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拳听古典(13): 李斯特与他的‘好基友’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9-24
上次主要介绍了李斯特的音诗和他就喜欢别人家老婆的这个审美取向。那么这一次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他对于钢琴作品的贡献,以及提到他的钢琴好基友肖邦。
李斯特被世人尊为钢琴之王,对于钢琴领域的音乐创作,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是一个极为优秀的钢琴演奏家,更是在作曲领域不停探索钢琴这种乐器的极限。当时钢琴已经发展到了击键式钢琴,不是巴赫那个年代的羽管键琴,但是乐器的发展并没有相应产生音乐表现形式的突变。相传李斯特年轻的时候听到了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的演奏,惊为天人。立志要做钢琴领域的帕格尼尼,没几个月就写出了十首钢琴超级练习曲。之所以称为'超级’,其中真意就是超级的难弹,这可以说既是致敬帕格尼尼,又是在用钢琴做实验。

图片

李斯特不仅在技术上不停探索钢琴的表现形式,更是在中后期开始用钢琴尝试叙事化、史诗化,之后竟然写出了启蒙印象主义音乐的钢琴作品和几首无调性的小品。让钢琴在不同道路上都走出了一个个不同方向的里程碑,可供后人探索。我们在听李斯特的晚期的钢琴作品时,经常可以感受到一架钢琴宛如一个交响乐团般的听感!
提到钢琴,可能最常拿出来做比较的就是李斯特和肖邦,一个是钢琴之王,一个是钢琴诗人。在各种水友之中,也就谁的音乐造诣更深吵得不可开交。其实照我来看,真的不必争吵,就是一个各有所爱的审美偏好。如果非要整个明白,我给您一个角度,我们的思路被钢琴两个字蒙蔽了,换成煎饼马上清楚。两家饭馆,一家叫煎饼诗人,一家叫煎饼之王,你会吃哪家?

图片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之中,李肖二人不仅不是对手,还是一对好基友。两个人只相差一岁,在肖邦来到巴黎籍籍无名的时候,李斯特已经是当时音乐界的顶流了。传说中二人的第一次见面就非常有趣。肖邦把自己创作的乐谱寄给李斯特,李斯特边弹边感叹这曲子写的可真棒,正在演奏的时候,肖邦本人到场了,听着李斯特的演奏,在旁边也找了一架钢琴开始默默和声。李斯特一听大为兴奋,没回头便感叹道这肯定是作曲家本人来了。于是,李斯特一边弹一边说:“肖邦先生,您的曲子实在是太美妙了,我想握您的手,可是我不想停止演奏。” 肖邦也一边弹一边说,“我可以用左手弹伴奏部分,您用右手弹旋律部分,这样我们就可以握手了。” 于是两位大师在接下来的4个小节之中热情的握了手,音乐也并没有任何的中断。音乐好基友的浪漫我真的嗑到了!

图片

除此以外,肖邦的成名也要极大的归功于李斯特。当时想要捧红十八线小音乐家肖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为此,李斯特想到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方法。当时李斯特正在召开个人演奏会,在开场跟观众致意以后,李斯特让剧场把灯光全部熄灭,之后才开始演奏。观众们以为只是可以让他们更加专注于音乐,并没有多想。于是在黑暗中,琴声响了。这是一首全新风格的钢琴曲,旋律流畅而激昂,音符如水银泻地一般从黑暗的舞台中央流淌到音乐厅的每个角落。李斯特的乐迷们在黑暗中都听傻了,他们感叹李斯特的钢琴曲又有了新的突破和新的意旨。乐曲达到了高潮,音乐结束但旋律和意境还环绕在音乐厅之中,如痴如醉的观众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共同高呼着李斯特的名字。这时,灯光亮起,掌声骤停议论纷纷,因为钢琴前坐着的并不是李斯特,而是另一个英俊潇洒还略有几分忧郁气质的年轻人。这一夜过后,肖邦的名字传遍巴黎,这就是一代宗师的声名鹊起之夜!

