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皇皇巨著叫《全宋笔记》(附目录)

 小夏ho78b993zg 2023-09-24

图片

图片

《全宋筆記》(增訂本)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編

主編:戴建國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定價:12000.00元




主編简介




戴建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宋筆記》編纂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1953年生,歷史學博士,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導,歷史文獻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之《宋史》修訂主持人。曾任上海師大古籍研究所所長、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學術成果有《宋代法制初探》《宋代刑法史研究》《唐宋變革時期的法律與社會》《慶元條法事類》點校,《文獻通考》點校主持人之一,獲教育部第七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并多次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




增訂本前言




戴建國
古代筆記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筆記既有對社會重大事件的記錄,也有對微觀生活的具體生動的敘述,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為作者親聞親歷。其以質樸、不事雕琢的特色全方位地描述了古代文化風貌和社會生活場景,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信息,內容極為廣博,保存了大量正史不屑記載的科技、文化、社會史等方面的珍貴資料,是瞭解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第一手資料,具有其他文獻不可替代的價值。
入宋之後,筆記進入了它的成熟期,原先筆記中的志怪傳奇內容逐漸淡化,注重社會現實成為主流。這種不拘一格隨筆記事的文體深受宋人的喜好,上至宰相,下至僧侶、布衣,都撰写有筆記,或“公餘篡錄”,或“林下閑譚”而信手筆錄之。寫作者不必刻意“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也無需關注“春秋筆法”,興致所至,將其所見、所聞、所思隨手劄錄。宋代筆記的思想性、學術性日趨凸顯,並由此深刻地影響了宋之後的文學體裁和作品。宋之後的筆記,無論是著述形式,還是內容涉及面,基本沒有超出宋代筆記的範疇。
宋代筆記數量龐大,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學術價值,彌足珍貴。例如在中國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的《夢溪筆談》,便是宋人沈括撰寫的一部筆記。指南針發明後被人類運用於航海事業,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而現存文獻中最早記錄這一實踐活動的,正是宋人朱彧的筆記《萍洲可談》。又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記錄了八百八十多年前宋朝使團出使朝鮮半島的情景,保存了珍貴的中外交通史料。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用細膩的筆觸記載了宋代京城開封的繁華景象和市民日常生活,是我國有關城市社會文學作品的開創之作。洪邁的《容齋隨筆》涉獵廣泛,對歷代典章制度、史書、文學、語言文字、天文律曆、古代文物等,無不淹通,徵引賅博,考據精確、論述深邃,不啻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這些筆記歷經千年歲月的沖刷,仍魅力不減,熠熠生輝,構成我們民族記憶的瑰麗寶典。
傳世的宋人筆記絕大多數分散在各種叢書中,有些書十分稀見,尋覓極為不便,且版本蕪雜,在長期的編輯刻印流傳中,相當一部分筆記著作已非原貌,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散佚,或因後人重輯而混亂不堪,錯訛叢生,給使用者帶來諸多困難。因此,對傳世的宋人筆記進行系統整理,編纂出版一部筆記總匯,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基礎性文化學術工程。
