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说话

 新用户2253oasN 2023-09-22

中秋节前回娘家,我和儿子还在睡觉,便听到父母吵吵闹闹的大声响,随着清晨清冷的山风,从楼梯口传上来。

携手走了五十余年的夫妻,听他们彼此说话的样子,依然是你怒我怨,用争吵的方式来说话。

父母习惯了这样的说话模式。在我听来,这些话的语言,声调,背后的情绪,却比这山间的清风更让人心里冷。

一直走在追寻温暖感觉的路上,在磕磕绊绊中不知道方向。现在重听从小听惯了的话,却发现,带着情绪说话,那些话语,是如此的不被自己的耳朵接受,也不被自己的心灵接受。

记忆中,你争我吵,你恨我怨的说话场景,多得数不清。热闹的小山村里,多的是常常吵架,偶尔相打相杀的夫妻。而我的父母,说起来还算是好的。

记忆中,爷爷奶奶也是一对会吵架的,比我的父母更吵些。

为什么要和不喜欢的人住在一起?既然一起了,为什么不让自己多一点喜欢?为什么要吵吵吵闹闹,好好说话不行吗?我听着这么累,你们说的人难道不累吗?如果你累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说话呢?

如果现在的我回到小时候,我想我心里可能会有这些疑问。

考心理学的时候做自测,神经质这一条得分很高。放下神经质的自己,成为自己生命里的修行。

父母已经是一对老人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路,令人仰望,也令人唏嘘。人生的归宿,我和他们都走在同一条路上。

看着还在熟睡中的儿子,外公外婆的大声音居然吵不醒他。这一刻,为儿子感觉到幸运。他听不太懂外公外婆说家乡话,他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注意大人说话的情绪,不像我小时候那样。

想起有一天,在我大声跟儿子呵斥以后,我跟儿子说:刚才妈妈对你大声说话,现在感觉到肚子疼。

情绪就像反光镜,光线射向外面时也会向我们自己投射。许多和我来咨询的客户,反反复复过不去的,就是那些年深日久积压的情绪。

为什么我要这么辛苦?为什么你不关心我?为什么你不懂我的心?为什么你总是不听话?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

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经过我们的理性回答,收进了我们情绪的大包里。

然后,说话像有刺,声音像有刀,我们的情绪控制着我们的心灵,张罗起我们抱怨里的人生。

好好说话,不仅是一场自己的修行,更是一种人类的德行。

儿子的学校有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安排了我去讲亲子沟通的内容。我便想到,也许,做好好说话的家长,是我可以去分享的话题。

好好说话,做一个不被情绪控制的人,让自己的心先充满温暖。

如果生命缺少温暖,那么,让我们自己先温暖了自己吧!

附:

做好好说话的家长

     ——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亲子沟通演讲稿

 开场白:

各位家长,晚上好!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养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今年50岁了。可以说,我把一个人生命里最好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生下孩子,然后把孩子养大。我的女儿今年大学毕业,正在读研究生,我的儿子,他现在读三年级。

一.为什么分享做好好说话的家长这个话题

先分享一点我自己的经历。

我女儿三年级的时候,有几个月,我在江北泗州路小学做代课老师。有一天下午,我们听到门口走廊里传来很大的声响,好像有什么东西从楼梯上滚落下来。我和跟我对面的老师一起走出办公室,想看看门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来到门口,看到楼梯下面的走廊上,躺着一个楼上四年级的男孩。他用两只手抱住自己的头,嘴里不停地在叫:爸爸别打了,爸爸不要,爸爸我不敢了。一个身材不高,挺个啤酒肚的中年男人,正在用他的脚用力地踢他儿子,好像他是一块石头,或者是一堆棉花。

如果那天你也和我一起在走廊里,你就会看到那个缩成一团,躺在地上的小男孩,就像一只等待死亡的小羊羔,你会感觉到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那份无助绝望的表情,那是一种生命即将死去的感觉。你就会看到当时他的父亲,简直就像是一匹想要吃人的野兽,一双眼睛里,都是火山爆发一样的凶光。

我记得当时我大叫了一句:别打了,你儿子都这样了。这个时候,男孩的班主任老师从楼梯上走下来了,小男孩的爸爸的脚也不踢了,我看到那个爸爸的手机,可能刚才踢得太用力,从他的口袋里掉了出来,掉在那个男孩身体旁边的水泥地上。

