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抗衰老的前景如何?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9-23

人类抗衰老的前景如何?

生物的出生、发育、衰老、死亡,是一条自然的规律,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是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过早地衰老,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却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对人类抗衰老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规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先天性因素,即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它涉及到生物学的许多领域。第二类是后天性因素,包括疾病、营养、劳动与社会环境等方面。因此当前有关抗衰老的研究主要围绕这两个大类。具体内容如下:

老年生物学研究:老年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研究衰老机制。只有阐明了衰老的机理,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延长人类的寿命。有关衰老机制问题,当前已经提出种种学说,但尚未完全弄清,正在深入研究之中。近代比较流行的学说有遗传程序学说、差误学说、自由基学说、交联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内分泌学说与免疫学说等。其中遗传程序学说,主要是认为人类的寿命与遗传有关。抗老措施,应从遗传工程方面入手,改变遗传特性,从而延长人类的寿命。

遗传程序学说认为,遗传基因决定了生物寿命的长短。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个论点。自然界各种生物寿命不同,差别十分显著。而在同一种生物而言,其个体寿命相近。例如在自然界果蝇的寿命仅为30天左右,大鼠的寿命为3年,青蛙的寿命为15年,象的寿命为60年。而有些植物的寿命则更长,如樱桃树的寿命为300年,松树为1000年。人类的家谱调查也表明,遗传与寿命关系极为密切。佛郎克曾调查西德百岁老人94名,发现有家族长寿史者占60%。这都证明,寿命与遗传密切相关,抗衰老研究的重点应从老年生物学方面入手,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从而大大延长人类的寿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