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9集)

 y1-e 2023-09-23 发布于北京

文字整理错误难免,仅供参考,请以录音为准。文字部分,欢迎大家一起校核,有错误或分歧的地方,请留言告知!

原声版

降噪版:

文字整理:

南师讲《宗镜录》第七十九集

宝藏论云:“夫离者无身,微者无心。无身故大身,无心故大心。大心故,则智周万物;大身故,则应备无穷。是以执身为身者,则失其大应。执心为心者,则失其大智。

故千经万论,莫不说离身心,破于执著,乃入真实。

譬如金师,销矿取金,方为器用。若有身者,则有身碍;有身碍故,则法身隐于形壳之中。若有心者,则有心碍;有心碍故,则真智隐于念虑之中。

故大道不通,妙理沉隐,六神内乱,六境外缘,昼夜惶惶,无有止息矣。

夫不观其心者,而不见其微;不观其身者,而不见其离;若不见其离微者,则失其道要。

故经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心也如是。此谓破权归实,会假归真。

譬如金师,销矿取金,方为器用,灭相混融,以通大冶。大冶者,谓大道。此大道冶中,造化无穷,流出万宗。若成若坏,体无增减。

故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所言混融相者,但为愚夫著相,畏无相也。

今天我们《宗镜录》四十五卷,上次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完的,关于这个佛法的修证,身和心两个问题,身心啊,身心,这个大问题啊,我们再念一下它的原文,《宝藏论》,重复的念一道啊。

『宝藏论云:“夫离者无身,微者无心。无身故大身,无心故大心。大心故,则智周万物;大身故,则应备无穷。』

这是一小节,上次正讲到这儿。主要的是修证佛法如何是“离”这个问题。离就是现在说出超、超越,超越这个身心两方面。那么如何是不是超越身心呢?下面有解释。所谓明心见性先要求到离,离身。所以我们普通经教上讲学佛,第一步先要发起厌离心,厌离心如何发起。这个厌离心啊,是在理论上讲,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上啊,一切的凡同厌恶,想有脱离的解脱、脱离的这个感受,这种思想,这是在理论方面;在功夫方面啊,怎么样要做到啊离开这个身心的作用,怎么样能够离开。

譬如像我们大家现在学佛打坐,上次提到过坐在那里半天,实际上在搞什么呢?就是在弄自己的身体,身体的内部这里舒服了、不舒服了,这边痛了、那边酸了,根本就没有离开这个身,没有离开身。所谓此心心念不能解脱,学佛就是学解脱,就不能解脱,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解脱这个身的观念。

第二点呢,我们在学佛静坐中间,统统在用心,一切都在用心,就是有个空的境界这个空也是一个心,心里意识造成这么一个相似于空的这个境界。所以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心,身心两方面。所以说,离身的人才能真做到无身的感觉,没的身体四大,所谓无身感觉啊就是四大皆空真正空了,这个身体是四大构合成。

第二呢,就是离身就是无身。第二要注意啊『微者无心』,精微到极点,可以达到无心的境界,啊,无心境界这个问题我们要讨论的啊。无身故啊,『无身故大身』,《金刚经》上所谓说佛,成了佛才是无比大身。大身,身,这个有一个法身,这个大身在佛经上另外一个名称称为是法身,法身是无量无边,所以我们因为功夫不能证到离身的境界,所以得不到大身、法身,这是第一要注意的。

『无心故大心』,真能够达到无心的境界,就是说不是凡夫意识心,思想知觉、感觉这个境界离开了,那么才达到大心境界,大心境界就是菩萨道,所以我们在佛学佛经上,菩萨,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大心众生”。大心众生,假使有一个朋友写信给你,欸,自称是大心众生,你看起来很谦虚,实际上啊非常自负,他自称是菩萨。像我们过去有朋友写信啊,也常常接到这种信下面是具名啊,某某大心众生某某啊,一听哦,晓得他自己认为开悟了,得道了,啊,菩萨境界,所以大心是菩萨。