图片

今天带大家欣赏两首李斯特的作品,分别是《匈牙利狂想曲》和超练系列的《钟》。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 
Hungarian Rhapsodies, S.244 No.2
李斯特本人有着来自父亲的匈牙利血统,也一直在文化认同上是一个匈牙利人。所以,这个系列的狂想曲可以说是对于祖国和认同根源的致敬。这里面不仅有着对于祖国的热爱,更有着对于匈牙利人民所经历的苦难的同情泣诉。从这个立意上就显示了这个系列的高度,不仅是单向的对于祖国的爱,更是把祖国人民、文化的喜悲融入音乐,分享给世界和时间。

图片

(style: Jean-Michel Basquiat, created by @JJaka Eltotsira)

关于匈牙利狂想曲系列,我听过全部的19首以及钢琴版本和交响乐版本,这里为大家选择了卡拉扬演绎的第二首的交响乐版本,这确实不是李斯特原作的钢琴版本,但是在我心中却最好的表现出了他对于故国深沉的爱。如果大家想听钢琴版本,也可以搜索一下郎朗或者匈牙利钢琴家Alfred Brendel的版本。

图片

这第二首狂想曲,可以分解成引子加上A部分和B部分,引子速度缓慢音乐低沉,为整首作品打下了一种厚重宛若史诗般的底色,让听者一下就能感受到表现主题的宏大和厚重。之后A部分是匈牙利风格的“拉素Lassan”舞曲,这是一种独舞旋律。旋律之中满是对于民族不幸历史和人民坚毅品格的呈现。A部分不时在高音区和低音区反复,让这种表述充满了色彩。最后随着旋律在高音区跳跃变幻成了一个轻快的舞曲,作品进入B部分。B部分是“弗利斯卡”舞曲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双人舞音乐。旋律更加欢快,这段音乐描述了民间节日的狂欢和庆典,音乐节奏加快,呈现了非常热闹的音响效果。交响乐版本相比钢琴版本,因为可以在不同音域用到更多的乐器,也呈现了更加夸张和丰富的效果。听下来着实让人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钟》La Campanella S.141-3
李斯特在自己20岁的时候邂逅了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当时目睹小提琴鬼才的演奏之后,让李斯特知道什么叫人与乐器的合二为一,什么叫巅峰之上再立巅峰。他大受启发,在自己21岁的时候写出了《我跪给帕格尼尼系列大练习曲》,是向帕格尼尼的致敬,也是一种回应。
《钟》可以算是李斯特在大众之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作品,知名度很高。这首乐曲又称为泉水,所以大家可以带着编钟的澄澈和水的流动感来欣赏。整体旋律在不同织体之间反复跳跃,短短的四分钟的乐曲之中,有着大量的左右手轮奏、快速切换八度、超远音程的断奏,最复杂的部分还有着单手快速跳跃4个八度来模仿钟声。作品由于太过难,一度被称为“不可能演奏”的作品。可以想象温文尔雅的李斯特带着笑容说着“除了我别人估计弹不了”的那种傲气。

图片

(style: Salvador Dali, created by @JJaka Eltotsira)

相比原来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版本,不得不说钢琴版本更加符合这个旋律本身,尤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清脆而碎密。这首曲子推荐大家欣赏李云迪的现场录像版本,当看到实际的影像之后我们才能知道这首乐曲对于钢琴演奏家有着多大的挑战。在高潮的时候,画面之中所有的手指都出现了幻影。如果不是把肌肉记忆深深刻在骨子里,那是万没有可能把那些断奏和轮奏流畅演奏的。看完除了奉上膝盖之外,也让人不禁对于历史里的这些惊才绝艳的天才生出敬仰之情。

图片


按理说写完李斯特,肯定要写他的好基友肖邦了。两个人之间的火花可谓是一时瑜亮!但是乱拳偏要横刀夺爱分割CP,在肖邦之间放一个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强行把这对给隔开。李斯特看完帕格尼尼的演奏会之后,形容那是一双魔手,手里拿着的是一支魔杖,究竟魔在哪里,敬请期待下期。

文章中的全部歌单链接: Eltotsira's List for Classical Music

https://music./playlist?list=PLMw7GCv7JzbFbHrUtbuPFNthiVBfkLws2&feature=sha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