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挥培训眼花缭乱,如何选?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9-24

图片

李刚(右一)在指挥封闭训练营中指导学员
文 | 陈茴茴


线下演出和活动赛事回归正常后,国内合唱活动在今年迎来一个发展高峰,穿梭于展演、比赛、活动之间的合唱指挥也成为极为忙碌的一群人。久违的高频率活动让很多合唱指挥尤其是基层合唱指挥意识到“充电”的必要性——学习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武装到实战中。应运而生的指挥培训在今年如井喷一般,令人眼花缭乱。

同是合唱指挥培训,细细研究后,发觉它们的差别不小。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挥培训,让自己在有限时间里尽量收获更多?记者采访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李刚与上海师范大学泊乐合唱团艺术总监王超,请他们就这一问题为读者指点一二。


明确自己的需求


目前国内的指挥培训以讲座、培训班、训练营等形式为主;时间少则3至5天,多则十天半个月;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尤其以合唱活跃的城市居多;内容多涉及合唱排练、声音训练、作品选择等。

王超说,正常情况下,培训的时间越长,学到的东西越多。现在还有“封闭式训练营”,如同上大学一样,吃住在学校,不能出校门,为的是让学员专注学习,提高培训的效率。王超建议想要参加培训的合唱指挥,先要弄清楚自己通过合唱指挥培训想要获得什么。如果你是高校教师,可以选择多参加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活动,如高校合唱高峰论坛、研讨会等。不同的合唱专家擅长不同的领域,可以通过培训专家的专业方向、专长来判断这个培训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是一线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针对中小学合唱的培训,也要根据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专家。同是童声合唱领域,有的专家有丰富实践经验,对于中小学合唱团音色的塑造、梯队建设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是高校音乐教育、合唱指挥领域理论水平较高的学者,同时也有中小学合唱团带团经验。王超更推荐后者,因为这一类专家无论从学术上、作品选择上,还是从作品精度、合唱审美上,都有独到之处,而且学习研究的能力比较强。

思考自己的需求,也要基于对自己所处阶段、能力和水平的准确判断。王超说,学员选择培训班的时候,一定要看自己所处的阶段,同时对比一下培训中专家的类型。如果是同类型的专家较多,可以尝试在下一次时换另一种类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受,对于自己知识面也是更好的充实。


基本功培训需求大


培养一名专业的合唱指挥,从最初的音乐基础学习、音乐素养积累,到进入高校合唱指挥专业学习,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对于国内发展迅速的合唱事业来说,拥有专业背景的指挥供不应求,因为大部分基层合唱指挥是“半路出家”的,他们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使得目前市面上推出的合唱指挥培训,只有很少一部分针对专业度很高的专业合唱指挥或高校合唱教师,更多的是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带领业余合唱团的基层指挥。

李刚近年组织或参与过多次面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培训。他发现,合唱指挥培训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非常有必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毕业于高师院校或音乐专业院校,专业背景多为音乐教育或“吹拉弹唱”等各个表演专业,即使大学期间短暂学习过合唱指挥,也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而有的指挥培训只是请专家讲授他们所擅长的理论内容,或进行简单的经验分享。老师们听的时候很兴奋,回去却发现很多用不上。李刚认为,中小学教师很多没有系统学习过指挥法,指挥的基本功较为欠缺,如指挥姿势、手型,指挥时心速的稳定感等,这些具体又细致的内容,都是指挥基本功的体现。基层指挥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选择指挥培训时,可以更多选择偏重合唱指挥基本功的。

有的基层指挥因为工作比较忙,参与培训的时间有限,往往抱着“速成”的心理参加培训。对此,李刚表示,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的合唱指挥,只有重视合唱指挥基本功的训练,才能真正做到“手随心动”,做一个手上有音乐的指挥。通过站姿、挥姿、双手基本动作、挥拍速度的速率稳定性、双手分工的指向性等基本功的训练,配合声音训练、气口停顿、作品分析等内容,最终使学员达到提高指挥技术的目的。他建议,基层指挥可以参加一些延续或系统性的,侧重合唱指挥技术基本功的培训,这样可以使得自己的学习有连续性,基础打得更牢。在有了一定指挥技术、排练基础后,可以多听多看优秀合唱团的经典作品和音乐会,关注一些有示范环节的专家讲座或培训。这些培训中有优秀示范团队的现场排练,学员可以通过具体作品学习难点问题如何解决。


细节不可忽视


除了培训内容、专家实力之外,王超表示,一些与指挥培训相关的细节,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分析该参加怎样的培训,决定是否要参加某个培训。细节之一,看培训可以给自己提供知识以外的哪些附加价值。比如有的培训会邀请专业录制团队录制优秀示范团和参与团队的排练、演出录像,供参与培训的指挥日后学习使用;有的活动会将其委约的新作品使用权无偿赠予参与者、参与团队;有的培训会提供公益性的指挥学习教材等。类似这些都是培训活动中有附带价值的内容。细节二,考察培训的承办方,有的活动承办方承办能力有限,给参与者的参与体验较差,这是影响较大的一方面。

细节三,多维度看待费用。不要仅仅盯着单价,还要看性价比。有的培训收费1000元,但从头到尾只有两位专家讲课;有的培训收费2000元甚至3000元,但有十几位一线专家,两者性价比是不同的。如果再结合细节一的附加价值,参与者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培训。细节四是举办的地域。王超建议,经常参加指挥培训的,可以考虑不同举办地点的培训。不同地域的活动会邀请不同的专家队伍,从专家的构成可以分析出主办方的合唱审美方向,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专家,审美导向不同,培训活动的音色观念、处理方式、作品选择会有较大的差别,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最后,王超提醒大家重视并仔细阅读活动章程——这是一个特别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细节。通过研读活动章程,可以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提供很大帮助。很多参与者没有仔细阅读活动章程文本的习惯,每次只看前几页简介是否有自己喜欢的专家,当知道自己喜欢的专家缺席后,就放弃了该活动,等活动举办过后,听到别人反馈才发现活动中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如果因为这样而错失值得参与的培训,是特别可惜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