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如果白崇禧全力参与对阵粟裕,结局是否会改变?

 数字人生6688 2023-09-24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对于左右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相当重要。在所谓“事后诸葛亮”的分析来看,国民党方面完全能够做到不至于输得那么难堪。发生过的事情不会再来第二次,但架不住有些人会去思考可能的变数。

中央也曾作出过这种担心,而粟裕却表示:来就是死!

如果淮海战役里白崇禧加入战局,那么会对整个淮海战役的态势产生变数吗?粟裕又做出了什么准备呢?

今天冷哥就带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件事,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既能回顾往期文章,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白崇禧参战的不利因素

作为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淮海战役决定了日后整个战略态势的基本走向。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有着相当多的讨论点,不过不管从什么方面入手,指挥层级上的混乱都是历来讨论败因当中无法绕开的一个点。

在诸多的讨论当中,有人提出如果白崇禧接受了蒋介石的任命,在淮海战役开始前出任国民党方面在整个战役期间的总指挥,那么淮海战役的结局可能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但事实上,即使白崇禧出任了总指挥一职,指挥混乱的问题也不会有所好转。

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分析白崇禧在接任总指挥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第一,指挥系统存在着差异。

要想做到上下一条心,部队的指挥结构方面必须要先做到统一,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白崇禧即便再有能力,下边的部队也不会听从于他的指挥,整个战略设想和布局就都不会实现。

然而,在淮海方向上的国民党军队与白崇禧自己的部队恰恰就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指挥体系,而这两个指挥体系又源自于两个不同的国民党内部派系。两个派系之间本身在战前就是小冲突不断,互相之间没有信任。鉴于这一点,白崇禧必然要将自己的指挥体系搬运到淮海战场一线,而现实的状况是他根本没有时间来做到这一点。

第二,下属部队无法指挥。

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派系和派系之间本身又互相轻视和鄙夷。身为桂系首领人物之一的白崇禧来到徐州,这周边的部队都是蒋介石的嫡系,而且大部分将领都是所谓的“黄埔系”成员,他们自然不会去听从白崇禧的指挥调度。另外,徐州“剿总”本身就是蒋介石在淮海战役之前为了抵消桂系影响力而特意设置的,如今你让白崇禧空降徐州过来指挥,这些嫡系部队会乖乖听从命令吗?如果白崇禧指挥不动部队,那么让白崇禧来指挥只能是嘴上说着好,更不用说还要试着去战略安排调度和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淮海决战了。

第三,蒋介石越级指挥的问题。

作为中央层面的决策人物,蒋介石本应该是决定大的战略方案的制定和决策,至于局部和前线的实际操作交由前线指挥官来决策和执行。然而,蒋介石经常插手前线战事安排,甚至绕过前线指挥机关,直接对一线部队发布命令。这就导致国民党的高级指挥官经常等待蒋介石的手令行事。

但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如果让对一线战况最有发言权的前线指挥官没有当机立断的权利,任由在后方遥控指挥的蒋介石进行布置,即使战场上的形势有利于国民党方面,也会因为这样的操作而使自己陷入不利局面,而这一点白崇禧还根本躲不掉。

淮海战役的实际情况

分析完白崇禧指挥的不利因素,下面来看一下实际的淮海战役情况。

很多人对于淮海战役的第一印象,便是解放军的六十万兵力对阵国民党的八十万兵力。如果再在这个基础上加上白崇禧在华中的二十万兵力一百万对六十万,国民党方面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两倍于解放军的兵力水平,这一仗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然而战场实况不能只看纸面数据,虽然国民党军队兵力超过解放军,但实际到某些关键点上,国民党的兵力并没形成对解放军的完全超过。