我們搜集梳理了散見於各類叢書和各大圖書館的约五百種傳世的宋人筆記,對其中符合整理要求的四百七十六種筆記按統一體例作了編纂整理。
《全宋筆記》對先前學術界已有整理本的筆記文獻,多有匡正,在充分吸納前人時賢成果基礎上,整理品質有所提高,例如《東京夢華錄》,採用了北京國家圖書館收藏的袁克文藏本作校本,訂正了一些先前整理本未能糾正的錯訛。《諸蕃志》是一部中外交通史名著,學界有不少整理和研究成果。此次整理,我們充分利用了出土的趙汝适墓誌以及學界已有成果,並注意到《宋史·外國傳》參考利用了《諸蕃志》,運用《宋史》相關材料以校正《諸蕃志》文字之誤,比之先前出版的整理本更為精善。
更有大量的筆記文本為學界首次整理,僅如佛學類筆記,就有《法藏碎金錄》、《羅湖野錄》、《雲卧紀談》、《叢林盛事》、《枯崖漫錄》、《林間錄》、《人天寶鑒》、《廣清涼傳》、《續清涼傳》、《叢林公論》等,大多為宋代僧人所作,多佛門聞錄,頗具佛學史研究價值。
筆記文獻的卷帙篇幅大都偏小,然卻蘊含著豐富的價值。如吳幵所撰《漫堂隨筆》,載北宋英宗至哲宗時期朝野見聞,對研究北宋中後期政治制度史多有裨益。傳世的《說郛》刪節本僅有三條,學界一般認為已無傳本。我們通過細緻考證,判定北京國家圖書館藏勞氏丹鉛精舍本及南京圖書館藏清錢塘丁氏正修堂本實為該書傳抄之本,並以丁氏本為底本做了整理。張淏撰《雲谷雜記》,歷代書目未見著錄,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得,評價曰“實踵(洪)邁書而作,蓋能專為考據之學者”。二十世紀初,魯迅先生曾從《說郛》中輯錄出一卷,十分看重其價值。趙希鵠《洞天清錄》記載古器書畫,凡一百六十則,涉及古琴、古硯、古鐘鼎彝器、翰墨真跡、古今石刻、古畫等,洞悉源流,辨析精審,嚮為文物收藏家所重視。陳郁《藏一話腴》既有朝野遺聞逸事、史事雜論,也有文學評論。陳郁為著名詩人,對當時人的詩文評價頗有見地,爲宋代文學批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史料。南宋歷史上先後經歷了金、元少數民族政權的侵擾,宋軍民奮起抗戰,事蹟可歌可泣,宋人筆記對此多有記載。如王致遠《開禧德安守城錄》記述了開禧年間德安府通判王允初率軍民英勇抗金、浴血奮戰、堅難守城一百零八日的史實,並詳論宋金攻戰之策及攻守戰具如對樓、流馬、石砲等。其價值,誠如清孫詒讓所言:“所記雖一人一時之事,而為讀《宋史》者拾遺補闕。”又如陳規《守城錄》,詳細評述了北宋末年開封城防之戰的失誤。所載《守城機要》及有關武備裝置、兵員佈防、城池攻守的論述及實戰事例,為研究古代軍事、科技及古城池建制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史料價值。
整理過程中,我們做了大量搜遺輯佚的工作,例如收錄的范成大四種遊記《攬轡錄》、《驂鸞錄》、《桂海虞衡志》、《吳船錄》,此次整理輯得大量佚文,應是目前最為完整的整理本。葉大慶《考古質疑》,為重要的考據之作,考訂精密,援引廣博。今傳本乃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多有遺漏,我們又從《永樂大典》及其他文獻中輯得多條。南宋初朱勝非撰《秀水閑居錄》三卷,記載了南宋初的政治、軍事、經濟、選舉制度及宋金對峙形勢。於建炎三年發生的重大事件“苗劉之變”亦有詳載,更廣及北宋史事,對於研究南宋初期的歷史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原書已散逸不傳,《說郛》本僅有八條,此次我們做了全面匯輯。再如洪邁的《夷堅志》,為宋代社會研究的資料淵藪。原書流傳過程中有大量散逸。我們在充分吸收學界既有整理成果的基礎上,又從宋代文獻中輯得佚文一百餘條。
值得一提的是,《全宋筆記》編纂整理的過程也是辨偽存真的過程。傳世的筆記文獻中,有不少題為宋人的作品,經考訂,其實是元及元朝之後的作品,或是託名偽作。我們對混雜其間的偽書作了大量的辨偽、剔除工作。
《全宋筆記》的出版,為學術界提供了一部經過系統編纂整理,收羅齊全,便於查找和使用的宋人筆記總集。其學術價值主要體現為兩點:一是把分散的符合筆記體裁的傳世宋人筆記盡可能收錄,予以編纂整理。收錄整理的筆記數量是目前學術界同類出版物中最多,也是最全的,體現了《全宋筆記》的“全”的特點。二是本總集收錄的大多數宋人筆記係首次校勘和標點,即使是學界已有整理成果的,我們也力求出新,盡可能做到後出轉精,體現了“新”的特點。
《全宋筆記》總計一百零二冊,自二〇〇三年出版第一編至全部出齊,前後歷時十多年。因種種緣由,書中存在諸多不足,有必要對全書進行整合修訂。
此次增订,我們充分吸收學術界相關成果,對書中存在的校勘、標點、排版等方面的訛誤進行了糾正,改寫刪除和增補了一些校勘記。刪除了原誤收的題名吳宏撰《獨醒雜誌》以及《嘉蓮燕語》《內觀日疏》《三餘帖》《玄池說林》等偽書,增補了林之奇《道山記聞》、鄭熊《番禺雜記》、賈似道《悅生隨抄》及佚名撰《談選》等四種筆記。並對全書笔记重新作了排序,朱勝非《紺珠集》、曾慥《類說》以及《說郛》所收筆記均為節本,與其他整理本體例不同,故仍排在後面。全書採用通排形式,不再分編。



