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无为章——诗读老子63

 新用户2253oasN 2023-09-22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诗读: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

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

把恬淡无味去细细品味

大的从小的开始

多的从少的积累

用德行来对待怨愤

克服困难找容易点下手

成就大事从细小处开始

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容易做起

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小事开启

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

结果成为圣人之大

那些轻易说出的承诺

往往很少能守信用

把事情看得太容易

做起来就会困难重重

圣人总是把事情看得困难些

结果反而觉得没有困难

作为却不妄为

做事却不滋事

品味那些无味

无所谓大小多少

以自得对待烦恼

从容易开始去完成难事

从小处开始去成就大事

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开始

天下大事都是从小处着手

圣人没想过成为圣人

结果成了圣人

那些轻易的承诺

很少可以兑现

如果觉得很容易

做起来困难会很多

圣人总是先想好困难

做起来就会很容易

诗后若语:

想说一下这一章,老子说的报怨以德的理解。

孔子主张以直报怨。这里的直,我理解为一颗正心,公心,也就是不偏不倚的公正之心。我心里对你有怨恨,但我是正人君子,不能在言语行动中加以报复。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儒子之风。可见,以直报怨,心里是记仇的。只是让人放心,不会伺机复仇。

那么,老子说的报怨以德,又是怎样呢?

在后面章节,老子说到:和大怨,必有余怨。这里的和大怨,我理解为把大怨变小变没的意思,有点我们平时说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必有余怨。可见,大怨想变成小怨和无怨,是不可能的。

那么报怨以德呢。

一个修道的人,合道的人,是行事有德行的人。所以,报怨以德有以合道的德行对待怨事的意思。这有点像前面说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跟以直报怨有些接近。

另一层,我觉得把德理解为得,这样就是把怨事作为可得之事。也就是以一种人生体验的态度对待怨。把对方放在了一定距离上的经验体。

所以我觉得,老子说的报怨以德,是心中无怨的境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难度极大。

用心理学的观点,则是一种分离,一种临在。特点是不带情绪,远置创伤体验,保持自心完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