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11:让儒家典籍再生的河间献王刘德

 meiqingji 2023-09-23 发布于山东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11:让儒家典籍再生的河间献王刘德

梅庆吉

正是因为有了河间献王刘德,才使诸多儒家文化典籍得以薪传,所以,人们把刘德生活过的河北省献县称之为“儒家文化再生地”。如果没有刘德,儒家文化会很寂寞,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很寂寞。这次在沧州召开的河北省第二届儒学论坛,其中的重要议题就是“献王治学精神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安排有参观献王陵的内容。

2015年11月29日上午,河北省第二届儒学论坛在沧州迎宾馆闭幕,接下来的日程是参观,我们先参观了沧州铁狮子、沧州道德馆和沧州博物馆然后前往献县中午,献王酒业集团在献王大酒店为我们安排了午饭饭后参观献王酒业集团,品尝了他们刚醉出来的绿颜色的酒浆,然后去参观献王陵。

献王陵位于县城东5.5公里的河城街镇西八屯村,现在这里以献王陵为依托,建起了献王纪念园。当天下午5点多,我们来到纪念园,该园南邻河城街,两座高大的仿汉阙楼十分突出,阙楼前的巨石上写着“献王纪念园”5个金黄色大字,巨石背面是《献王纪念园题记》。从题记上得知,此园于2013年动工,历时一年多,到2014年1月完工。总投资3700万元,规划总面积155亩,东西宽180米,南北长570米,其中封土占地面积75亩,文化广场占地面积80亩。

从阙楼中间走过去,就进入了通往献王陵的神道。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两侧各三根高大的柱子,柱身上面雕有仿汉云朵图案,柱头为莲花状,这六根柱子被称为“六经柱”。六经,指的是孔子整理的六部文化典籍,即:《易经》《书经》《诗经》《礼记》《乐经》《春秋》。为什么要在这里立“六经柱”呢?六经跟献王有关系吗?不但有,而且还关系极为密切。

六经又称六艺。《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下颜师古注:“六艺,六经也。”《汉书·景十三王传》说献王“其学举六艺”,指的就是六经。司马光《河间献王赞》云:“献王厉节治身,爱古博雅,专以圣人法度遗落为忧,聚残补缺,校实取正,得《周官》《左氏春秋》《毛氏詩》而立之。《周礼》者,周公之大典,毛氏言诗最密,左氏与春秋为表里,三者不出,六艺不明。噫!微献王,六艺其遂殪乎?故其功烈至今赖之。”这一段话,把献王与六经的关系说得十分明确,也把献王的贡献说得明明白白。

那么,献王为六经到底做了什么呢?

秦始皇焚书坑儒,将文化典籍付之一炬,汉朝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片文化荒芜,而献王刘德,则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搜集整理文化典籍的大旗。《汉书·景十三王传》载:“河间献王德……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由此得知,刘德所藏之书,数量极大,可与国家图书馆所藏等量齐观;其中所罗列的书,除《老子》外,其他皆为儒家典籍。

刘德所藏之书,最值得一提的是《诗经》。孔子整理《诗经》时,子夏是其主要助手,曾作《诗大序》。关于《诗经》,历史流传有序。《太平御览·学部三·诗》载:《正义》云:初,孔子授训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振牟子,振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汉人鲁国毛亨,作《诂训传》以授于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以其所传,故名其诗曰《毛诗》。”三国吴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亦载“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亨作诂训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以其所传,故名其诗曰《毛诗》。”毛苌被刘德招为博士,所以后人称《诗经》为“毛诗”。汉时《诗经》有4家,即《齐诗》《鲁诗》《韩诗》和《毛诗》,《鲁诗》亡于西晋,《齐诗》亡于曹魏,《韩诗》亡于北宋,只有《毛诗》传到今天。若不是刘德,我们今天能否看到《诗经》都很难说。

再来说《春秋左氏传》。汉朝初年,北平侯张益及太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等皆修写《春秋左氏传》。贾谊将《左传》授予赵国人贯长卿,人称之为贯公,被刘德招为博士,随将《左传》系统加工整理、校实解释,才得以流传至今。

