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傑 诚食不二 2022-02-21 06:05 01 “人生作弊器” 杜塞尔多夫的乌伟海尔医生预言:“可以预见,再过几年,除了没参加健康体检的人以外,几乎没有人是健康的。” 其实,不是每年做体检不好,是你做的体检不对。 体检会“干掉”一个正常人,因为年年体检正常,却突然某天得上了大病。 这种悲剧在我们身边反复上演,但谁都没有反思过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这件事情这么反常,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逻辑? 首先想一想,难道大病是某一天突然患上的吗? 你会说,肯定不是呀,疾病一直在发展中。最早是感冒乏力,过后是炎症,接着是慢性炎症,再过后是硬化,最后才是癌症。 好了,既然疾病一直处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体检能检查出来吗? 回想一下,我们每年的体检都做了哪些项目? 对了,有基础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脏三项、彩超等等。 福利好的单位还会增加癌标基础项目、HPV/TVT/HP筛查,等等。 这些体检项目能检查出疾病已经发展到哪个阶段了吗? 不能,尽管身体已经很不舒服,已经这里疼那里痛,但体检指标仍然正常。 就算检查过的这些指标正常,那些没有检查的指标呢?它们正常吗? 每年都检查的指标哪天不正常了,就可能患上疾病了。 每年没检查的指标哪天不正常了,也可能患上疾病了。 如果一个指标6.1是疾病,6.0算健康吗? 你会有点犹豫,不应该算吧,应该再低一些,比较安全。 再想想,有这样的标杆吗?没有!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体检会“干掉”正常人了吗? 第一个原因,每年还有不少指标没有检查,这些没检查的指标可能会不正常。 第二个原因,年年检查的指标参考值太宽,如果等到指标真正不正常了,才去做健康干预,就太晚了,因为这时候临床上可以诊断为疾病了。 什么叫参考值太宽?如果6.1是疾病,5可能已经有这种倾向,或者叫前期,这时候,就应该采取健康干预措施。 年年体检正常,却可能某一天“突然”得上大病,那么有没有一种体检,能避免这样的结果、真正指向健康呢? 抗癌名医吴永志博士临床食疗50年发展的自愈力体检,以提高自愈力为目标,就能帮助我们防微杜渐、曲突徙薪,让我们的行为真正指向健康。 其效果不亚于装上了一台“人生作弊器”,能让我们提前5年预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02 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这条成语,要我们在不良的事物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杜绝和防止,不让它发展下去。 防微杜渐换成健康管理上的术语,叫做“健康预防”。 拿到体检报告后,外行看箭头,内行看门道。 不少人拿到体检报告,没看到箭头,大喜若狂:哈哈,我体检正常,我很健康。 殊不知,没看到箭头,仅仅代表:在这些有限的指标、很宽泛的参考值之内,你是正常的。 如果在全面的指标、大幅收窄的参考值之内,你的指标仍然正常,这时候我要恭喜你:你做得不错,请继续保持! 自愈力体检矫正了常规体检的缺失,让我们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1、参考值大幅收窄,并且有明确的标杆。6.1代表疾病,5.5代表什么,5代表什么,4.7代表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应检尽检,能帮助诊断的指标全部检查,全方位诊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自愈力体检的结果能告诉我们:处于目前的阶段,我们应该用饮食与运动开展健康干预?还是应该立即治疗? 03 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这则成语,要我们提前采取措施,将烟囱改为弯曲的,搬走灶前的柴火,做到防患于未然。 曲突徙薪换成健康管理上的术语,就是健康干预。 我们通常都逃不过“墨菲定律”:会出错的事,往往会出错;担心的事情,往往会发生。 继续现在的体检,我们会被“正常”的体检数据蒙蔽,只看到外观漂亮的大房子,没看到“烟囱”仍然是弯曲的,没看到灶前仍然堆满了“柴火”,“火灾”的发生是大概率的。 切换为自愈力体检之后,我们有明确的标杆,清楚自己处于哪一个阶段,该采取哪些健康预防与健康干预措施。 改掉不良的饮食内容与生活作息,相当于将烟囱改成弯曲的。 排出身体内部的毒素,相当于搬走灶前的柴火。 纠正不良的情绪压力,相当于更换老旧的电气燃气线路。 全面排除健康风险,相当于全面整改房屋的安全隐患。 ▽ 唯有如此,一个人的健康才能得到保证,一栋房屋的安全才会得到庇护。 唯有如此,吴博士50年临床食疗经验荟萃的“人生作弊器”才不会白给,才不会让“年年体检,突然某天得上大病”的人生悲剧反复上演。 |
|
来自: 12345csdms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