和我一起的老师,推着我走进办公室,跟我说:我们别管闲事了。

下班回家,我坐在公交车上,我的脑子里全是那个爸爸踢儿子的场面。我想起我自己小时候的记忆,那是候我还很小,还没有上学,估计四五岁。现在不记得我做了什么事,反正我的爸爸很生气,他要把我扔到山上的洞里去。我死命地抱着堂前的一根柱子,心里充满死亡的恐惧。我抱住柱子大声哭叫,我的邻居们围着我们,他们在劝爸爸不要生气了。

我感觉到我今天看到的场面,那个四年级男孩心里的恐惧,和我小时候爸爸打我时的恐惧是一样的。太可怕了,我突然觉得。然后我想到,作为父母,无论用什么理由打孩子,都是一件不好的事,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那天晚上睡觉前,我来到我女儿的房间,我告诉她,妈妈以后再也不会打他了。

几年以后,我的儿子出生了。我心里想,我一定要用我比她姐姐更大的耐心,更多的爱心来陪伴他慢慢的长大。

我儿子二岁多的时候,女儿考上了宁波二中。为了让女儿回家近一点,我们搬家去了宁波的鼓楼附近。邻居中,有个和我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经常一起玩。我发现,跟那个聪明伶俐又听话的小女孩相比,我的儿子简直就是一个跟我要债的小魔鬼。就在那时候开始,我那种无条件的耐心到了极限,常常在忍不住的时候开始跟儿子动手。

打儿子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想做的是那个不打不骂的妈妈,就像当年我跟他姐姐说的那句话。可是一次次的,我总是没办法控制自己,好像心里面住着一座火山,随时准备爆发。我去图书馆借书看,想要用更好的方式教育儿子。但是我发现,我的儿子跟他姐姐完全不同。我有一个教师朋友曾经跟我说,你是因为养女儿太容易了,所以才会想要再生一个。我想她是说对了,我养女儿太容易,根本没有让自己真正操心过,难受过。儿子却不是这样,他根本不会按照我希望的模式去说话做事,相反,他想要控制我,想要我成为被他使唤,什么都听他的话,而且一呼立应的那个妈妈。

每次我动手时,儿子也会打我,我就会更生气,对他打得更凶。我们之间的对打游戏,并没有让儿子更听话,反而让儿子的脾气越来越大。我呢,心里面越来越担心,现在儿子是打不过我,那么长大以后呢,我还能打他吗?

我渐渐开始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同的。我儿子不是一张白纸,我不能在他身上乱涂乱画。作为妈妈,我只需要陪着她长大,陪着他长成他自己要的模样。而我能做好的,就是在这个过程里,尽可能地对儿子不打不骂,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可以跟他好好说话。

因为这些年养儿子的这些感悟,所以今天我跟你分享的话题,就是让我们做好好说话的家长。

二.好好说话的重要性:父母好好说话,孩子健康成长

也许你还记得,去年上海的一则新闻:一个被母亲接回家的初中生,经过一座大桥的时候,这个母亲停下车,打开车门,走出车外,去责骂坐在后座上的儿子。儿子呢,一气之下就打开车门,跑出车外,奔向那大桥的栏杆,然后跨过了栏杆,跳进了波浪滚滚的大河中。

这样的悲剧,经常在发生,我们刷刷手机,就能刷出好多。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我接到好几个关于初中生高中生抑郁症的电话。

有一天上午,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俞老师,你现在在家吗?如果方便的话,我现在来你家。我难得接到她的电话,连忙说:我一个人在家里闲着,你过来吧。

十几分钟后,我朋友用电瓶车带着她女儿,站在我门口。我很惊讶,她女儿九月份去读了一个自己很喜欢的职高,今天又不是周末,怎么可能在家里呢。

我的朋友红着一双眼睛,好像哭过很久。她告诉我,女儿在学校里发了狂,她昨天把她接回了家,早上带女儿去人民医院看了,医生说有中度抑郁。

快中午了,我让朋友在下面准备中饭,我和她女儿爬上我的阁楼。我们两个人靠着墙,坐在地板上,开始聊天。

她女儿读一年级的时候,我开托管班,她是我的学生。从小到大,我都看她性格外向,长得可爱,而且也喜欢交朋友,说话招人喜欢。因为偶尔有来往,所以她跟我熟,也愿意什么都告诉我。

