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海和西宁,通过文人的手笔,把青海描述得仿佛人间天堂,山美、水美、人美!青海人是爱喝酒的,这与青海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听说西宁的白酒销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西宁的酒文化让我们刮目相看。青海的酒文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由于青海省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高寒气候,在青海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饮酒可以避疫瘴、祛寒湿、活血脉,所以酒自然就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再则,历史上青海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在这样的历史人文环境下,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人情礼仪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正是自古以来青海酒文化的真实写照。 对于关于青海地区老酒的记忆,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青稞酒,互助头曲等等,您记忆中的那瓶青海老酒还有那些?昆仑头曲,塔尔寺头曲,虫草酒等等这些青海地方名酒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下面就跟随老酒收藏之家来重温那些记忆中的经典青海省老酒吧。
互助头曲酒 产地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酒厂。 原料 以青稞、小麦、豌豆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传统酿造工艺,以小麦、豌豆制曲为糖化发酵剂,以稻壳为填充剂,用瓷砖窖,长期发酵,缓慢蒸馏,按质接酒,分级贮存,精心勾兑调味而成。 特点 互助头曲酒属清香型大曲酒。此酒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正,入口柔和,绵甜爽净,香味协调,具有饮后不上头,不口渴等特点,风味类似汾酒。酒度为60°。 荣誉 互助牌互助头曲酒于1984年被评为青海省优质产品,1990年被命名为青海省名酒。 历史 互助土族自治县首府威远镇,酿酒历史悠久,土族用青稞酿酒已有悠久历史。清代乾隆年间,秦晋客户来青海经商,将山西杏花村的酿酒技术带到土族之乡,以镇内“威远古井”水,用青稞、大麦、黑燕麦、豌豆酿成的酒,清香四溢,风味独特,成为青海名品,称为“威远烧酒”,后民间传有“开坛十里游人醉,千里驮酒一路香”的赞语。威远镇曾有13家烧锅,可谓兴隆。1951年只剩8家烧锅,组成互助酒厂,继续酿制威远烧酒。1969年将互助酒厂改建为现酒厂,将威远烧酒改名为互助大曲。1981年在大曲酒基础上投产互助头曲酒。 
青稞液 产地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酒厂。 原料 以青稞、小麦、豌豆等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老五甑续渣法,以小麦、豌豆制曲,砖窖发酵,陈贮勾兑等工序酿成。 特点 青稞酒属其他香型白酒,具有青稞酒的独特风格。此酒无色,清亮透明,芳香秀雅,酒体醇正,纯和绵软,自然协调,以后回甜。酒度为58°。 荣誉 互助牌青稞液于1990年被命名为青海省名酒。 历史 互助土族自治县酒厂于1984年投产此酒。 
昆仑头曲 产地 青海省西宁酒厂。 原料 选用纯高粱、小麦为配制原料。 酿造 采用浓香型工艺,以小麦制成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引麒麟公园的天然泉水,在老泥窖中低温发酵80天以上,缓火蒸馏,分级贮存,精心勾兑等工序而酿成。 特点 昆仑头曲酒属浓香型大曲酒。此酒无色,清澈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回味悠长,风格独特。酒度为55°。 荣誉 昆仑牌昆仑头曲酒于1984年被评为青海省优质产品。 历史 西宁酿酒历史悠久,清代酿有“烧酒”。建有天佑德烧锅,为青海地区酿酒最悠久的白酒生产厂家。1951年该烧锅改建为青海省互助酒厂,1966年改为现厂名。1971年投产此酒。 青海地区老酒还有很多,下面这些您见过的吗。 
94年 青稞酒 
80年代浩门大曲 
80年代柴达木頭麯 
90年代初金塔头曲 
70年代互助二曲 
海北头曲 
90年代香龙液 
90年代青海虫草酒 
91年西宁三粮液 
90年代乐都特曲 
90年代贵德酒

宁酒 
湟源头曲 
西宁大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