经刘德整理的还有《周礼》。《隋书·经籍志》载:“汉时有李氏得《周官》。《周官》盖周公所制官政之法,上于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记》以补其处,合成六篇奏之。至王莽时,刘歆始置博士,以行于世。”宋叶适《习学记言》卷三十三亦有云:“河间献王得《周官》……先王孔子之道,赖以复传,于今其功大焉。”《周官》即《周礼》。

经刘德之手得以流传的还有重要儒家经典《礼记》。《隋书·经籍志》载:“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时亦无传之者。至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向因第而叙之。而又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小戴记》即《礼记》。

《景十三王传》列举献王所得之书,其中还有《尚书》。王国维曾分析《尚书》与献王的关系,他说:“献王所得古文旧书有《尚书》《礼》,此二书者皆出孔壁,或出淹中,未必同时更有别本出。而献王与鲁恭王本系昆弟,献王之薨仅前恭王二年,则恭王得书之时,献王尚存,不难求其副本。”(《观林堂集》卷七)

赖刘德得以流传的,还有《乐记》。《隋书·经籍志》载:“其后窦公、河间献王、常山王、张禹,咸献《乐书》。”明张岱《夜航船·文学部》亦载:“汉文帝始得窦公所献周公大司乐章,河间献王与毛生采作《乐记》。”

经刘德之手所传之经典还有《孝经》。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志》引宋陈振孙曰:“世传秦火之后,河间人颜芝得《孝经》藏之,以献河间王。”

刘德不但置《毛氏诗》和《春秋左传》博士,而且还曾筑日华宫,招揽天下贤士,齐、鲁、燕、赵等地儒者上千人聚集在这里,昼夜讲读、校理、编辑从民间求索来的诗书典籍。儒士们“褒衣雍容、弹冠奋袂”,“或翼而翔,或趋以跄,登降于堂”,一时间日华宫内“殿阁灿烂,古光璀璨,纵横断策纷纭”(晋葛洪《西京杂记》)。日华宫为抢救先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其旧址在今河北省泊头市富镇严铺村。

河北泊头日华宫遗址

刘德不但经常赶着马车,前往长安献书,也曾向朝廷奉献雅乐。《汉书·艺文志》载:“河间献王……献八佾舞,与制氏不相远。”又载于《景十三王传》:“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献王所献雅乐,得到了当时大儒公孙弘、董仲舒的认可,“以为音中正雅,立之大乐”。

以上所述,不过举其要者。其实献王所藏书,远不止这些,《景十三王传》用了“故得书多,与汉朝等”八个字形容他藏书之宏富。把献县说成是儒家典籍的再生之地,毫不为过;用六经柱来表彰献王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

走过六经柱,就可看到迎面九级台阶之上的巨大铜鼎,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实事求是”鼎。此鼎仿西周大克鼎而铸,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口有大型双立耳,饰有相对的龙纹,口沿微敛,方唇宽沿,腹略鼓而垂,称敛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显宽大,重心略向外偏,上部另饰有突出的饕餮形象三组。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饰有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即波曲纹),环绕全器一周。

实事求是鼎

在当下,“实事求是”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受到执政党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此词有过深刻的论述。而眼前的这尊“实事求是”鼎,却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它与河间献王刘德的特殊关系。

汉代的大史学家班固评价刘德的献书之功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景十三王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个词,是对刘德治学精神的高度评价,因此有人把献县说成是“实事求是”一词的诞生之地。“修学”就是治学,“好古”就是追求书的古本、原貌。“实事”就是把事情做实,也就是把整理古籍这件事落到实处。“求”就是研究、探索、考证。“是”就是真,就是正。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今流俗书本云求长长老,以是从人得善书,盖妄加之耳。”又说:“真,正也。留其正本。”献王所“求”之“是”,就是典籍的真本,传承的真相,文章的真义。这就是班固所说的“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刘德所传之书,更多地保留了原貌,保证了这些典籍的纯洁性,由此形成了与“今文经”相对的“古文经”。班固是把刘德的“实事求是”与淮南王刘安的“浮辩”相对着说的,他说:“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颜师古对“浮辩”的解释是:“言无实用耳。” 

刘德“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朴学”,更是把这种精神奉为圭臬。钱大昕就说:“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卢氏群书拾补序》)阮元也说:“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非敢立异也。”(《揅经室集·自序》)