我朋友女儿边哭边说。生活里的好妈妈,原来是她心里面有罪过的那个人。

我这朋友很爱她女儿,从小到大,为了女儿做了很多事。不过这些爱,好像成了女儿心里的压力。父母吵架的时候,她会觉得,一定是我不好的原因。妈妈这么辛苦,我一定要做个妈妈喜欢的好女儿。她妈妈不让她吃学校附近摊贩上卖的东西,可是她自己很想吃,就成为她心里心心念念过不去的情结。总之,我们大人无意识说的话,做的事,成为她心里的一道道堵着的墙。这些墙成为阻碍她不能做自己的障碍,成为他现在情绪抑郁的源头。

现在有很多学生的青春期很可怕。很多家长都是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可惜为时已晚,没法再来一次已经来不及了。所以现在家长很不好做,做老师的也是。时代变了,没办法。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看到长远的东西。我们现在说的话,做的事,就是为我们孩子以后人生做一份铺垫,也是为我们自己做铺垫。

作家毕淑敏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就,不是物质的成就,而是灵魂的成就。漫画家朱德庸他是这样说的,他说:我们遇上的,是一个物质极度富裕,精神极度贫瘠的一个时代。

我记得十几年前我考心理咨询师证的时候,一个北京来的老师,他说:21世纪会有一种最严重的病,叫无聊病。

叫我说,抑郁证就是无聊病。什么无聊,精神无聊。为什么无聊,要好好活的想法没有了。我们现在的时代,就像公园里的收割机,一不小心,我们的精神头颅,就可能被割裂了,妥协到做物质的奴隶。就像那些被修剪的花花草草一样,只要活着,苟且没关系。

据说,现在我们中国人,五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抑郁症的人。现在抑郁症是排在癌症后面的最大的生命杀手,而且,年龄趋势越来越小。

所以,追求精神不无聊,追求灵魂的成就,是我们自己最需要的,也是我们孩子最需要的。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做家长的,从小跟孩子好好说话。我想,只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好好说话,我们的孩子就能够健康成长。

三.分析不好好说话的表现:情绪化,控制欲,打击欲

那么,当我们不好好说话的时候,我们是怎么说话的呢?

我现在住的地方,有很多租房子的人。我的隔墙邻居,她年纪和我女儿差不多,不过她已经是两个儿子的妈妈了。我觉得她很伟大,年纪轻轻就生了两个孩子,每天就操心两个孩子,一点自由都没有,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如果你在我小屋里,坐在窗前看点书,你就会听到,我的小邻居在她的屋里,在门口,或者在弄堂的路上,在骂她的儿子,打她的儿子。小儿子小,抱在手上。大儿子上幼儿园了,她一般打骂的都是她的大儿子。你听,她又在骂儿子了。

“你走不走呀,你是不是走个路都不会,你不要把我惹火了,不然我会打死你。”

估计儿子听说要打害怕了,跑过来抓住了她的衣服,因为你听到她这样在骂了:

“你不要抓我的衣服,你这个笨蛋,你给我滚远点。”

他的儿子不仅没有滚远点,反而抱住她的腿,这下更糟糕,妈妈的音量更高了。

“你不要抱我的腿,你这个蠢猪。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笨蛋。你不是我生的,你是我垃圾筒里捡来的,你信不信我等下把你扔到垃圾筒里去!”

她的儿子开始哇哇大哭,接下来,就要开始打戏了。我就说到这里。

有一次我的邻居,在门口打骂她儿子的时候,我的儿子走过来,抱住我的腰,跟我说:妈妈,你对我太好了,你从来不会打我,也不会骂我。

其实儿子说的不对,我以前经常打他,现在也偶尔骂他,只不过,小孩子都是容易忘记的人。

不过,其实他没有真正的忘记,很多不好的信息,都会存进我们的潜意识,特别是孩子。

有一句话说,再远走不出童年路,真的是这样。我有很多客户跟我聊了很多年,聊的就是童年生活中,因为一些大人或者兄弟姐妹说的话,做的事,带来的那份伤害感。

你再听听上面几句话,在我的小邻居骂儿子的话中,你能听出什么呢?

(重复邻居骂儿子的话)

怨气,怒气,在这几句骂人的话里,每一句都有我这个邻居心里面,自己的怨恨和愤怒。

想想看,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家,每天饲候两个孩子,住一间小不垃圾,衣服都堆不下的房子,一张床上睡四个人,年纪轻轻就长皱纹,长白发,心里能对自己不愤怒吗?