那么他下面的解释,『大心故,则智周万物。』达到精微到极点,无心境界所谓到达『大心』,那么智慧成就了,无所不知,所以『智周万物』,无所不知,大智慧的成就。

『大身故』,身,这个把我们肉体的四大假合之身离了、分开了、解脱了,证得法身的大身以后啊,『则应备无穷』,所谓神通妙用啊,可以起千百万亿的化身。欸,“应”,就是应化,有求必应,这个应;“备”,无所不具备的,它的能力反而无尽,所以叫做无尽藏。那么下面他的评论,永明寿禅师的。

『是以执身为身者,则失其大应。执心为心者,则失其大智。』

这四句话,这是对我们现在学佛的人,修证佛法的人,一个严重的警告。

『是以』就是所以。『执身为身者』,抓到现在肉体的,父母所生的这个肉体四大为身,把这个看成是自己的身体的话,『则失其大应』,所以啊堕落了,反是把那个自性,我们一切众生自性无比的功能,能够起大神通、大智慧、大妙用的,有求,所谓有感就应的这个功能丧失了。那么第二就是讲我们现在大家学佛的抓到这个身体在玩的,可怜。

第二点呢,『执心为心者,则失其大智。』抓到这个心,就是把自己的意念思想境界,当成是真心在玩。还有些人把思想空了,啊,呈现出来一点清清静静的,以为这个是空,实际上那个也是心所造的,还是心。那么执心为心的人啊,『则失其大智』,所以啊不能大彻大悟,智慧发不起来,永远坐在那个黑桶子里。啊,眼睛一闭永远黑漆桶一个,就是这个样子。

这是永明寿禅师啊,对于身心两方面这个“离”字的,解脱道理。现在不用佛法的解脱两个这个专有的名称,他只用中文的“离”字就代表了解脱,这个意思。下面申述。

『故千经万论,莫不说离身心,破于执著,乃入真实。』

所以他说一切的佛经,『千经万论』,一切佛经告诉我们的方法,修持的方法,都是告诉我们怎么样解脱这个身心的方法。『莫不说离身』,都是叫我们不要执着这个身心。他说任何的经典,目的在这个地方,叫我们怎么样脱离这个身心,不要执着这个身心。因为脱离身心不执着身心啊,才可以证到明心见性,证到菩提道体。那么他引用的理论:

『譬如金师,销矿取金,方为器用。』

那么譬如他说开矿的人,开金矿的人,必须要把这个矿里头的……,一个矿开了以后,任何的真金,真的黄金啊,在矿里头挖出来,外面给那些泥巴、沙子啊几千年、几万年包围起来的很多,必须把那些渣子要剥开了,煅炼把金子提出来了,那么变成真的金子。换句话我们现在学佛啊,开我们现在这个矿,这个人性自性的金矿,现在都被这个四大身心陷在里头。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啊,这个云门祖师讲的:“我有一宝,密在形山。”这个形体,这个宝贝就被这个身体啊陷住了,始终坑住了,你跳不出这个身体来修持啊,搞的都是假的,最后是抵不住生死的。所以说:

『若有身者,则有身碍;有身碍故,则法身隐于形壳之中。』

形,『形壳之中』,就是形壳,(壳壳的壳,这个字就是壳字啊,就是这个壳),壳子,所以禅宗的人叫我们自己这个身体,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叫做什么呢?这个身体禅宗所谓叫做“色壳子”,我们这个壳壳。所以人死了,那个灵性一跑掉了离开这个身体这个壳壳丢在那里,没有了,这个壳就烂了。现在我们活到还没有烂,啊,还能够看到是活到的,因为有一个东西在里头转。这东西是什么东西你找不出来,自己有个宝要把它找出来。

