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化吸入治疗,你知道多少?

 思思120 2023-09-22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可使呼吸道黏膜湿润,达到消炎、祛痰、解痉、平喘等目的,具有起效快、局部浓度高、用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气道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目前雾化吸入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黏液溶解剂三类。

图片


日常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雾化吸入治疗前

(1)使用前仔细检查药品,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颜色性状正常。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药品。雾化吸入制剂开瓶后立即使用。部分药物不能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如黏液溶解剂),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2)雾化开始前1小时避免进食,婴幼儿和儿童,前30分钟内不建议进食。如已进食,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以防雾化中气流刺激引起呕吐。

雾化吸入治疗中

(1)按医嘱将药液放入雾化吸入器内,如采用氧气驱动雾化,调整氧流量至6~8L·min-1,观察出雾情况,勿将药液溅入眼内。

(2)采用舒适坐位或半卧位,用嘴深吸气、鼻呼气方式进行深呼吸,使药液充分达到支气管和肺部。
图片

(图源:太帅图库)


(3)密切关注吸入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出现急剧频繁咳嗽及喘息,如雾化吸入过快导致,可放缓雾化吸入的速度;出现震颤、肌肉痉挛等不适,及时停药,如为沙丁胺醇、左旋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药物引起,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出现呼吸急促、感到困倦或突然胸痛,应停止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后

(1)使用面罩者应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以下的雾珠,以防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敏。婴幼儿面部皮肤薄,血管丰富,残留药液更易被吸收,需要及时洗漱。

(2)及时充分漱口,将口腔中残留药液去除,年幼儿童可用棉球蘸水擦拭口腔后,再适量喂水,特别是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减少局部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3)及时拍背排痰,使黏附于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保持呼吸道通畅。

(4)雾化吸入装置连同连接管及时清水冲洗,待干备用;连接管内若进水,应拎起一头,将管内水分倾倒干净,避免未待干便装起,容易滋生霉菌。避免两人或多人合用雾化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雾化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说明书有效期进行更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