站在“实事求是”鼎的平台上向北望去,远远就可看到一尊高大的青铜坐像,那就是河间献王刘德。这尊刘德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大家钱绍武设计,像高5.8米,加上底座总高8米。他身体微微前倾,仰首摊臂,面带笑容,俯视大地,体现了献王对天下苍生的关怀之情。表情亲切儒雅,威而不怒,眉宇间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既有帝王之气,又有文者风范,完美地实现了儒家典范与千古贤王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献王刘德拯救华夏文明、福泽千秋万代的贤王气概。

铜像的后面是文化背景墙,是一组气势恢弘的浮雕壁画,从右至左的内容依次为:三雍对策、封王河间、毛公贯公搜求旧籍、施惠鳏寡。墙高3米,长26米,象征着献王在位26年。

刘德为汉景帝的次子,栗姬所生。栗姬生有三子,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刘荣被立为太子。栗姬性嫉,惹怒景帝,废刘荣太子,栗姬忧郁而死,刘荣、刘阏也都相继死去。刘德受栗党株连,险遭厄运,经窦太后说情,才得以幸免。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封刘德为河间献王,都乐成(其地在今献县河城街镇南),在位26年。当时的藩国之乱、内宫之争使刘德感叹儒道的衰微,“专以圣人法度遗落为忧”。他认为应当“学圣王之道”,“惟学问可以广明德慧”,“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司马光《河间献王赞》)。于是他在封国收集佚书、修兴礼乐,竭尽全力振复儒学。

在当时的诸王中,刘德可谓是出类拔萃之辈。《汉书·叙传》载:“景十三王,承文之庆。鲁恭馆室,江都訬轻,赵敬险诐,中山淫醟,长沙寂漠,广川亡声,胶东不亮,常山骄盈,四国绝祀。河间贤明,礼乐是修,为汉宗英。”《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又说:“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刘德的才能、学识,也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景十三王传》又载:“武帝时,献王为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馀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可是性多猜疑的汉武帝,对学识、名声、影响日隆的这位皇兄,头脑里掠过一丝不安,这样下去,岂不危胁到他的统治,因此旁敲侧击地说:“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史记·五宗世家》裴骃集解)意思是说,你会不会像商汤和文王那样,有朝一日将取我而代之。刘德听明白了武帝的言外之意,回到封地后,整天纵酒作乐,自我麻痹,以证明没有觊觎大位的野心。终因心情沉重,四个月后,郁郁而死,享年还不到50岁。刘德死后,对于他的谥号,中尉常丽提出了5个选项:“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据此大行令上奏说:“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宜谥曰献王。”(《汉书·景十三王传》)因此被谥为“献”。这个“献”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刘德的聪明睿智,也涵盖了他整理文献、上朝进献等内容,是对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杰出贡献的肯定与褒扬。

刘德死后,被安葬在他的封地,即献王纪念园文化墙以北的那片树林里。文化墙的东侧有一条小路,可以走进献王陵园。因前几天下了一场不小的雪,现在的陵园内还白茫茫一片。我们沿着泥泞的道路北行,在上坡处看到一块文物保护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献县汉墓群——献王陵。国务院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公布,河北人民政府立,二000年四月二十日。”树丛内的最高处有个封土堆,那就是献王陵,陵的东侧有个香炉。再往北还有一处封土堆,但已不很明显,东侧亦放着一个香炉,据导游讲,这个是献王妻子墓。现在的这个墓园,南北长242米,东西宽197米,占地47674平方米。宝顶高出地面20米,封土为覆斗状梯形四层台。

明嘉靖十三年(1534)对献王陵重加规整,并在宝顶前建献王祠,正殿4楹,殿堂正位为献王,并有毛公、贯公配享。祠有东西厢房各4间,西为藏书阁,东曾为献麟书院。明隆庆五年(1571),清乾隆十三年(1748)曾两次重修。1946年被毁,至今没有恢复。

站在献王陵前,耳畔又回响起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河间献王墓》:“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雄歌依旧大风传”,说得多好!

2016年1月6日第一稿

2020年1月22日第二稿

2023年9月23日第三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