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那些年 我们一同背诗的时光 ![]() 背诗 复习 09.22 2023 09.21 09.20 09.19 ![]()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 〔宋代〕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 译注 1. 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马迟迟:马行缓慢的样子。 2. 乱蝉嘶:一作“乱蝉栖”。 3. 鸟:又作“岛”,指河流中的洲岛。 4. 原上:乐游原上,在长安西南。 5. 目断:极目望到尽头。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临。 6. 归云:飘逝的云彩。此句一作“归去一云无踪迹”。 7. 前期:以前的期约。既可指往日的志愿心期又可指旧日的欢乐约期。 8. 狎兴:游乐的兴致。狎:亲昵而轻佻。 9. 酒徒:酒友。萧索:零散,稀少。 10. 少年时:又作“去年时”。 · 简析 这首小词,与柳永的慢词有很大不同,很可能是其晚年的作品。词的上阕,主要写秋天萧索的景象;下阕慨叹前途渺茫、落拓无成。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词一开篇便有一种悲哀的气象,完全没了柳永慢词中那种飞扬的意兴及缠绵悱恻的感情。“长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借指首都所在之地。在此诗中,长安既可是实指,也可能喻指宋都。“长安”与“古道”连在一起,透露出无限的历史沧桑之感。“马迟迟”可指词人缓缓行进的马,也可能喻指作者对功名的追逐已经倦怠。“高柳乱蝉嘶”句,有一种时序变换、萧瑟惊秋的哀感。蝉之前加一“乱”字,不仅表现了蝉声的缭乱众多,也表现了词人心绪的纷杂。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三句,境界突然变得开阔高远,然而,环境越是开阔,越显人之渺小,越见人之孤独。飞鸟隐没在长空之外,而夕阳则隐没在飞鸟之外,层层望去,无涯无际。此时,秋风萧瑟,四面而吹,行人理应寻找栖身之所。只是,望断天涯,唯有天幕四垂,哪有什么投身之地呢。 上阕写景,不言情而情在其中。下阕追忆往事,感慨颇深。“归云一去无踪迹”句,既可是眼前景物的实录,也是对生命中那些消逝事物的一种象喻。往事悠悠,曾经的那些理想壮志,那些情爱缠绵,都已消失殆尽,像浮云一样,了无痕迹。此二句流露出词人希望落空的惆怅。末三句“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写少年与今日的强烈反差,对比之下,尽是悲哀与叹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