根据资料,国民党在徐蚌一线的兵力布置大致如下:由6个军组成的邱清泉兵团,由4个军组成的李延年兵团,由5个军组成的黄百韬兵团,由2个军组成的刘汝明兵团,由4个军组成的李弥兵团,由2个军组成的孙元良兵团。除此之外,还有冯治安下辖的4个军、从外地赶来支援的黄维兵团以及徐州“剿总”的直属部队,参战总部队为30个军,75个师,参战总人数为80万人。

从客观角度来说,这八十万大军如果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布置在徐州一带,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也难以将其全部歼灭,而且自身也会面临着重大伤亡的风险。

不过,这八十万大军并没有集结在一处,由于国民党本事指挥调度的原因,这些重兵集团沿着陇海、津浦两条铁路分散部署,形成了一个十字阵。在面对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的局部优势打法上存在着天然劣势。

蒋介石在战前并非没有意识到过于分散的布置会出现怎样的问题,于是在杜聿明的建议下,蒋介石决定将兵力集中在蚌埠为中心的淮河南岸一带

但蒋介石很快就意识到,这一方案的实施将会使徐州完全暴露在解放军的锋芒之下。如果解放军以极小的代价拿下徐州,一来会极大地动摇民心与军心,二来使得解放军能够借助陇海路实现快速调兵,进而使得国民党陷入被动局面。于是蒋介石临时改变布置,决定以徐州和蚌埠作为两大坚守要点,将兵力布置改为两点一线的方案。

蒋介石的这个方案设想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津浦铁路西侧有邱清泉兵团和孙元良兵团把守,东侧则有黄百韬兵团和李弥兵团布置。而在作为核心的蚌埠一带,则由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镇守。在这样全方面的遥相呼应下,解放军想要攻击任何一处都会面临被包围的风险。

然而蒋介石太高估了他手下人的能力了。

国民党军向来在指挥调度和把握战机上不如解放军,而且这些人对于蒋介石的布置安排根本没有理解到位。想要达成蒋介石的作战意图,他手底下的人就要达到相应的执行能力才行,而这恰恰是蒋介石所没有预料到的。如果在淮海一带的国民党军真能达到华野和中野那样的执行力,那么蒋介石的这一设想还真的就能实现。可惜,发生了的事情没有如果可言。

那么,是什么让蒋介石的战略设想没能实现,从而导致了国民党军队最终在淮海战场上失败呢?

首先,黄百韬兵团被华东野战军围困并歼灭于双堆集一带,导致国民党在东部的防御出现了漏洞,从而令其处于被动局面。

其次,孙元良兵团临场弃守蒙城,让中原野战军得以占领宿县,切断了这“两点一线”的中间部分,让徐州和苏州不再遥相呼应,彻底失去了联系。

从战场形势上看,粟裕和刘伯承比刘峙、黄百韬等人对于蒋介石的战略意图理解的更为透彻,从而让两大野战军把握住了战场先机。

黄百韬没有及时将自己的兵团迅速向徐州方向靠拢,而是在运河东侧耽误时间,等着四十四军这支刚由自己管辖的新部队归建。而这段时间也恰恰让华东野战军把握住,从而完成了战略部署,将黄百韬兵团彻底包围。

而孙元良兵团弃守蒙城,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刘峙身上。面对蒋介石催促着救援黄百韬兵团的命令,刘峙不敢不从。他可不想承担坐视黄百韬兵团被围歼而不顾的罪责,因而让孙元良北上救援黄百韬。

至此,淮海一带的国民党军队已经被切分为三个部分,虽然整体兵力尚存七十余万人,但每一个小部分与围困他们的解放军相比,人数上明显处于劣势。按照这个战场态势上看,要想靠额外的兵力来达到翻盘的效果,恐怕不是一般的难。

不过,在军事上一切都没有绝对可言。假如白崇禧真的将自己的二十万主力军投入淮海战场,支援被围困的黄维或者杜聿明,都会在局部造成国共双方兵力对比上出现变化。本来,中野和华野合力围困整个黄维兵团,双方在兵力对比上的差距并不明显,如果不是黄维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局限,整个兵团也不会到全军覆没的地步。要是白崇禧加入并接管了双堆集一线的指挥权,国民党军队或许还有一丝翻盘的机会。

白崇禧参战的可能性

那么,白崇禧到底具不具备在淮海战场上改变形势的条件和可能性呢?