目錄





北夢瑣言孫光憲撰

三楚新録周羽翀撰
清異録陶 穀撰
稽神録徐 鉉撰

廣卓異記樂 史撰
賈氏譚録張 洎撰
洛陽搢紳舊聞記張齊賢撰
江淮異人録吴 淑撰
五代史補陶 岳撰

法藏碎金録晁 迥撰
昭德新編晁 迥撰

南唐近事鄭文寶撰
江表志鄭文寶撰
江南餘載佚 名編
五國故事佚 名撰
乘軺録路 振撰
續翰林志蘇易簡撰
江南别録陳彭年撰
南部新書錢 易撰

燈下閒談佚 名撰
錦里耆舊傳勾延慶撰
麗情集張君房撰
乘異記張君房撰
釣磯立談史 □撰
丁晉公談録潘汝士撰
楊文公談苑黄鑒筆録 宋庠重訂

茅亭客話黄休復撰
江南野史龍 衮撰
王文正公筆録王 曾撰
次續翰林志蘇 耆撰
廣清涼傳釋延一撰
西齋話記祖士衡撰
蠡海録王 逵撰
友會談叢上官融撰

近事會元李上交撰
宋景文公筆記宋 祁撰
碧雲騢梅堯臣撰
江鄰幾雜誌江休復撰
儒林公議田 況撰
筆説歐陽修撰
歐陽文忠公試筆歐陽修撰
歸田録歐陽修撰

廬陵雜説歐陽修撰
國老談苑夷門君玉撰
文正王公遺事王 素撰
湘山野録 續湘山野録釋文瑩撰
玉壺清話釋文瑩撰
東齋記事范 鎮撰
一〇
御試備官日記趙 抃撰
東原録龔鼎臣撰
倦遊雜録張師正撰
括異志張師正撰
使遼語録陳 襄撰
春明退朝録宋敏求撰
一一
涑水記聞司馬光撰
温公瑣語司馬光撰
温公日録司馬光撰
温公手録司馬光撰
一二
孫威敏征南録滕元發撰
韓忠獻公遺事强 至撰
青箱雜記吴處厚撰
蜀檮杌張唐英撰
文昌雜録龐元英撰
談藪傳龐元英撰
月河所聞集莫君陳撰
郴行録張舜民撰
畫墁録張舜民撰
一三
夢溪筆談沈 括撰
補筆談 續筆談沈 括撰
寇萊公遺事佚 名撰
一四
澠水燕談録王闢之撰
家世舊事程 頤撰
林文節元祐日記林 希撰
林文節紹聖日記林 希撰
范文正公鄱陽遺事録陳貽範撰
王氏談録王欽臣撰
麈史王得臣撰
一五
曾公遺録曾 布撰
孫公談圃孫 升撰
一六
東坡志林蘇 軾撰
仇池筆記蘇 軾撰
漁樵閑話録題蘇軾撰
龍川畧志蘇 轍撰
龍川别志蘇 轍撰
一七
青瑣高議劉 斧撰
珍席放談高晦叟撰
吕氏雜記吕希哲撰
一八
唐語林王 讜撰
一九
續世説孔平仲撰
珩璜新論孔平仲撰
談苑孔平仲撰
二〇
續清涼傳張商英、朱 弁撰
宜州家乘黄庭堅撰
聞見近録王 鞏撰
甲申雜記王 鞏撰
隨手雜録王 鞏撰
海岳名言米 芾撰
書史米 芾撰
畫史米 芾撰
東軒筆録魏 泰撰
二一
真率記事佚 名撰
洛陽名園記李格非撰
楊公筆録楊彦齡撰
遊城南記張 禮撰
後山談叢陳師道撰
明道雜誌張 耒撰
聞見録邵伯温撰
二二
林泉高致集郭 思編
師友談記李 廌撰
道山清話佚 名撰
晁氏客語晁説之撰
文酒清話佚 名撰
丞相魏公譚訓蘇象先撰
侯鯖録趙令畤撰
二三
豐清敏公遺事李 朴撰
雞肋編莊 綽撰
泊宅編方 勺撰
青溪寇軌方 勺撰
漫堂隨筆吴 幵撰
侍兒小名録洪 炎撰
山水純全集韓 拙撰
岳陽風土記范致明撰
二四
冷齋夜話惠 洪撰
林間録惠 洪撰
燕魏雜記吕頤浩撰
遵堯録羅從彦撰
二五
守城録陳 規撰
東皋雜録孫宗鑑撰
春渚紀聞何 薳撰
墨客揮犀彭 □撰
續墨客揮犀彭 □撰
二六
