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言:“一屋不住三代人,六人不坐乌龟席”,为什么这么说?

 衡东诗勤 2023-09-22 发布于湖南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其实,这里的“老人”不仅是指年龄大的人,主要是指有足够生活阅历、有足够生活经验的人。这个“老”字,是一个人洞察万事万物、洞察人性、洞察人心的能力深刻、智慧与老道!
比如: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劈柴劈小头,问路问老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骑。马看牙板,人看言行。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头回上当,二回心亮等等。
而我今天要说的老人言是:“一屋不住三代人,六人不坐乌龟席”。我以前在农村是经常听老人这么说这句话,那这句老人言是什么意思呢?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智慧和礼仪?又或是什么禁忌?下面,我就一一给大家来说说:
一、一屋不住三代人
其实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一栋房屋不要住三代人。但为什么不要住三代人?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代人的习惯不同,住在一起大家都不习惯。二个是房子住了二代人之后,属于危房,再住第三代,可能会发生意外!
01、三代人习惯不同
我们父母生活的年代是一穷二白,而且孩子还特别多,一个家庭里至少有三四个小孩,有的甚至有五六个小孩,每日为了能让孩子们吃饱,他们不得天未亮就起床,外面没有光线了才进屋,希望能为孩子们多找一点吃的!
而我们这一代人的条件与父母相比,简直是天上人间,因为有父母打下的基础,我们生活在父母的余荫之下,生活中吃的、穿的、住的都有了,最起码的生存压力已经解决了,所以每日起床也就没有那么早了,轻松些了。
可现在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不知生活的艰难,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一到放假,每天睡觉是到中午还不想起床,对床的贪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假如要他们去走亲戚,那他们就会说要做作业了!
祖孙三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孙子没有成家时,会忍耐奶奶的唠叨!而孙子成家后,奶奶不好对孙媳唠叨,但又看不惯,长此以往自然就会有矛盾,所以为了家庭和睦,三代人不住一屋为好!
02、房子旧了,危险
古代的房子比较简陋,大多数的房子是一层,地基由石头或烧过的土砖建造,墙体一般是由土砖砌成,房顶先由树木架起,再在上面盖青瓦,这是比较好的房子;而比较差的房子,房顶则是由稻杆盖在上面,每年盖一次。
可以想到这样简陋的房子,能够在风霜雪雨中安全存在多少年?所以古代如果儿子结婚了,就会马上别盖房子,一个是为了给儿媳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新的开始,二个是为了安全,因为古代的房子一般是一二十年一换。
古代的建筑水平比较低,再加上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房子的安全性远远无法和现在的钢筋水泥相提并论。那种房子在随便一次狂风暴雨之下,就有可能会变得摇摇欲坠,在经过一二十年的岁月,很容易让房子变成危房。
一套房子住了3代人,少说也有一百多年,这样的房子不倒塌已经是奇迹了。如果家人还居住在这样的危房里,安全隐患巨大,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该拆掉重建就拆掉重建,所以,才会有“一屋不住3代人”的说法。
二、六人不坐乌龟席
什么是“乌龟席”?并不是指以乌龟为主的酒席,而是指客人的座位,比如:六个人一起吃饭,上下两端各坐一人,两侧则各坐两人,从上住下俯瞰,整体效果就像一只乌龟一样,这样的做法对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一个是如果让客人这样的坐在酒席上,上下两端的客人便很难夹到对面的菜,因为桌子过长,菜却放在中间,而古代又没有转盘,会使客人很不方便,因此客人可能心底里也会觉得不舒服,这就是宴请的人家照顾不周了。
二个是容易引起客人误会,虽然说乌龟在传统文化中有长寿的寓意,但是乌龟又被称为“王八”,属于一个骂人的词。如果让客人坐成“乌龟席”,会让客人感觉自己被轻慢,心里会很不舒服,其实这并不是你有意为之!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就再拉两人凑足八个人,形成“八仙过海”的席位。也可以让两边错开,不要形成上下各一人、左右各两人的形状就好了。又或者不用长方形桌,只用圆桌、八仙桌,就不存在有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了。
小小总结
老人言:“一屋不住三代人,六人不坐乌龟席”,老祖宗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好理解,一个是为了安全和睦,二个是为了让客人吃餐舒服,其实蕴含了为人处世的礼仪的智慧。即便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也是很有用的!
其实“老人言”,是历代老人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之言,是老人智慧的体现,也是老人对人生的重新认识,在现在社会中,我们能去参透几句老人言,好比陈年佳酿,许久想不通的问题突然明悟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老人言”有许多,比如: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知恩图报天下少,翻脸无情世间多!亲威再近少往来,朋友再好不聚财;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妻子才是家中宝,亲戚再好不如妻。参透一下!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3.9.22.17∶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