一个人的情绪,特别是我们看不见,那些童年时候积压的情绪,是我们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源头,也是我们不能好好说话,容易跟孩子生气的原因。

所以要好好说话,最重要的一条,我们要看看,我们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是不是有我们自己的情绪。如果有,那么,我们不能把孩子做出气筒,他们是无辜的,我们自己的情绪,就想想怎么自己去解决。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情绪解决了,跟孩子好好说话就不难了。

为什么我们要跟孩子生气,我这里再说两点。我们再来听听四句话。

(重复三句话)

是不是听出来了,除了情绪,心里的愤怒,怨气,这个妈妈对儿子很不满意,他想控制他儿子的行为。

走的快点,跟我妈妈的步调要一致,不能离得远远的。不能抓我的身体,要走在我的旁边。我走快时儿子你也要走快,我慢了停你就站在我旁边。

这可能是妈妈想看到的儿子。可惜他的儿子听不懂,只好最后挨一顿打。

我为什么要儿子按我想的走路呢,我想这是做妈妈要问自己的一句话。

好,我们听出了妈妈对儿子的控制欲,那么还有什么呢?

你不会走路,笨蛋,蠢猪,你滚开,你不是我生的,你是垃圾桶捡的。

如果你是那个被人这样骂的孩子,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有个客户,她用“杀死了”三个字,来形容这些语言伤害。想想公园里的草坪,那些在往上长的小草,呼啦啦一片,割草机把它们的头都割平了。意思是说,你不能往上长,你不能做你自己。你不行,你无能,你是野种,你是笨蛋,生活里的打击太多了。越是最亲的人,打击时的杀伤力就越大。所以很多人的心理问题,来源于父母和童年。

这里说一下,有一种关于身份的打击很可怕,希望我们家长不要说。你不是我生的,你是垃圾桶里捡的,这些话,如果是假的,家长千万别说,孩子会以为是真的,然后一直记着它。

有个美国叫凯莉的心理学家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学家。

我们不仅是自己的心理学家,我们也是我们孩子的心理学家,因为上面说了,我们要给孩子铺垫精神的墙基。

我自考心理学的时候,我的论文导师这样说: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就是行为的背后的背后的背后。。。。

我们不要那么多背后,我们只要一个背后。在我们说话做事的时候,自己问自己一个背后。在我们听到孩子说什么做什么的时候,也去理解一下孩子说和做的背后。我想,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离好好说话就不远了。

四.如何做到好好说话:理解,尊重,信任,爱心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到好好说话呢?

还是从我邻居儿子走路这件事来说说。你觉得,如果好好说话,我的邻居应该怎么跟他儿子说话呢?

首先,尊重儿子。

“儿子,你弟弟要睡觉,要不妈妈先走,你慢慢回家,好不好?”

其次,理解儿子。

“儿子,你是不是还想在外面玩,不想回家呀”

再次,信任儿子。

“儿子,妈妈相信你,这么点路,你一个人走路回家绝对OK。”

还有,做妈妈的,要有无条件的爱心。不会去骂蠢猪笨蛋这些打击人的话。就算儿子不愿意自己回家,就算他要墨迹着妈妈,做妈妈的也要有耐心,尽可能去满足儿子的想法。

按照这个说话原则的话,我想我们就可以去参照一下,我们跟孩子说的话。

记得我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他不会读拼音。每天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发一张纸条,让儿子家里读熟练。读熟练那些纸条上的拼音,对儿子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一个是坐不住,一个是不会读,还有一个是他不听我教。我想读不熟练就读不熟练吧,只要第二天你愿意去上学就好。所以每天看他蹦蹦跳跳地走进学校去,我也就开开心心地转头回家。后来,老师要求发音频,把家里读熟的拼音,用音频mp3传给老师听。这下不能弄虚作假了,怎么办呢。没办法,我实在做不到让儿子读出那些拼音,只好私下跟老师请假。后来老师估计也习惯了。我记得一年级的时候,那些音频作业儿子都没有发过。反正读着读着,现在儿子的拼音应该已经会了。

五.只看见重要的事:关于输在起跑线的说法,关于对孩子学习的方向

说到我儿子的学习,我想和你聊一个话题,关于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件事。

最近有一段时间,我儿子老说一句话:太难了。

“我太难了,我实在是太难了,我怎么这么难呀!妈妈,我太难了。。。。”

我问他:你难什么呀?你每天上个学做个作业,练个足球,偶尔还能看电视打游戏,吃吃喝喝的你妈都给你做好了,你难什么呢?