萍洲可談朱 彧撰
石林燕語葉夢得撰
石林燕語辨汪應辰撰
玉澗雜書葉夢得撰
二七
避暑録話葉夢得撰
巖下放言葉夢得撰
陶朱新録馬 純撰
麟臺故事程 俱撰
二八
雲齋廣録李獻民撰
搜神秘覽章炳文撰
東觀餘論黄伯思撰
二九
懶真子馬永卿撰
緗素雜記黄朝英撰
朝野僉言夏少曾撰
秀水閑居録朱勝非撰
宗忠簡公遺事佚 名撰
裔夷謀夏録劉忠恕撰
三〇
靖康傳信録李 綱撰
建炎進退志李 綱撰
建炎時政記李 綱撰
皇太后回鑾事實万俟卨撰
師友雜誌吕本中撰
紫微雜説吕本中撰
曲洧舊聞朱 弁撰
三一
家訓筆録趙 鼎撰
辯誣筆録趙 鼎撰
建炎筆録趙 鼎撰
靖炎兩朝見聞録陳 東撰
建炎復辟記佚 名撰
可書張知甫撰
東家雜記孔 傳撰
默記王 銍撰
補侍兒小名録王 銍撰
三二
退齋筆録侯延慶撰
西征道里記鄭剛中撰
松漠紀聞洪 皓撰
肯綮録趙叔問撰
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録佚 名撰
五色綫佚 名撰
楓窗小牘百歲老人袁褧撰
三三
學林王觀國撰
三四
高齋漫録曾 慥撰
中吴紀聞龔明之撰
欒城先生遺言蘇 籀撰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徐 兢撰
三五
續補侍兒小名録温 豫撰
清尊録廉 布撰
鐵圍山叢談蔡 絛撰
墨莊漫録張邦基撰
閒燕常談董 弅撰
侍兒小名録拾遺董 弅撰
三六
北窗炙輠録施德操撰
能改齋漫録(上)吴 曾撰
三七
能改齋漫録(下)吴 曾撰
五總志吴 坰撰
三八
東京夢華録孟元老撰
猗覺寮雜記朱 翌撰
北狩見聞録曹 勛撰
建炎維揚遺録佚 名撰
焬王江上録佚 名撰
東園叢説李如篪撰
三九
碧雞漫志王 灼撰
昨夢録康與之撰
錢氏私誌錢世昭撰
麟書汪若海撰
經筵玉音問答胡 銓撰
省心雜言李邦獻撰
西溪叢語姚 寬撰
卻掃編徐 度撰
四〇
寓簡沈作喆撰
翰墨志趙 構撰
華陽宫記事釋祖秀撰
邵氏聞見後録邵 博撰
四一
步里客談陳長方撰
續博物志李 石撰
呻吟語佚 名撰
甕中人語韋 承撰
避戎夜話石茂良撰
北狩行録王若沖撰
道山記聞林之奇撰
獨醒雜志曾敏行撰
野老記聞王大成撰
四二
南窗紀談佚 名撰
靖康紀聞丁特起撰
桐陰舊話韓元吉撰
甕牖閒評袁 文撰
翰苑遺事洪 遵撰
過庭録范公偁撰
四三
北邊備對程大昌撰
演繁露程大昌撰
演繁露續集程大昌撰
四四
程氏考古編程大昌撰
程氏續考古編程大昌撰
羅湖野録釋曉瑩撰
雲卧紀談釋曉瑩撰
四五
容齋隨筆洪 邁撰
容齋續筆洪 邁撰
四六
容齋三筆洪 邁撰
容齋四筆洪 邁撰
四七
容齋五筆洪 邁撰
睽車志郭 彖撰
采石戰勝録員興宗撰
采石瓜洲斃亮記蹇 駒撰
采石斃亮記佚 名撰
正隆事迹記張 棣撰
捫蝨新話陳 善撰
四八
夷堅志(一)洪 邁撰
四九
夷堅志(二)洪 邁撰
五〇
夷堅志(三)洪 邁撰
五一
夷堅志(四)洪 邁撰
五二
夷堅志(五)洪 邁撰
五三
夷堅志(六)洪 邁撰
五四
入蜀記陸 游撰
家世舊聞陸 游撰
老學庵筆記陸 游撰
避暑漫抄陸 游撰
齋居紀事陸 游撰