如果白崇禧出任淮海一线的总指挥,那么国民党在武汉和徐州的两大集团在名义上能够形成一股合力,白崇禧也能将自己的主力军投入到淮海战场上与解放军交战。粟裕在计划淮海战役的时候,就是本着利用刘峙和白崇禧之间的矛盾让白崇禧不会往淮海倾尽全力。当白崇禧出任这个总指挥后,这个问题至少能够暂时搁置,使得投入到淮海的总兵力大大增加。仅仅在这一点上来说,两大集团的会合显然增加了淮海战场上不确定因素。

另外,白崇禧的指挥能力明显要比刘峙要强,而且在判断能力上也比杜聿明优异,两大军事集团在他的指挥之下至少不会弄得如此难堪。

当年刘峙守徐州的原因有二,一是徐州确实没有什么更合适的人派任,二是刘峙对蒋介石言听计从,不会给他惹什么“麻烦”。即便后来蒋介石给刘峙派来杜聿明从旁协助,但从效果上而言,这两个能力不一样的人一块行事的效果还不如由雷厉风行的白崇禧来的好。

刘峙没有这种大规模战斗的经验和意识,经常在紧要关头慌乱不堪,根本不适应承担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责任。杜聿明虽然对战局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也会有所谓“上、中、下”三策,但是他的不够决断,而且还受到蒋介石的节制,即使他身上的光环再怎么闪耀,也难以在这淮海战场上得以发挥。

白崇禧相对于这两人而言要好一些,至少在他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队应该不至于说大部分时间陷于被动,至少也应当会在一些关键部分取得不错的战果。

总体而言,如果让白崇禧来负责指挥淮海战役的话,也只会让淮海战役的总体难度再增加一些,而战役所开展的时间也会增长,解放军的伤亡数字也会有所上升,不过战役的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能白崇禧不至于让参战部队尽数报销,但依旧改变不了国民党的败势。

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等一系列战役以来,国民党军队就已经陷入颓势。在大战略方向上,解放军进入了反攻态势,而国民党军队已经收缩至大城市和战略要地,无力再像1946年那样发起大规模攻击。另外,白崇禧在私底下说过:“徐蚌会战已经不可挽救,即使再加两个兵团也不顶用。对于共军而言,我们来一个兵团就是送一个兵团。”

白崇禧的加入虽然对整个淮海战役不会产生太大变化,那如果他在战役后期出兵搭救杜聿明,解放军的拒敌策略能否有效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呢?

粟裕的应对之策

在杜聿明集团从徐州向西撤退前,中央军委曾经向淮海战役前委致电,提醒粟裕注意杜聿明的去向,不排除整个杜聿明集团向武汉方向撤退。

言外之意,中央军委担忧白崇禧在这期间加入淮海战场,从而让中野和华野疲于应付,使得杜聿明、黄维与白崇禧遥相辉映并顺利逃脱。这样一来,整个淮海战场,甚至是整个华东局势都会产生极其不利于解放军的变化。

考虑到这一点,淮海战役前委是要按照计划围歼杜聿明集团,还是要在白崇禧可能的东进路线上派兵拦截?