所以说一般人,学佛的人是『有身』,执着自己的身。『若有身者,则有身碍。』之所以不能悟道、不能证得菩提被身体障碍了。『有身碍故』因为有身体的障碍,故法身,那个无比大、无量无边的、不生不灭的自性法身,『隐于形壳之中』,被这个东西陷住了。这个特别要注意哟!这一点大家注意啊。所以你们许多人,做功夫学佛修道,管身体上的气脉,打通任督二脉喽,奇经八脉喽,密宗的三脉七轮,玩来玩去都在身体上转,都在身体上转。诶、这个身体上转来转去啊,你这个法身始终『隐于形壳之中』,没有跳出这个范围。没有跳出这个身的范围,怎么样能够解脱?这特别注意。所以我们大家有气脉的感受,有气脉的感觉,非常注重这一面的,自己给自己上了一个大当在那里,以为自己在学佛,走的呀路线,这个路线是非常错误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说:若有心者

有心去修行,有个方法做个功夫。

则有心碍

那么我们人,被心所碍,被自己心意识所障碍了。

有心碍故,则真智隐于念虑之中。

这要特别注意,因为有心的障碍,有心念的障碍,我们有心去求道,有心去修持,千万注意哟,啊,他说统统被自己的这个心念所障碍了。被心念障碍呢,因此般若智慧,形而上般若智慧不能发起,『则真智』,啊,形而上的般若智慧,『隐于』,埋没在什么?『念虑之中』,就在后天这个思想、感觉、知觉,一天被这个东西陷住了,等于一个气流在滚。我们看到自然的现象,假设今天天阴了,一个云一起来,这个云这么一转、一转动,这个天上云一转动,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都给它隐蔽了,我们的心念也是这样。

这一点大家特别注意啊,所以我们许多朋友在修行,在用心的,不管你走哪一宗哪一派,就是不能达到无心之境,都是用心念去修持。今天打起坐来或者是念佛啊、修观想呢,弄一个清净境界,你那个清净境界也是心念,正是这个念虑,正是障碍那个自性光明。所以『若有心者,则有心碍;有心碍故,则真智隐于念虑之中。』都被这个念,念就是妄念;虑——思想、思虑,欸,被这个思想障碍。

『故大道不通,妙理沉隐,六神内乱,六境外缘,昼夜惶惶,无有止息矣。』

这几句属于永明寿禅师又充分表达他的文学天才的境界,以文学境界说出佛法的修持的道理。不过呢,不要轻易了,不要被他这个文字写的美把我们骗过去了啊,这几句话文字很美,也可以说把我们骂死了!几乎所有的修持人都死在这里。

『大道不通,妙理沉隐。』所以这个用中国的佛学来讲,所谓不管是真如啊、涅槃啊、菩提啊,这许多不同的名称总括的一个名称用中国的文化叫做道,代名词。如果拿有些学者来研究啊,要反对永明寿这个《宗镜录》啦,“啊这个是道家思想来了,你看嘛,中间有个道字,啊那是外道。”一般人的智慧就是如此。实际上他是引用在中国自己这个文化中,弘扬这个道理,借用原有的名称,非常容易深入。

所以我经常同一般同学们到国外去讲佛法的,我说你们,不管你学佛教、什么教,你要晓得西方文化基础在《圣经》哦!你把《圣经》有些原文可以弄熟了来,弘法很方便。等于中国人的文化在四书五经嘛,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佛经后来的翻译许多的名称都是借用它的,这样反是弘扬得开。因为真理就是一个,名词不同没有关系,你这是弘扬真理,不是拘束那些名称。这个道理我们是看到大道两个字顺便带出来的。

所以说『大道不通啊,妙理沉隐。』不能开悟,什么道理?因此不能开悟。下面描写我们啊,就是我们『六神内乱』,这个六神,眼睛神、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精神在里头,虽然看到一天到黑在打坐啊、修道啊,实际上坐在那里啊就是这个六神,『六神内乱』。里头啊,心里惶惶无主,在里头忙的很欸!这一下要觉到气到耳朵里“呜~”发胀了,耳神在乱了;有时侯眼睛又看到东西了,“哎呦,我有眼通喽,天眼通了。”眼神在乱了,哈,结果都是在那里捣鬼;一下觉得气脉通了,身神在乱了。这个身,啊,就是这个执着身体,所谓身神在乱了,内乱。他说我们啊是『六神内乱』。

