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里辩证(中医学人卫8版)

 divewuhui 2023-09-22

王振宇 医学入门 2022-02-20 00:00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以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为纲领。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五脏六腑在内,属里。表里辨证,适应于外感病,其意义在于可察知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理变化的趋势。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了解疾病的轻重进退,就能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是采用解表与攻里等治法的依据。

图片

表证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是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的外感病初起阶段。表证多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表证的临床表现是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为主症.常兼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症状。

  证候分析:六淫邪气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卫气受遏,肌表不能得到正常的温煦.故出现恶风寒的症状。邪气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以致头身疼痛。邪未人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出现薄白苔。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肺主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应于肺.肺失宣肃,出现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甚至喘促等症状。

里证

里证,是病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等)的一类证候。里证可由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入脏腑而产生;或邪气直接侵入脏腑而发病;或由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其他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

里证包括的证候范围很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则以脏腑的证候为主。里证病程长,无恶风寒,脉象不浮,可与表证相鉴别。其具体内容详见虚实寒热辨证及脏腑辨证部分。

里证常见壮热、烦躁神昏、口渴、腹痛、便秘或腹泻、呕吐、小便短赤、舌苔黄或白厚腻、脉沉等症状。

证候分析:热邪内传入里,或寒邪化热入里,里热炽盛,则见壮热;热邪灼伤津液,则口渴,小便短赤;热扰心神,则烦躁神昏。若寒邪直中脏腑或寒湿之邪直犯脾胃,寒邪凝滯中焦,则腹痛;寒湿困阻脾胃,脾胃运化失司.则腹泻;胃失和降则呕吐,苔黄或白厚腻,脉沉均为疾病在里之征象。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同一时期出现的,称为表里同病。如病人既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表证,又有腹胀、便秘、小便黄等里证,此即为表里同病。表里同病,一般多见于表证未解,邪已入里,或病邪同时侵犯表里,亦有旧病未愈,复感外邪所致。常见的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虛里实、表实里虚等。

2.表里转化  表证 、里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即所谓“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表证和里证之间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主要取决于正邪相争的状况。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邪气过盛、护理不当、失治误治等,皆能导致表证转化为里证。如外感表邪不解,病情发展,出现高热不退、咳喘痰黄稠或带血,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留阻于肺,形成痰热壅肺的里热实证;若经及时治疗,患者热势逐渐减退,咳喘渐平,则表示里邪外透,由里出表。凡病邪由表入里,表示病势加重;病邪由里出表,表示病势减轻。

3.半表半里  外邪由表内传, 尚未达于里;或里证出表,尚未至于表,邪正搏于表里之间的一种证候,称为半表半里证(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证)。其证候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