1948年12月,华野和中野已经将绝大部分可调用的兵力集中在双堆集一带,没有多余的力量用于应对可能东进的白崇禧部队。

要在复杂形势下做出准确的决断,关键就在于如何判断并确认重点。

武汉的二十万桂系部队看似是一个不安定因素,但与杜聿明集团相比,白崇禧的威胁和价值并不如前者。而且,只有杜聿明集团撤退方向与白崇禧接应方向一致,白崇禧的救援才算有意义。

那么,作为华野的总指挥,粟裕要怎样去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

第一,放弃海运路线防守。

要想在短时间内从淮海战场上迅速脱离,可行的一个方法就是从徐州出发,经陇海铁路东进至连云港,然后乘船南下到江南一带。但从实际情况上看,这一点并不能够实现。要想在短时间内准备好运送30万人的船只,国民党海军显然没有这个时间和实力。如果杜聿明要走这一条路线的话,那么必定会在港口遭到解放军的围攻。

料到杜聿明不会选择这一条逃跑路线,粟裕索性将陇海铁路上的所有部队往南边调遣,全力压往西南方向,放开连云港一线的防守,就让你杜聿明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自淮海战役之前,杜聿明的母亲刚刚度过七十大寿。在寿宴上,杜聿明专门让人安排上演了一出《空城计》的戏。不过,杜聿明的这出“空城计”可是被粟裕看穿,被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空出兵力用以支援南部的战斗当中。

第二,兼顾东南方向的防御。

杜聿明的第二个逃跑方案便是沿着徐州东南方向前行,穿过苏中一带走最短路线向南京方向靠近。但这一路线也有问题,苏中一带河流密布,且多为泥地,杜聿明集团的机械化部队通过这里耗时较长,容易被华野追上。如果杜聿明真的选择走这一条路线,那么华野便会趁着杜聿明集团在泥地里挣扎的时机快速追上,到时候想逃也逃不掉了。

第三,西南方向设阵拦截。

前两个方案都有各自的不利因素,那么摆在杜聿明眼前的只有一个方案:从徐州西南方向出发,在华中一带绕一个圈子到达淮河南岸,从而达到预定的撤离徐州兼解围黄维的设想。

这一条路线河少路平,有利于杜聿明集团快速通行,但缺点就是会进入到中野的防御阵地内,容易被中野和华野从两个方向进行夹击。粟裕将手中能够调用的所有兵力都布置在了这一条逃跑路线上,目的就是为了将杜聿明围困在这里,使其无法逃脱。

杜聿明也料到了华野和中野要堵截他往包围圈里赶,在逃跑前,他命令部队朝着永城方向前进,避开华野在双堆集一带的阻击部队,而且还刻意关闭了联络用的电台。本来杜聿明的计划实施的好好的,但蒋介石通过前线侦查得知了杜聿明首先自报、其次解围的意图后,派出专机空降手谕强令杜聿明改道往南解救黄维。杜聿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带着自己的部队一头钻进的华野和中野的包围圈当中。

粟裕的这次冒险压住让他心神不安,连续几个昼夜都没有好好休息,一直等着前方传来杜聿明集团往预定包围圈前进的报告。

当杜聿明集团被两大野战军围困于指定地点的情报传来,粟裕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杜聿明的这一次无奈变道,也让关于淮海战局变动的任何设想和方案彻底失去了意义。即使白崇禧从武汉派出他那二十万部队前来驰援,等待他的无非又是一次围点打援,而且大概率会被包围歼灭。

淮海战役的最终结局

1949年1月10日,解放军部队攻入杜聿明集团内部,淮海战役宣告结束。

淮海战役总计时长66天,共计歼灭国民党军55万人解放军伤亡人数为13.4万人。在三大战役当中,淮海战役伤亡人数最多,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战争形势最为复杂,政治影响最为深远。

在淮海战役过后,国民党几乎失去了其赖以发动内战的主力和精锐部队,失去了在长江以北再次发动大战的能力。除了少数地方外,长江以北已经归属解放军控制,剑指南京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纵观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国民党方面从战略决策、指挥调度、部队协调上接连出现严重问题,使得本有可能的胜利曙光转瞬即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的道路。反观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部队间指挥得当,计划决策胆大心细,全体官兵上下一心、不分你我,让胜利的天平才最终朝着共产党的方向倾斜。

创作不易,觉得文章还不错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支持一下,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指教。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