『六境外缘』,六根啊,六尘,这个思想都在向外面跑,刚刚坐好一点,“哎呦!有一点亮光,哎呀,我有天眼通了。”然后啊在里头又看,“嗯,看到一条狗;嗯,一个山;哦,有个人。”然后加上意识就乱起来了,“嗯,这个狗啊,大概我的前生吧?哎呦,我恐怕是狗变的。”或者是看到别人,哎呀别人狗变的,他在那里在自己捣乱在发神经。不过永明寿禅师当时不讲发神经,六个神,『六神内乱,六境外缘。』

所以一般学佛的人,修道的人啊,真正在修道吗?没有,你看看,『昼夜惶惶,无有止息矣。』一天到晚啊在那里惶惶无主啊,惶的不得了,每一天想着:“哎呀,我惭愧啊、没有进步啊。”每一天到黑都在惭愧中,东一个惭愧、西一个惭愧,这就是可见啊很可怜呢,心里。所以有时候我烦起来:“你怎么那么多惭愧啊!”这个惭愧呢,『昼夜惶惶』,心里不安嘛,此心不能安,『无有止息』,这几句把我们骂完了啊,不是我骂,永明寿禅师骂的啊,不要说我讲的啊。那么他下面提出来,所以学佛第一步非要从观心法门入手。

『夫不观其心者,而不见其微;不观其身者,而不见其离;若不见其离微者,则失其道要。』

所以佛法的真正修持就是止观。观,就是教理上,经教的叫做观。在中国人觉到,用这个佛学的名词教理麻烦,把观、思维心,思维、观等等综合起来就用一个“看”,要我们观察的,不是不用智慧。盲目地去相信,眼睛一闭一打坐这就是学佛了,这是迷信,在那里『六神内乱』,这是迷信。

那么不迷信的人,光是研究经教的经理、教理,光去瞪起眼睛在打妄想研究这个道理,那是散乱、妄想,必须要回转来既不妄想、既不迷信啊,要观心,走观心的法门。你要找这个心,心性的道理,参究这个。所以不向自己内在走观心法门入手,而不见其精微所在,不见这个心性的精微。精微,精微两个字啊出在《礼记》,《礼记》孔子讲五经、介绍五经的道理。

等于孔子讲《易经》,我们中国讲八卦、《易经》这个经啊,他是四个字:“洁净精微”。洁净精微,就是形而上的道。所以后世呢不用这种文字了,就是说“圆明清净”,圆明清净是洁净的一面,神通妙用无穷就是精微的一面。上古中国文化就是四个字:洁净精微,讲完了,形而上道就是洁净精微,清净圆明而起神通妙用。这个神通不是我们想的,不是神经啊,神通和神经是两个兄弟哦,一个老大一个老二啊,不是讲老二哦,讲老大,真的神通就是大智慧才是真神通。所以说『不观其心者,而不观其微』,不能够明心见性见到心性精微之体。

第二要观身。所以学佛法你看,研究所有的佛经,不管大乘小乘的佛教,几乎我们要回转来走三千年以上,佛说的老路线。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场,现身教那些弟子们,差不多都是走观身,观这个身体开始,什么白骨观不净观;后世则不大用了,后世一看这是小乘法门,不来,专门学大乘,结果大而无大,什么都大不了,最后走的时候,只好“哎嗨”,叹一口大气死掉了,道也没有修成,那就是大呢。不行,非要走观身,观身的修法,所以佛法基础的不净观,这个白骨观等等。白骨观等等不净观有三十几步功夫,包括了显教与密教、密宗,都从这个里头翻出来的,演绎出来的,你不要看简单了。你像白骨观,像我们这里经常摆到白骨,就要人家接受白骨观,看了半天你也不懂,人死了就是这个样子骨头,最后骨头还化灰,那么这个是观身法门。

他说不走观身的法门啊『而不见其离』,你永远没有办法达到解脱。所以生死到了,然后说哎,告别一下,“诶诸位朋友再见啊,我走了。”眼睛一闭,自己就走了,既不痛苦,又不要上氧气,又不喊哎呦,那个本事哪里来的?就是观身法门来。『若不观其身者,而不见其离。』解脱到、你始终啊达不到、修持不到那个境界。