他还是每天叫:我太难了,我太难了。。。。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我像儿子这么大的时候,我才上一年级。我是九岁开始上学,又是上半年生的,大生日,所以按现在的入学年龄,九岁的我读三年级,跟儿子现在一个年龄。

我还想起来,上学第一天,我只会从1数到100,还数错了一个数,把59 给漏掉了。

关于童年和教育,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倡一种自然教育,要尊重儿童自然发展的天性,我个人比较认同。作家周国平也说,童年最重要的就是玩。

我自己跟儿子一比较,儿子的确是太难了。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太难了。所以,家长要不要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这里也没有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只是我觉得有一条,无论如何,不要把孩子向上冒的草尖尖给割了。时代是个收割机,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做收割机,要做雨露和阳光。还有,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发展有差异,现在的最后一名也许是成年以后的成功人士。

有一天吃过晚饭,我和儿子走路上街,我们去绿姿买吃的。儿子牵着我的手,说:

“妈妈,我跟你说,某某某跟我说,他说某某某的成绩也不好,有可能比我还要差。”

这里的某某某和某某某,都是和他一起足球队的,但是不是同个班的。”

我心里想,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成绩不够好,也有上进心,有比他差的心里很安慰。

我就这样跟他说,我说:“儿子,妈妈告诉你,根据专家的研究,那些长大后更容易成功的人,读小学的时候,成绩排名大概17名左右这样。所以我在想,你现在的成绩,也许等你长大以后,是更容易成功的那个人。”

听我这么说,儿子很开心,他就在算自己的成绩,数学可能排在哪里,语文要靠后点,不过赶一赶就靠近了。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成绩好,爱读书,我觉得最好的推动力,就是他自己的自发力。你逼,你打,你骂,这些都是没有用的,有用也是暂时的。只有我们心里想要的,我们才会不怕辛苦,努力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所以,今天我们是一年级的家长,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孩子的自发力,把学习变为他自己心里要的。

六.你是一个有潜力的人(结束环节)

最后,我再分享一段我自己的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是一名十五岁的住校的初中生。我的数学老师姓陈。因为陈老师是校长,所以他只教我们一个班的数学。当时我是班里学习不错的学生,特别是数学,成绩在班里比较拔尖。我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在陈老师看来,学习不够上心,如果可以再努力一把,就更好了。

我常常在陈老师的数学课上看小说,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那些。陈老师在讲台上是看得到的,不过他很少在课堂上点名批评我。总之,我觉得当年陈老师,对我这个有点调皮捣蛋的好学生很宠爱。为了让我学习更上一层楼,陈老师常常把我叫去谈话,有时是办公室,有时是宿舍。当年的老师都是住学校里的,一个老师分到一间小小的宿舍。陈老师的老婆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孙老师,两个人就分到隔着走廊的两间宿舍。

有一天下午放学后,陈老师又把我叫去他的宿舍,对我左劝右导,希望我可以好好学习。

我记得当时陈老师坐在椅子上,对着我说话,我就站在他的旁边。孙老师在走廊对面的房间里忙事情。一个隔壁宿舍的老师,他不是我的任课老师,我现在已经忘记他的长相,也不知道他叫什么老师了,只记得当年是住在陈老师隔壁的,年纪也比较年轻。

这位年轻的隔壁宿舍的男老师,他靠在陈老师宿舍的门框上,听着陈老师跟我谈话。然后,在中途的时候,这位男老师把他的眼神看向我的脸,对着我说了一句话:你是一个有潜力的人!

你是一个有潜力的人!这位我不知道是谁的老师,在三十五年前跟我说的这一句话,居然在我的记忆里像启明星一样,从来没有消失过。我是一个有潜力的人,这句话,成了我心里面最珍贵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整个生命,成为我的精神力量的源头。

在你几十年的生命里,有没有这样的一句话,或者这样的一个人,一件事呢?

今天晚上,我要把那个老师跟我说的这句话分享给你:听着,你是一个有潜力的人。

每一个生命都是潜力无穷的,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能做好我们想做的任何事,包括我今天跟你分享的,跟我们的孩子好好说话,做个好好说话的家长。

请你晚上回家后,也告诉你的孩子这句话:孩子,你是一个有潜力的人!

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