十分美好。“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总写西湖秋夏美景:秋季,山上桂子飘香,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嫦娥赠与人间的礼物;夏天,湖中荷花盛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连风中都夹杂着荷花的清香。杭州俨然成了一个仙镜,所谓人间天堂,丝毫没有夸张的意味。“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八个字高度凝炼,概括出来西湖最美的特征,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写湖上管弦之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嬉嬉钓叟莲娃”,兼写渔翁与采莲女,颇显江南风采。既有如此美景盛事,自然引得游人醉赏。“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的就是游乐的场面。末两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饱含自豪之情,说有朝一日,将杭州图景绘成一幅画,若献与朝廷,必能赢得同僚的夸赞。 全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