『若不见其离微者,则失其道要。』这是把修持佛法的精华一句话讲完了,达不到解脱,不能离身、不能离心,你冤枉学佛修道,根本你就是丧失了,修道的要点你都拿不住,『则失其道要』,那有什么用?那瞎摸一辈子也没有用。因此他下面引申证明他的话,引证佛经。

『故经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心也如是。』

这是经典上讲的。我们问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同学啊,这一句话出在哪一本经上?我想大家都知道。三十岁以下的啊,三十岁以下的同学哪个知道?出自哪一本经?我看你们对于佛学,欸,出家人不讲,啊,所以我这个地方你看我都很滑头,绝不说多少钱奖金,因为这个很容易答得出来的。对,这个话出在《金刚经》上,这两句。《金刚经》上就有,“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所以念《金刚经》注意。那个法身啊,大家都要搞清楚,欸,大家不要搞错了,要弄清楚,法身啊,没有一个现在我们所讲的身体观念那个现相,结果呢,有许多人,一切众生,离不开这个世界的身体观念的现相,因此都想,哦有些人打坐坐的:“哎呦老师啊,我那个昨天好像得到法身哎!” 我说怎么呢?“哦!我觉得身体啊,好大好大呦!大的不得了哦!”那是身体上感冒,有风在里头转动,所以有这种感觉,那怎么叫法身呢?他有个身相。

还有一些说:“老师啊,我恐怕得到法身喽。”我说这样啊?你不要太快喽,你太快了我就跟不上哦!(众笑),啊,以后你要回转来拉我一把哦!我说你怎么得到法身?“我觉得好像有个东西从这里出去,看到一个我,这个我好小好小,那是法身吧?”哦,我说那大概你呀,饭吃多了,或者太辛苦劳累的太过度了,所以把自己啊那么大一个人劳累得变成那么小了。那都是幻境,妄想,佛就《金刚经》告诉你“非身”,不是现在身体这么一个观念。说大,大而无量无边,你不要认为:“呜呦,我有个身体大的不得了啊!比观音山还要大!啊,比阿里山还要大。”那你是妄想。(断录)……,

因为我们现在身体的观念看法这样叫做人,这是我们这个世界哟。你看吧,我这个话大家可以记录下来啊,算不定一百年可以对证一下,外太空另外星球绝定有生物,他那一种人绝定不是这个样子的生物,算不定啊好多只手,算不定那个手还不是这样,或者是两个叉叉那个样子,没有看过。你不要认为这个身体很美哟,我们这个身体,给别的世界人看了很丑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个大身的道理是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两句话出《金刚经》上。

那么他引用经典上这两句话,下面他加一个注解,『心也如此』,他说我们所谓要想天天要求明心见性,你总是拿一点有形相的观念去求,错了。真正的明心见性你以为见到一个东西又发亮、又光,“嗨呦,我见到性了,又清净……”,那都是习惯性的观念,那是妄想,意识的境界,不是真的,真正心之体,无体相可见,他说心的道理也是这样。

那么下面说,拿中国的,对于中国的佛教,有一个名称,中国佛教里头有一个叫做分科判教的方法。什么叫分科判教呢?拿西方的文化翻译过来讲,就是批判。中国后代这些啊,有成就的大法师们,把整个的佛经拿来批判一番。分科,就是分类,做一个科学的整理,把它分类好了以后,判教——批判。那么分科判教里头,它说有些经典:

破权归实

怎么叫『破权归实』呢?青年同学们更要注意,这就是中国文化,不然你看到古书这些道理都不懂了,什么叫『破权归实』?这个人很有权力,打到他,叫做破权,那你就错了哈,这个权不是权力的权,权就是方法、权便,这个权,这就是权便的意思,方法。

