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

 花间挹香 2023-09-22

本文预计阅读11分钟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资料

【教材】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四版

作者 侯钧生

第六章:结构功能论

第二节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论

图片
01
帕森斯的介绍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美国社会学理论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帕森斯出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1920年进入阿姆斯特学院,最初学习生物,后对社会科学产生了兴趣。

1924至1925年,帕森斯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参加了由马林诺夫斯基等著名学者开设的讲座。随后,他得到资助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接触到了马克斯·韦伯的学说。他后来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著作译成英文发表,对美国社会学界认识韦伯起了重要作用。

回国后,帕森斯先在母校阿姆斯特学院教书一年,1927年转入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任教,1931年到了新塔尔科特·帕森斯成立的社会学系。十年后他任社会学系主任,并于1946年将该系改组为社会关系系,任系主任直到1956年,后于1973年退休。

帕森斯著述甚丰,《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一般行动理论探讨》(与E.席尔斯合编)、《经济与社会》(与N.斯梅尔瑟合著)、《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现代社会系统》等等。

02
社会行动理论

1、《社会行动的结构》与唯意志的行动论

帕森斯早期受马克斯·韦伯的影响较大,特别重视社会行动概念,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所谓的“唯意志的行动论”。此书被看作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次综合,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副标题是“与一组近代欧洲著作家有关的社会理论研究”,所涉及的著作家包括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帕累托,以及涂尔干韦伯

此书看起来是有关这些理论家的思想的研究,其实不然。“本书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论者的著作中那些孤立且无联系的命题,而在于对对他们以及他们的某些前辈的著作加以批判性分析就能看出其发展脉络的一个单一却又自成体系的理论加以推理论证。”

因此,这部著作是作者关于社会行动观点的新综合,是一部史论结合、自成一体的社会学理论专著。即其目的不在于研究“多种理论学说”,而是倡导一种新的理论——唯意志的行动论

帕森斯指出,这四位思想家中,尽管马歇尔、帕累托、涂尔干代表实证主义传统,而韦伯倾向于德国的唯心主义传统,他们的具体学说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理论中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方面,那就是唯意志的行动观

用他的话说,这个专题研究,“重点在于考察一个贯穿一致的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这个理论可称作'唯意志行动论’,并确立构成这个理论的基本概念”

2、单位行动

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一目的”框架。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位行动。“为了说明行动理论,可分析的最小的具体单位是单位行动。”

每一个单位行动包括下列要素。

行动者:指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目的: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

情景: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它又分为两个方面,即行动的条件手段。其中前者是行动者不能控制、难以改变的;而后者可控制的。

规范限定: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复杂方面,但对行动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观念为取向等,这些都制约着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中手段的选择。

简言之,与社会行动相关的主要要素包括行动者目的手段条件和规范凡人的社会行动总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手段和条件,同时所有社会行动都受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制约

对此行动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图片

3、理论的推论

帕森斯指出,这一行动理论有如下几个推论。

第一,行动是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范畴是最基本的。

第二,行动存在着错误的可能性,因为行动者对目标的确定手段的选择是随机的。

第三,在特殊意义上,行动是主观的,即这里所说的主观,是对行动者而言的

第四,行动的情景尽管涉及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等方面。具体内容不是行动理论所要研究的

4、主观性和外在社会结构性

帕森斯同时承认,某一行动者的行动虽然是具体的,但对全部行动者来说,却涉及社会秩序、共同价值观念问题

通过综合霍布斯、洛克,特别是涂尔干的观点,帕森斯在强调行动者主观选择行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外在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对行动者的影响。如他用“系统”或“制度化”这类概念来说明社会行动的限定性。

由此可见,他的这种行动观既不同于极端个人主义的行动观,也不同于他后来偏向的决定论的整体主义行动观

5、唯意志行动理论来源

帕森斯的唯意志行动理论来自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唯心主义三种方法论传统的批判与综合,他试图对社会秩序做出新的解释。

帕森斯指出,功利主义明确了理性选择法则,强调了人的行动具有趋利避害性有目的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手段的特征,但极端的功利主义夸大了个人行动的随意性,忽视了社会秩序的存在和作用

而对实证主义,帕森斯在接受它强调理性法则对现象做客观真实陈述以确定其规律性的基础上,也批判了激进的实证主义忽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的观点。

他还认为,以研究人类思想观念为主的德国唯心主义传统,过分强调了人类社会文化的意义性、特殊性

6、主观性和选择性的社会行动概念

所以,按照帕森斯的观点,帕累托、涂尔干等经典作家所分析的社会行动,不是个体主义的行动,而是一定规范作用下的行动

帕森斯也认为,规范的作用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调节人的行动的规范不是外在的,而是同行动者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因素。但在这里,帕森斯尽管提到了行动系统的概念,可他主要倡导的是一种主观性选择性社会行动概念

只是后来,帕森斯才放弃了这种唯意志学说,倒向了决定论强调行动不再取决于行动者的选择,而取决于社会结构行动的主观方面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客观性结构因素的制约和调节。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