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室话投资6:价投基石之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率性而为 2023-09-24

重点:价投三基石之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今天,我跟朋友Macon试一款乌岽村的凹富后这款茶香气内敛,回甘强烈持久。跟西丹湖村的凹富后很不同。

Macon是刚接触股市,对各种理念一知半解,例如觉得下面两个行为就认为是价投:

  1. 买入大众知名公司。

  2. 买了就不卖,长期持有。

于是就问我,这真的是价值投资吗?

我说上面那两种行为只是价值投资的可能结果,但并不是那样就说是价值投资。

先讲投资的目的,所有的投资都是为了将来收回更多的钱。

现在,有两种方法来把钱拿回来。

一种是其他人以后会付你多少钱,而不考虑资产的产出,老巴称之为投机。

那就是认为明天有人会为它付钱给你,即使它毫无价值。这只是一种赌博。当然,社会整体最终也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因为一个群体的收益是从另一个群体的损失中获取的。

在充满泡沫市场中,这种方式运行到了极致。当时人们买入的所有这些东西都不会产生任何回报,但是在短期内发生了大量的财富转移。

另外一种是从资产本身会产生什么考虑,这是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会产生什么?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你拥有现金,可以把钱存银行能产生利息,买房子商铺能产生租金,去开店可以产生收入。这些你必须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值,能维持多久,结果是否让自己满意。

最终,一家企业或任何经济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都将以现金的形式产生价值。其生命周期产生的全部现金的现值就是它的价值。

而在股市中的价值投资是指巴菲特说的三条基石

1、把股票视为企业。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将投资视为拥有一家企业而不是买进某种价格来回波动的东西。

2、你对股市的态度能不能克服人性的从众心理,隔绝市场巨大的情绪影响力,保持理性,这是最大的挑战。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也是他最好的朋友,就是市场。格雷厄姆称它为市场先生。

3、要有安全边际这就是说,不要试图开着9,800磅重的卡车过承载能力10,000磅的桥。你开车再多走几步路,找一座承载能力为15,000磅的桥过河。

这次就来说第一个基石:股票视为企业选择股票的标准实际上就是看企业的标准。巴菲特在1998年股东大会就介绍过:

  1. “ 我们正在寻找一种我们能理解的业务。这意味着他们销售的产品,我们认为我们能够理解,或者我们能够理解竞争的本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什么问题。”

  2. “当我们发现企业时,我们试图找出它的未来的前景,是否未来5年、10年或15年它的赚钱能力可能是好的或者变得更好,是差的或者变得更糟。”

  3. “我们试图评估它的未来现金流。

  4. “我们试着决定是否和一些我们觉得得舒服的人在一起。”

如果你把部分积蓄拿去开公司,例如咖啡店,或者餐饮店,你也会考虑同样的事情。你会考虑你懂不懂公司经营的产品,当前竞争地位,3到5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你将如何经营, 谁将为你经营,你要付多少钱,你能赚多少钱。

这正是看股票时所要考虑的,因为股票只不过是公司的一部分。我们看的是投资这项业务本身会产生多少现金流

当然,在股市中考虑一家公司,除了要有上面的理念基础,还要有理性的数据分析。这里介绍唐书房里介绍《股票基本面分析清单》,可以作为备忘的检查清单。

图片

《股票基本面分析清单》

1)我是否愿意花大量时间研究这家企业和这个行业?(困难度,兴趣)

2)现在公司决定聘我担任CEO,三个月后到任。现在我需要赶紧知道哪些东西?

3)公司现有生意的获利,钱的比例有多大? 

4公司的核心客户是谁? 

5)说服目标客户购买公司的商品或服务的难度大吗?

6)客户的留存率如何?

7)公司帮助客户解决了什么麻烦?

8)客户对公司商品或服务的依赖程度高吗?假设公司明天关门,客户会受到什么影响?


9)公司生意是否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若有,主要是什么?


10)公司可否在不流失客户的情况下,上调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11)行业内竞争激烈吗,主要的竞争手段是什么?
 

12)行业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对手靠什么成为主要竞争对手的?
 

13)你认为观察这家公司的核心数据和事件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14)公司面临哪些主要风险?


15)公司的负债是否过高,是否有大量或有债务,利息保障比是否足够安全?


16)公司资本再投资的回报率是否令人满意?


17)公司是否采用了保守的会计政策?


18)公司营收主要依赖持续性营业收入,还是非经常性收入?
 

19)公司是否具备占用上下游款项的能力?

20)公司维持现有盈利能力所需资本支出高不高?


21)搜集主要管理人员履历及相关资料,认为是否是可信任之人?


22)主要管理人员是怎么走上现在的岗位的?

23)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如何?是否持有公司股权,如何获得的?


24)主要管理人员的相关决策,是否是基于股东利益作出的?


25)主要管理人员过去向股东传达的信息,是否清楚明确、前后一致?


26)主要管理人员的经营活动是否为独立思考(未受同行行为干扰)?


27)公司过去的成长主要来源于内生性增长还是并购扩张?
 

28)公司过去及现在的并购,是否获得预料中的成功? 

29)公司的并购活动是基于什么目的展开的?资金如何筹集?

30)行业和公司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