譬如有些小乘的经典是方便,权便的现例。因为你一心不能清净,就告诉你打坐听呼吸喽,或者是念佛喽,或者是观想啦,这些都是方法,权便、方便。因为小孩要哭了嘛,没有办法,只好说:“哎不要哭不要哭给这个东西。”这是《法华经》上说的,这些东西啊,都叫做啊,所有修持的方法,在《法华经》上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黄叶止啼”,就是小孩子哭了,闹得不得了。小孩子,大家都有经验啊,小孩子哭了就是要吃糖啊,要玩东西,实在没有办法了,“哎,不要哭不要哭”,路上看到一片树叶子,“这是宝贝呦,你拿着玩,你慢慢看,中间有电视哦!啊,你看、不看、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一百句,里头会出来糖哦!你不要哭。”小孩信了就拿到来念了,就不哭了,就算了,一切方法都是“黄叶止啼”而已。小孩啼哭了,拿一片黄叶哄一下,都是权便。真正的佛法,破这些权便的不要。拿实际的真的讲一句,是什么东西呢?无心。所谓明心见性本来无事嘛。像禅宗有一个祖师一辈子说法就是说一句话。你问他什么是佛法?

“莫妄想”。

“怎么样没有妄想啊?”

“莫妄想”。

“欸、法师用什么办法莫妄想啊?”

“欸莫妄想”。

就是一句,就到家了嘛,这种事,这是『破权归实』,就到了。其实啊,“莫妄想”这一句话,还是权便,真懂了的人“莫妄想”也不要了。

所以像那个布袋和尚的说法更好,禅宗祖师,他永远背个布袋,他在街上一辈子就背个布袋。你人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就站在前面把布袋一放,就看你一下。他也不问你懂不懂,你不懂,他背起布袋又走了。我们这个就是布袋呦,这个皮袋,还不是布袋,妈妈给我们一个皮袋,有一天把皮袋放下就对了;你放不下,把皮袋再挑起来,他不说话了,就是布袋和尚他这个说法更妙。所以禅宗祖师许多的做法是『破权归实』。下面呢:

会假归真

一切妄念,一切是他假借的。假从哪里来?权就是假的。假的东西从哪里来呢?你说妄念是假的,妄念哪里来?妄念有那么讨厌啊?妄念跟你两个没有仇。所以有许多同学:“老师啊,我妄念那么多我怎么样去它妄念?”我说妄念也没有对你不起,也没有是消耗你家里吃你的饭,也没有喝你的茶,你那么讨厌它干嘛?你就妄念来了,“请坐,妄念你请坐吧!”它才不留呢,那个妄念早跑掉了,所以妄念你去它干嘛?妄念是假的。假从哪里来呢?假从真上来。所以有许多同学问《楞严经》的大义,无明从哪里来?佛说无明从明来的,就是这个道理嘛,很简单。明极则暗生,暗极则明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是『破权归实,会假归真』。

不过这个话不要解释错了,有许多修道家的功夫啊,修别的家数的功夫啊,人家修外道的功夫,不过我不讲外道,因为一般佛教界骂我是外道,所以我讲外道好像到个外道的外道了,那就更很糟糕了。这个一般人所谓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外道就是说,常常借用这个话:“哎呀,四大是假的,身体是假的,但是没有这个身体,那怎么能够证道啊?所以我要把身体先弄好,欸对不对呀?”我说对,都说的对,没有什么,他一定要那么认为也没有错,会假也可以归真,总有那么一天的。那么他上面有个比喻,他就比喻了:

『譬如金师,销矿取金,方为器用,灭相混融,以通大冶。大冶者,谓大道。此大道冶中,造化无穷,流出万宗。若成若坏,体无增减。』

这一段话,如果给学者来研究,统统要骂他的,引用的都是道家的文字,中国文化的文字,道家、儒家的文字。有些宗派的观念、宗教的情绪特别浓厚的人非常反对他这些话,因为这些文字都是引用了儒家道家的话。

