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长生教授谈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 | GW-ICC 2023

 天地爱尔 2023-09-24

第 34 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3)于 2023 年 9 月 7 日 ~ 9 月 10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丁香园心血管时间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进行专访。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刚刚结束,在房颤消融领域,有哪些研究值得我们关注?

今年的 ESC 大会上,有关导管消融的 ADVENT 研究公布了最新的数据,该研究涉及脉冲消融(PFA)技术,与传统的射频导管消融和冷冻消融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与此同时,RCT 结果(随机对照实验)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证实了 PFA 脉冲消融技术在成功率和安全性方面不亚于目前主流的射频导管消融技术和冰球囊技术,这一研究结果令人瞩目。


新版《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更新了卒中风险评分系统,主要是出于哪些考虑?


由于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中国和亚洲人群的数据以及相关经验,因此本次房颤指南与过去几年的指南最大的区别在于,关键和重要的内容充分反映了中国专家和亚洲人群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抗凝治疗方面的一个显著变化是 CHA2DS2-VASc 评分的修改。全球通常采用的标准是 65 岁作为一个积分的阈值,但中国的指南将这个年龄阈值调整为 60 岁。这个修改是基于亚洲地区的研究证据,强有力地支持了 60 岁作为一个积分的依据,并且对于 65 岁以上的患者则增加了 2 个积分,而国际上的标准是 75 岁。

另外,有关房颤筛查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最新的研究表明,在门诊筛查房颤并不能提高房颤的检出率,也不能改善房颤的预后,因此我们的指南将筛查的适应证推荐等级下调到 IIB,但这仍存在争议。相比之前的指南,中国的指南在此方面有了显著不同。

这版中国指南重点收集和引用亚洲、国内临床研究及人群队列研究的成果与数据,使指南更适用于中国房颤患者群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全国心血管能力评价与提升项目将推出诸多创新活动,其中包括房颤术者的分级评价,可以简要介绍一下主要评价方式及临床意义吗?


房颤术者的评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

► 三级术者具备独立手术操作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

► 二级术者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能,能够处理复杂的病例;

► 一级术者则拥有高水平的手术技能,在处理复杂的困难病例上具备相当丰富的经验,并且能够保证更高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安全系数。

其中,一级术者在每个省份中都相当稀缺,通常只有一个或两个。

这种评级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客观地评估术者的技能水平。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位博士毕业生,在从业三年后被评为二级术者,而你的同学是三级术者,或者没有被评级,这就反映出了两个同年资的医生在手术技能水平上的差异。通过这种评价体系,我们希望激励术者不断提升房颤手术的技能水平,推动我国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

此外,为了帮助所有术者提升技能,达到更高的手术水平,我们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教育培训体系。这种评级和培训体系的建立旨在促进房颤技术的整体提升,最终使患者能够受益于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在房颤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重点主要有哪些?


首先,当前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导管消融在房颤治疗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今年预计将执行约 15 万例导管消融手术。未来十年,即到 2035 年,中国每年可能会执行约 100 万例导管消融手术,并且这个数字可能会增长 5 倍至 10 倍。这个趋势的原因有一方面是研究证明积极控制房颤,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和导管消融等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在诊断房颤后的第一年内。相比之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远不及导管消融,而且导管消融手术非常安全,其价格逐步下降。此外,国家医保政策的支持也对这一趋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变得愈发重要。例如,随着新 CHA2DS2-VASC 评分的广泛推广,更多患者将接受抗凝治疗,这将进一步提高抗凝治疗的覆盖率,从而有望减少房颤相关卒中的发生率。

第三是房颤的综合管理,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应用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与房颤相关的合并症,如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这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死亡、卒中和心力衰竭等后果。

图片

排版 | 阿澈
投稿 | hanxiaodan@dxy.cn
题图 | 长城会官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