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微型小说发展概述

 海阔天空vmee2u 2023-09-24
中国微型小说发展概述

“微型小说”这一名称,在我国虽然是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但微型小说——短小的小说,则是古已有之。而且可以说,小说这门艺术的发展,篇幅最初就是短小的,而后才有中篇、长篇。当然,在唐宋以前,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引用桓谭之语所说,这些小说多系“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唐宋以后,短小的小说逐渐摆脱了粗放简略的状态,走向精悍凝练。到了清代,诞生了《聊斋志异》这样杰出的短篇小说集。它共收四百多篇作品,其中不少是不足一千字的“微型”,有的短至一二百字。然而,由于它进步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使得它的作者蒲松龄与曹雪芹、吴敬梓这些长篇巨匠一起,同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灿烂明星。“崇白话而废文言”的中国现代文学,伴随着大量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的问世,也诞生了不少微型小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冰心等,都创作过微型小说。郭沫若于1920年1月在《学灯》上发表的《他》,只有三百多字。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左翼文艺运动和抗日战争中,一些进步报刊更有短小说的提倡和实践。到了五六十年代,则有“一鸣惊人的小小说”的一时兴起。

在国外,短小的小说也是早已有之。阿·托尔斯泰在《什么是小小说》一文中指出:“小小说产生于中世纪……是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批小鸟。文艺复兴时代的小说家赋予这种笑话以文学的形式。17世纪又把生活及政治的热血灌入了小小说。它还造成了18世纪戏剧创作的百花争妍的繁荣局面。”19世纪、20世纪的不少作家,在小说领域创作长篇、中篇、短篇的同时,也奉献出一些微型小说。其中有雨果等被称为“巨匠”的作家,有拉格奎斯特、海明威、斯坦贝克、辛格、川端康成、伯尔、马尔克斯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与我国蒲松龄一样以写短篇小说著称的作家契诃夫、欧·亨利、厄尔凯尼等。被称为“日本超短篇小说之神”的星新一,目前仍活跃在文坛上。超短篇小说,也就是微型小说。这些优秀作家的不少微型作品,构思精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了最多的内容,成为传世之作。

综如上述,微型小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不过,多少年来,微型小说只是附属于短篇小说之内,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并不具有独立的文体意义。小说在体裁上历来只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而无“微型”之名。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时代发展的加速、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艺术审美上也愈来愈要求“节省律”,用尽量少的时间来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因而钟情于精短文体,希望小说创作长话短说,多多精练,而不要短话长说,无节制地拉长。在这样的背景下,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就应运而生,迅速崛起。在我国内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微型小说创作数量不断增加,随之有关微型小说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展开,显示了微型小说将从短篇小说中分化出来的趋势。1992年6月,中国微型小说学会成立,标志着微型小说最终摆脱了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分支、一个附庸的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品种。小说世界由长篇、中篇、短篇形成的“三足鼎立”状态,变成了由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共同组成的“四大家族”。在这同时或稍前、稍后,在我国的台、澳、港地区,在东南亚各国,在世界华文文坛,微型小说也都完成了这一蜕变,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品种。

微型小说“独立”后,开始还只是处于一种襁褓状态,势单力薄,根不深,叶不茂。我在当时曾这样说过:写微型小说的作者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是习作,出众的作品甚少,且多系“兴之所至”的匆匆过客,今天写了,明天就不再写了。一些著名作家虽有涉足微型小说的,也往往是“逢场作戏”,缺乏应有的专心。而一种文学品种,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队伍,没有那么一些人为它朝思暮想、鞠躬尽瘁,是难以形成自己的力量与独立的品格的。因而也难怪当时一些人对微型小说能否真正“立”起来抱着怀疑态度了。

时间过了十多年,微型小说依靠它切合时代需要的强大生命力,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提倡与支持,迅速地迈出了弱小的襁褓期而成长起来,虽然还远远没有成熟,但已是少年形象了。少年尽管稚嫩,但生气勃勃,发展空间很大。文学大家柯灵先生逝世前在评述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主办的“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时,就曾用“现代小说中最少年”的话来形容微型小说。他说:“在大树参天的文学老林里,微型小说是后起之秀,现代小说中最少年。”

现在,作为“少年”的微型小说,以近百位专攻微型小说创作的“微型小说专业户”为核心,形成了一支比较有力的创作队伍。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现有会员近五百人,几十位在微型小说创作和评论上取得显著成绩的作者,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省作协的则有三四百人。同时,不少知名作家在从事其他文体创作之余,越来越多地涉足微型小说,不时奉献出一些精品佳作。微型小说作为训练写作的最好学校,更吸引了大量业余作者。目前全国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微型小说的作者达千人,发表过微型小说的作者估计不少于一万人。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庞大作者群,为微型小说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型小说迅速发展的最深厚的根源,是广大读者的热爱与支持。近些年来,不少文学刊物的销量呈下滑态势,南昌的《微型小说选刊》与郑州的《小小说选刊》适应读者的需求,却由月刊改成了半月刊,月销量分别达到七十万份与六十万份左右,在文学刊物的销量上名列前茅。正因为有读者、有市场,这几年,全国在调整报刊结构中,微型小说报刊的数量明显增加,由初始的两三家唱戏,变为时下的群雄并起。微型小说的图书也有了明显的增多,近来每年出版的各种微型小说选本与专集达几十种,印数大多超过一般的文学作品集。这一切,正如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微型小说的创作,广受读者的欢迎。”

还值得一提的是,微型小说正大举进入学校课堂,许多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被选进教科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十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微型小说选修课。一些学士、硕士、博士的论文,就是专门研究微型小说的。近年,微型小说与高考越走越近。好几名高考作文“状元”的作品,用的都是微型小说的文体。凌焕新教授主编的《高校金榜作文与微型小说技巧》等书,赢得读者的热烈欢迎。微型小说走进学校,赢得青少年,就为自身注进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这些情况表明,微型小说在日益发展中,一方面,越来越走向普及化,写微型小说的人越来越多,读微型小说的人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又逐步走向专业化,一批专攻微型小说创作的“专业户”已经形成,微型小说在学界也正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这种普及性与专业性的结合,使微型小说从短篇小说分离出来而另立门户的根基不断地得到巩固与加强。

我国的微型小说及其业绩,引起海外广泛的重视。东南亚和欧美不少国家,近些年不断发表和出版中国微型小说的作品和理论著作。微型小说已成为与海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学品种,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与新加坡作家协会共同发起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已经开了五届。中国微型小说在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中国是华文的母语国,中国也正成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中心。

微型小说的“初长成”,使得微型小说创作的整体水平较襁褓期有明显提高。在每年一万多篇的作品中,虽然仍有不少雷同化、浮浅化的平庸之作,但可圈可点之作日益增多。近些年在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主办的年度评选中,每年都有一些富有艺术原创力、艺术震撼力与艺术张力的优秀作品浮现出来。这些作品短小精悍,贴近生活,扬“短”避长,“以最小的面积,集中最多的思想”,别开了文学的新生面,为一些读者反复鉴赏把玩。

节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作者江曾培,特此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