他说譬如金师啊,我们一个工程师取金矿的人,把金矿挖开了,把这些泥沙清理干净,找出真的金子来,然后,找出真的金子来就是我们第一步,要明心见性,把自己的真性找出来;光是悟了没有用欸,悟了还要修持哦,不修持不行,这个金子找出来还要经过煅炼把它打成一个工具可以用,或者变成金链子、金戒指、或者金什么东西。你所以明白了见了空性,不假修持,不修八万四千法门啊,你不会成就的哦!悟了也没有用,那是耽误了的误。必须要加一切行、一切善、一切功德圆满,那么它才能够起用。

这个起用的时候是『灭相混融,以通大冶。』必须把这个金子先找出来,经过这个大火炉里头把它煅炼以后,变成有用的东西。即使诸位有所悟了,见一点空性那算什么稀奇?悟了以后,非修持不可,非起大用不可。

譬如大家都晓得,妄念很难去,对不对?大家也知道,一切唯心造,佛法的基本一句话。那么妄念有什么难去啊?我心里不想它就是了,嘿,你就做不到。假定做不到,一切唯心造这个理论不通。欸,我心里不要它妄念来,它为什么偏来?所以我现在一切唯心造,我把身体丢开了,不要了。你丢的掉吗?丢不掉,你这些理明了没有用,必须要经过修持,不修持那些空洞的理一概没有用。所以啊要『灭相混融』了,才『通大冶』。

所谓大冶者,经过这个大道的煅炼,『大冶』,就是说这个大道,就是心性之体,“冶”,就是锅炉,化学的锅炉,炼钢厂那个大锅炉,整个什么废铁、什么钢铁丢进去,一股邋遢都把你烧掉、化掉,重新煅炼,“冶”就是煅炼。达到一种『造化无穷,流出万宗。』经过重新旧的东西,新的把你打造一下。

比如有些同学问,既然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个个都是佛,对呀,那么我们也是有本心本性,对呀,那么我们为什么悟不到呢?是啊,这就有一个比方,我们过去啊骂读书人,我们这些人,我们读书人,普通人骂,大陆上老话,读书人最讨厌了,茅厕里的石头,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大概我们都是这样了,又臭又硬。是,你是一块金子,可是这个金子啊没有变过,丢在厕所里头呀几千万年,不晓得多少劫数了,外面都给大便泥巴包起来啦!你拿到这一块,都是泥巴大便的。你说是不是金子?是啊。你不是,说这一块不是金子那冤枉了它,是金子啊,是我的本性,可你的本性无始以来那么多尘渣,去不掉,非要整个重新把它丢到炉子里,明白了、悟了以后还要经过修持,把这些呀,无始以来的渣子刷干净了,恢复那个真正的亮光出来,就非要经过这个『造化无穷』的煅炼,才能『流出万宗』。所以一切宗教,乃至一切宗派,都是讲这个东西。

那么要到了这个程度啊,不管是成与坏,『体无增减』。自性的本体他是不增不减的,他永远是这个样,可是修持,非修持不可。

故经云:

所以佛经上说。

“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这是两句经典上的。注意哦,我们佛教有一句话啊,释迦牟尼佛过后,把它分成三个阶段,佛在世的时候叫正法阶段,有他老人家亲自在那里教化,教育人,这是真正的正法;佛过世了以后,五百年中是像法的阶段,有经、有佛像;再五百年以后、千把年以后就是末法阶段,末法就完了,没有真正的佛法;现在讲起来是真的末法的末法,真正佛法是没有了,这是一般宗教性的讲法。

但是大家看佛经典,大乘经告诉你『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不管这世界上有真的佛,有释迦牟尼佛、有阿弥陀佛真的佛,就是他肉体佛还活在这里的时候,这是有佛的世界;无佛,将来一个时代,善知识佛法菩萨都没有了,你说这个佛法会不会衰落啊?不会衰落,因为真理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所以说『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永远在那里,不变的。尽管说将来人类的文化乃至几千年一万年以后,没得佛教的文化,你不要担忧。那么佛法会衰落不会衰落?佛教形态会变更了,真正那个东西,因为真理只有一个,不会变的,文化的表达、名词表达不同而已,不会变的。所以有佛无佛啊,性——本性、自性;相——这个道体的现相。

