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阴系统辨病辨证体系(上)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3-09-22

导读:太阴系统,包括了脾和小肠两个脏器,涉及六个方剂,分别是脾脏脏方-四君子汤、脾脏经方-补中益气汤、脾脏俞方-建中汤、小肠腑方-四通汤、小肠经方-四逆汤、小肠俞方-葛根芩连汤。本章节,我们讨论人体重要的脏腑之一,脾脏的重要功能与三个核心方剂。


太阴系统辨病辨证体系(上)

脾脏虽小功效强

太阴系统,是人体五脏六腑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原因有二,第一,太阴系统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脏腑经络日常运行所需要的能量,需要太阴系统来供给,如果能量供给系统出现问题,则会导致全身多脏腑功能出现异常,疾病丛生;第二,人体大多数脏腑功能异常,会影响太阴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如肝病会出现脾病、心衰会出现消化能力下降、糖尿病会出现胃肠道瘫痪性病变等等。太阴系统对于健康非常重要,因此临床中一方面需要强健太阴系统,另外在疾病阶段,还需要重点保护太阴系统。

脾脏作为太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免疫能力,我们经常讲某人脾虚、身体抵抗力差,指的就是脾脏功能的失常。临床中,无论是脾脏本身病变,还是脾脏经病、脾脏俞病,都与人体身体机能的强弱有关。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脾脏与小肠穿凿,互为别通,虽然小肠是消化食物的核心,但古人语言形式中往往用“脾主运化”来进行描述。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是脾脏之脏方,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物,之所以能成为补脾之正方,原因在于其符合脾系统的用药原则。第一,太阴脾脏体系的用药特点,是甘补、辛通、苦祛湿,且宜使用温药;第二,甘味药物对于胃有壅滞作用,因此要适当使用淡渗之品,这是脾系统方剂的组方原则。在中医众多的方剂中,四君子汤独占鳌头,用来健脾益气,正是因为其符合了补养脾脏的原则。

综合来讲,对于脾脏的调理,四君子汤要早用及长用。第一,当皮肤开始出现发黄、无光泽,同时通过舌脉,判断是脾虚时,就可以加减使用四君子汤了。第二,患者症状不明显,但检查、检验发现脾脏功能失常时,也可以使用四君子汤开始调理,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中西医结合;第三,四君子汤的治疗特点,是日用而不见其功,但身体内部却会逐渐在调整、改善,因此调理脾脏时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为脾脏经方,包括“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炙甘草”八味药物,其主要功用是补充人体中气,能够治疗中气不足,以及由中气不足导致的内脏下垂类疾病。结合很多医家对于人参即党参的说法,临床中,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尽量减轻患者负担,故而方剂中常使用党参。

讲补中益气汤,我们就不得不再普及一下中气的概念,所谓中气,指的是脾(胃、小肠)系统所产生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不是单纯的营养物质,而是具有滋养人体五脏六腑,尤其是滋养人体胃气,从而保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一种特殊物质,所以非常的重要。

作者在解读《经方三十六讲》一书时,反复强调的一个思想是类方概念,所以补中益气汤只是调理中气的其中一个重要方剂,并不能代表全部。使用补中益气汤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适当使用活血、祛风、清热药物进行搭配,防止补中益气汤的副作用出现。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是建中汤类方的重要方剂之一,也是脾脏之俞方,包括“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饴糖”五味药物,其主要作用为温中补虚、和中缓急,用于治疗中焦虚寒之证,最为常见的就是腹中冷痛。

小建中汤治疗中焦虚寒,作用如此简单吗?显然不是,从建中二字,就可以看出小建中汤之不凡。建中者,构建人体稳定的中气运行系统,如黄煌教授认为,小建中汤不是治疗某一个病的方剂,而是治疗某一种特殊体质的方剂,其可以改善人体这种“虚”的体质,从而使人体强壮起来,即 小建中汤不是治疗“人的病”,而是治疗“病的人”。强调来讲,建中汤是让人体瘫痪的中气系统,重新运转起来,建立功能正常的中气系统。

太阴系统辨病辨证体系(上)

太阴系统之脾体系,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其脏方、经方和俞方,三个方剂各有千秋、独领风骚,对于人体健康有着添砖加瓦之绝对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