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段子:说“我想和你睡觉”是流氓,说“我想和你一起迎接日出”就是诗人。 宝玉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她叠被铺床”,听起来又文雅又浪漫,其实说穿了,就是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那句“我和你困觉”——还不够黛玉生气的吗?连吴妈都气得哭了跑了,还差一点儿要想不开呢。 “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她叠被铺床”,这句话出自于《西厢记》,是张生对红娘说的。张生正在追求莺莺,而且不是托人说媒的那种追求,就是私底下痴缠、要死要活。但是不管他死活,要见莺莺不是那么容易的,他的痴缠只能通过红娘来转达。 为了让红娘转达他的痴缠,他不免也要对红娘示好。反正在那个社会,小姐的贴身丫鬟,大概率是会作为陪嫁丫头跟到姑爷家,而到了姑爷家之后,又大概率会成为“铺床叠被”的侍妾、屋里人、通房丫头。 张生这句话是对红娘说的,既表达了和莺莺“同鸳帐”的渴望,又用“怎舍得”来表示对红娘的怜惜,来博取红娘的好感。 宝玉对紫鹃说出这句话,就是把紫鹃比成红娘,那么黛玉自然就是莺莺了,而宝玉,显然是以张生自况。 本来像“自荐枕席”这种书,是闺阁之中绝对的禁书,不仅不能读不能看,甚至不能知道的。可是宝玉偶然得到了,又偶然让黛玉得到了,黛玉又读得津津有味、“自觉词藻 所以宝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紫鹃是不懂的——他也正是要她不懂,如果她懂,他绝对不敢说的——而黛玉是一听就懂了。 不仅懂得这句话的出处,更懂得宝玉的比喻之意,也就是文雅地说了“我和你困觉”的意思。 其实不止这次。刚刚看《西厢记》(作品中叫《会真记》,是《西厢记》的另一个名称)的时候,宝玉就说过“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也是比黛玉比莺莺、自己比张生的,也一样引得黛玉生气了。 这时宝黛爱情尚未互通款曲。就算心心相印了,只要还没结婚,“我和你困觉”就是调戏、是侮辱。毕竟是那个时代,和现在不同的。 所以,黛玉的生气,是不是可以理解了? 别说是黛玉,就是换了你我,也得生气、也得发怒。如果不生气、不发怒,那反倒是这女孩子自甘下流、轻浮放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