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笛子与胡笳

 zqbxi 2023-09-24

     外表文静、乐音优美的笛子很像青涩而秀雅的少女,没人想到它会成为一种要命的武器。不妨先讲一段笛声缠绕的日本往事。

元龟三年(公元1572年)十月,号称日本武略第一人的甲斐、信浓守武田信玄为了进京主政,发动了对三河、远江守德川家康的战争。在三方会战中,52岁的战神信玄将血气方刚的家康杀得丢盔弃甲,使其狼奔豕突,一度大便失禁拉在了马鞍上。信玄三万大军兵锋随即指向德川家的野田城。几番攻打后,仅有900士兵防守的野田城岌岌可危。

这时,将陷的孤城里传出了笛声。每当夜幕降临,那轻柔袅娜的笛音便从城内某个角落响起,越过城墙抵达信玄军的大营。笛子连吹20余夜,终于引起了信玄的注意。胜券在握的枭雄一时风雅之心大起,命人把床几搬到营帐外面小山下的一株幼杉旁,这里能最清楚地听到城内的笛声。笛乐美甚,信玄一连几夜闭目静听。但这位一生谨小慎微的日本武士即使闭着眼也不忘提防暗算,他命人每天把自己的床几左右挪动一下,以防种种不测。

但老东西还是失算了。

这一夜星光灿烂,城内的笛子照常吹起,信玄照常闭目静听。在月亮躲入云彩之间的一刹那,笛声之外突然传来巨响。信玄曾担心过的火枪终于被叩响了扳机。枪弹打在了身体右侧腰身间,信玄迅速昏迷,在短暂的清醒之后旋即走向死亡。

笛声依然在夜空中飘荡,但城上城下已经无人闻听。

如一把延伸出去的刀子,从一个叫村松芳休的下级武士唇间吹出的笛音,就这样要了一代枭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性命,整个日本史因这柔媚的笛音而硬生生地拐了一个弯儿。

外形与笛子类似,胡笳亦生性温柔。但形体多变却如那婚后的妇人,或婀娜或消瘦,又多几分烟火尘世的难言心酸,故又自有呜呜咽咽的独特神韵。

再讲一段胡笳声里的中国往事。

西晋元帝末年,匈奴骑兵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城。这一夜,月明星稀,满天月光落在晋阳城外匈奴骑兵的头盔与铁甲上。这数万骑兵是当天下午前来围城的,扎营之后,匈奴人点起营火,准备拂晓攻城。晋阳百姓,夜不敢寐,大睁着眼等待黎明时分的厄运。就在这时,一阵清奇悲苦的歌唱之声从城头传来,这种仿佛从喉咙深处发出的悲吟绵绵不绝地顺着夜色穿透了城外所有匈奴人的耳膜,也惊动了晋阳城内的百姓。于是城里城外皆抬头寻找那悲吟的源头。在满天月色中,他们马上找到了那个深夜里的歌唱者。只见这个人一身白衣站在城楼上,满头乌黑的长发披拂在肩头,正仰着清瘦的脸对月清吟。城内百姓立即认出城头歌吟者正是他们的刺史刘琨刘大人。

从刘琨喉咙里发出的这种类似于悲吟的歌唱太撩拨人的神经了。城外的一个匈奴骑兵听着听着不禁发出一声凄然长叹,叹息自己在这样的月明寒夜为什么不拥着妻子儿女围炉夜话,而非要在这荒郊野外围城杀人呢?夜深了,城外的匈奴人怀着对亲人家乡的忧思慢慢进入了梦乡。刘琨沐浴着满天月色,坐在城头,又吹响了胡笳。城外的匈奴人在香甜的酣梦中,恍惚听到了家乡的胡笳之声。哀婉悲切、愁思绵长的胡笳声再次勾起了梦中人的怀乡之念,他们想这胡笳是父母妻子吹给自己听的,是催促自己回乡的呼唤。于是他们在睡梦中不禁泪湿双眼。

拂晓时分,匈奴人列队攻城,这时城头上呜呜咽咽的胡笳声又起,匈奴骑兵闻听一愣:这不是昨夜梦中的胡笳声吗?难道这是长生天在呼唤我们早早回家?于是大家不禁悲从中来,伫马低首,泪眼迷离,良久抬头相互观望,见大家表情相似,顿知彼此心意相通。于是匈奴兵便一声呼哨,拔营打马而去。晋阳之围乃解。

笛子可以害一个巨人的性命,胡笳却可救一城人的性命。乱世战火中弱如女子的笛与笳,便是如此这般地主宰了人类的生与死。

害命的笛子救命的胡笳。貌似如此,但事实上,救人或害人的却是与乐器无关的人类欲望。欲吞天下成一人之野心如信玄者,难免死于暗箭;而舍一人之身以存一城如刘琨者则人城俱存。

多少人沉浮在欲望的水面上,生或者死。而笛子与胡笳,无非一根稻草,或玄妙的药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