我们谈到『性相常住』,我也经常给老年朋友来讲,像我们老年人,都是年轻人变来的。像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那个老辈子,哎呀担心啊同我们现在一样:“哎呀!我看哦,你们将来大了苦哦!”我问怎么苦啊?“以后这世界不晓得不得了啊,你们苦的很啊!”我觉得现在活了几十年并不苦啊。现在又听到我们这些老朋友:“哎呀,变得不得了将来不晓得怎么样。”我说放心,你我们死了一样的好,太阳一样出的那么大,亮光还更大,历史地球还转的,一样转下去,你不要担心了,『性相常住』,不灭的。

你说现在人没有道德,新的观念、道德观念出来了。我常说的,过去的道德是宗教性的,讲因果的;现在的道德,经济性讲有没有价值的,不同了;将来的道德所谓该打不该打的,那个该不该,它总有个标准出来嘛,说法不同,不要担心。为什么?『性相常住』,真理不变的。

你说社会变到最坏最坏,最坏的中间,一样的有好人,此心不会变的,形态变了。形态变了你说:“哎呀,现在穿这个衣服好落伍啊!”我看他们啊,多落伍啊,那个衣服天气冷灌风,也有些衣服围巾,围巾是抓一个布子来,裹脚布把它塞进去,我这个一扣就简单了;你说你们穿西装脱了要穿睡衣,这个东西躺下来就是睡衣,打坐就是盖腿,脏的地方就是抹布,什么都好(众笑),啊,这个有什么不好?这个观念不同,没有说哪个对,哪个不对。所以有『性相常住』,这个道理要懂,真理只一个的,永远不会变,所以叫做不生不灭,形态不同不要管。因此他解释经典就说:

『所言混融相者,但为愚夫著相,畏无相也。』

他说我上面讲,修道要做到『混融』,浑然一体,融会贯通。这位大师告诉我们这句话骗你的,骗你的也是哄哄你的,也是“权”,不是“实”。实话告诉你,什么叫做『混融相者』?『但为愚夫著相』,没有智慧的人,把那个现象抓的很牢,因此啊给他说一个现象,说你不要紧啊,你将来好好的念,往生东方药师如来世界,药师如来世界都是玻璃做的呦!那个都是地下,哎呦!好的很。究竟东方世界、西方世界、上方世界谁看到?照佛经上那个描写,拿我们现在看看那个佛经,你把它画出来看看,并不比现在人的那个科学文明发达那个境界漂亮。你看到海底去,现在假设坐一个玻璃的潜水艇,到海底一看那个世界,啊,比佛经上描写那个佛世界漂亮多嘞!那么当年的佛经啊,跟当年、几千年前的那些人没有看过那个现世界的,没有受过现世报的人,他不知道,给他讲讲可以;拿现在来,有些人听到,哦,这个环境并不太好,我看还在这里住住啊,几十层楼啊,里头呢壁纸一贴,啊,蛮好,比那个世界好。所以经典上这些境界,都因为『愚夫著相』,普通没有智慧的人,喜欢抓一个形象的,形象主义脱不开。

怕空,因『畏无相』,怕空,无相的境界他怕。啊,说你不要怕,不空的,佛法不空的,说南方有宝生如来,北方有不空如来,西方的那个空了,北方不空,东方更多,他说五方佛都给你堵住了。因为凡夫啊怕无相,所以著一个相给你,说你会证一个菩提。以前我们没有到台湾以前都晓得凤梨叫做菠萝蜜,我们那个在大陆上讲佛经说到台湾去,就成佛了。干什么?去买一个菠萝蜜,啊,凤梨么,哈!那个是凡夫的境界,都是着相。因为着相,佛经,佛的教育,想办法,给他一个相来抓,给他一个相这是教育上一个诱导法,慢慢把你诱导过来,达到无相的境界,我们先休息。

录音下载地址(持续更新):https://pan.baidu.com/s/1lTWtAdOLrqLAyodzldNRvw 码:uqj9

《宗镜录》录音全集整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8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7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6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5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4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3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2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1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前70集汇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