放翁家訓陸 游撰
摭青雜説佚 名撰
五五
攬轡録范成大撰
驂鸞録范成大撰
桂海虞衡志范成大撰
吴船録范成大撰
乾道庚寅奏事録周必大撰
淳熙玉堂雜記周必大撰
二老堂雜誌周必大撰
泛舟遊山録周必大撰
五六
清波雜志周 煇撰
清波别志周 煇撰
北轅録周 煇撰
雲谷雜記張 淏撰
五七
揮麈前録王明清撰
揮麈後録王明清撰
揮麈第三録王明清撰
揮麈録餘話王明清撰
五八
投轄録王明清撰
玉照新志王明清撰
嶺外代答周去非撰
松窗百説李季可撰
五九
蓼花洲閒録高文虎撰
辰州風土記田 渭撰
芻言崔敦禮撰
卧游録吕祖謙撰
入越録吕祖謙撰
履齋示兒編孫 奕撰
六〇
雲麓漫鈔趙彦衛撰
北行日録樓 鑰撰
碧湖雜記佚 名撰
言行拾遺事録佚 名撰
六一
中興禦侮録佚 名撰
常談吴 箕撰
祛疑説儲 泳撰
南燼紀聞録舊題辛棄疾撰
竊憤録 竊憤續録舊題辛棄疾撰
釋常談佚 名撰
石魚偶記楊 簡撰
重明節館伴語録倪 思撰
六二
經鉏堂雜誌倪 思撰
芥隱筆記龔頤正撰
續釋常談龔頤正撰
西疇老人常言何 坦撰
耆舊續聞陳 鵠録正
六三
習學記言(上)葉 適撰
六四
習學記言(下)葉 適撰
六五
野客叢書王 楙撰
六六
樂善録李昌齡撰
叢林盛事釋道融撰
涉史隨筆葛 洪撰
厚德録李元綱撰
使金録程 卓撰
六七
緯略高似孫撰
螢雪叢説俞 成撰
六八
梁谿漫志費 袞撰
中興戰功録李 壁撰
澗泉日記韓 淲撰
朝野類要趙 升撰
準齋雜説吴如愚撰
六九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李心傳撰
七〇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李心傳撰
七一
舊聞證誤李心傳撰
四朝聞見録葉紹翁撰
七二
負暄野録陳 槱撰
溪蠻叢笑朱 輔撰
襄陽守城録趙萬年撰
醉翁談録羅 燁撰
諸蕃志趙汝适撰
叢林公論釋惠彬撰
七三
密齋筆記謝采伯撰
賓退録趙與時撰
蘆浦筆記劉昌詩撰
七四
考古質疑葉大慶撰
吹劍録俞文豹撰
吹劍續録俞文豹撰
吹劍三録俞文豹撰
吹劍四録俞文豹撰
清夜録俞文豹撰
燕翼詒謀録王 栐撰
七五
西山讀書記(一)真德秀撰
七六
西山讀書記(二)真德秀撰
七七
西山讀書記(三)真德秀撰
七八
西山讀書記(四)真德秀撰
七九
西山讀書記(五)真德秀撰
八〇
西山讀書記(六)真德秀撰
八一
經外雜鈔魏了翁撰
讀書雜鈔魏了翁撰
古今考魏了翁撰
貴耳集張端義撰
洞天清録趙希鵠撰
善誘文陳 録撰
希通録蕭 參撰
八二
自警編趙善璙撰
八三
鬼董沈 某撰
宜齋野乘吴 枋撰
蒙韃備録趙 珙撰
黑韃事略彭大雅撰  徐 霆疏證
繁勝録西湖老人撰
朝野遺記佚 名撰
愧郯録岳 珂撰
八四
桯史岳 珂撰
辛巳泣蘄録趙   與撰
坦齋通編邢 凱撰
開禧德安守城録王致遠撰
八五
藏一話腴陳 郁撰
行營雜録趙 葵撰
後村雜記劉克莊撰
潁川語小陳 昉撰
學齋佔畢史繩祖撰
新編醉翁談録金盈之撰
閑窗括異志魯應龍撰
八六
鶴林玉露羅大經撰
雞肋趙崇絢撰
樵談許 棐撰
八七
宣政雜録江萬里撰
游宦紀聞張世南撰
江行雜録廖瑩中輯
深雪偶談方 岳撰
東洲几上語施清臣撰
東洲枕上語施清臣撰
就日録趙 □撰
人天寶鑒釋曇秀撰
鼠璞戴 埴撰
八八
都城紀勝耐得翁撰
琴堂諭俗編應 俊輯補
白獺髓張仲文撰
愛日齋叢抄葉 寘撰
腳氣集車若水撰
枯崖漫録釋圓悟撰
八九
黄氏日抄(一)黄 震撰
九〇
黄氏日抄(二)黄 震撰
九一
黄氏日抄(三)黄 震撰
九二
黄氏日抄(四)黄 震撰
九三
黄氏日抄(五)黄 震撰
九四
黄氏日抄(六)黄 震撰
九五
對牀夜語范晞文撰
諧史沈 俶撰
東谷所見李之彦撰
養疴漫筆趙 溍撰
困學紀聞(上)王應麟撰
九六
困學紀聞(下)王應麟撰
夢粱録吴自牧撰
九七
武林舊事周 密撰
癸辛雜識周 密撰
九八
齊東野語周 密撰
九九
浩然齋雅談周 密撰
志雅堂雜鈔周 密撰
浩然齋視聽鈔周 密撰
澄懷録周 密輯
雲煙過眼録周 密撰
佩韋齋輯聞俞德鄰撰
一〇〇
野服考方 鳳撰
金華遊録方 鳳撰
隨隱漫録陳世崇撰
識遺羅 璧撰
錢塘遺事劉一清撰
一〇一
東南紀聞佚 名撰
咸淳遺事佚 名撰
昭忠録佚 名撰
《紺珠集》選二種朱勝非編
唐宋遺史詹 玠撰
雞跖集佚 名撰
《類説》選十八種曾 慥編
秘閣閒談吴 淑撰
該聞録李 畋撰
荆湖近事陶 岳撰
洛中紀異録秦再思撰
金坡遺事錢惟演撰
見聞雜録趙 概撰
見聞録胡 訥撰
三朝聖政録石 介撰
紳脞説張君房撰
祖異志聶 田撰
聖宋掇遺歐陽靖撰
摭遺劉 斧撰
翰府名談劉   斧撰
燕北雜記武 珪撰
使遼録張舜民撰
遯齋閑覽陳正敏撰
雜説趙闢公撰
南唐野史佚 名撰
一〇二
《説郛》選五十八種陶宗儀編
野人閒話景 焕撰
牧豎閒談景 焕撰
江南録佚 名撰
傳載贊 寧撰
番禺雜記鄭 熊撰
高昌行紀王延德撰
玉堂逢辰録錢惟演撰
家王故事錢惟演撰
先公談録李宗諤撰
湖湘故事陶 岳撰
洞微志錢 易撰
野説邵 思撰
趙后遺事秦 醇撰
閒談録蘇 耆撰
重編燕北録王 易撰
談淵王 陶撰
歲時雜記吕希哲撰
暇日記劉 跂撰
幙府燕閒録畢仲詢撰
范文正公遺事佚 名撰
韓忠獻别録王巖叟撰
韓魏公事趙 寅撰
南遊記舊曾 紆撰
蒼梧雜志胡 珵撰
軒渠録吕本中撰
續骫骳説朱 弁撰
隱窟雜志温 革撰
退齋雅聞録侯延慶撰
視聽鈔吴 萃撰
暘谷漫録洪 巽撰
雞林類事孫 穆撰
上庠録吕榮義撰
澹山雜識錢 功撰
植跋簡談錢康公撰
陵陽先生室中語范季隨撰
北風揚沙録陳 準撰
聞見録羅 點撰
因話録曾三異撰
虜庭事實文惟簡撰
蜀道征討比事袁申儒撰
行都紀事楊和甫撰
野雪鍛排雜説許景迂撰
讀書愚見鄭 震撰
繼古藂編施青臣撰
桃源手聽陳 賓撰
韋居聽輿陳 直撰
葦航紀談蔣 津撰
悦生隨抄賈似道撰
浩然齋意抄周 密撰
坦齋筆衡葉 寘撰
船窗夜話顧文薦撰
姑蘇筆記羅志仁撰
三柳軒雜識程 棨撰
田間書林 昉撰
異聞記何 先撰
善謔集佚 名撰
趨朝事類佚 名撰
談選佚 名撰




書影




图片

图片

源:大象出版社

排版:耘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