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白衣钱子 2023-09-24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在也先的率领下大举入寇,大同等镇明军不敌,损兵折将。消息传到京城,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亲率大军出塞迎击瓦剌,遍寻不遇决定退军,在回军路上被瓦剌困于土木堡,明军遭遇极大失败,军队损失大半,皇帝本人被擒,这就是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

经常有说法,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就走上了下坡路。

当真如此?我有些不同意见。

土木堡之变只是一次意外的失利,损失虽然惨重,以当时大明的国力却能很快得到恢复,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土木堡之变都不能称为明朝盛衰的节点,至于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持续的时间

从王朝层面来看,其实有两个很好的比对对象——汉朝和唐朝。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鼎盛,汉武帝发起对匈奴的全面战争,解决了这个纠缠已久的麻烦,换来的却不是王朝的继续繁荣,西汉因为与匈奴的长期战争,自己也耗尽了百年以来积蓄的国力开始衰落。

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公认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8年,使唐朝丧失大量人口,又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唐朝从此再也没有能力中兴,在下降通道上越走越远直到覆灭。

比对之下不难看出,造成王朝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都是长期的战争而导致的破坏。

土木之变全过程满打满算从瓦剌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寇边起,到十一月瓦剌军在北京城下被击败后退却,时间还不满半年且并非始终在打仗。朱棣靖难之役尚且有四年时间,之后明朝也经历了多次战争,时间跨度超过半年的比比皆是。

战争持续时间越长带来破坏越大,这是客观规律没什么疑问,从持续时间上看,土木之变尚且不能达到让明朝由盛转衰的量级。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造成的损失

那么就是损失了。土木之变明朝精锐的京师三大营一朝尽丧,诸多随军文臣武将死于军中,损失不可谓不大。

但对当时的明朝来说,这些损失还不至于让它重蹈唐朝衰亡之覆辙,中央政府号召力依然强劲,地方上可战之兵为数更多。

京师保卫战前,朝廷下旨召天下兵勤王,两京、河南、山东等地勤王军先后赶到,京城内于谦主持改革军制,整军备战,不管从兵力还是士气上,明军已超过瓦剌军。

这是从土木堡后到京师保卫战前短短两三个月内发生的事,如果有更多时间,明朝还能组织起更为庞大的军事力量。

那就剩京营了。素称精锐的京师三大营跟随英宗出塞后伤亡大半,殊为可惜,这点常被后人诟病。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不过就此认为京营从此不复存在的说法却不足为凭。

京营官兵是哪里来的,从明太祖以来,抽调全国卫所的精锐集于京师,编为京营,作为战事的主力,明成祖时期设京军三大营。

很明确,是各地挑出来的。

三大营在土木之变确实惨了点,但大明全国那么多卫所,要挑个十几二十万人出来重建三大营也并不十分困难。况且兵员本来就是动态变化的,三大营的官兵也要遵从自然淘汰规则,会老也会死,土木堡折损的官兵不能长生不老永远占着京营的编制。

那三大营为啥没了呢?因为改革了啊,于谦主持京师保卫战时,把三大营可用之兵十多万改编为“十团营”,这实际就是三大营了。

立十团营后,三大营留下的老弱,称为“老家”,总称为京军,或京营。

此后,京军兵制又一改再改。英宗废团营,宪宗又复,武宗又设东西“两官厅”,团营变成了“老家”。三大营连“老家”的资格也丧失了。不久,两官厅也步了团营的后尘,世宗把废两官厅团营,复“三大营”的旧制,以团营的十二营划入五军营,五军营仿照成祖旧制,三千营改称为“神枢营”,神机营的名称仍旧。

您看,如果要较真,三大营到了嘉靖时期都还存在。

存在归存在,存在不等于能保持战斗力。历代王朝的中央直属军队,都是呈一路下降趋势的。北宋开国禁军猛吧,到了中后期就成战五渣了;清初八旗兵如狼似虎吧,不到百年也不行了。那凭什么认为如果京师三大营在土木之变不灭,还能保持几百年的战斗力呢?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文官阴谋论?

然后再来说说文官阴谋论,这种说法就更不值一提了。

土木之变阵亡了很多勋戚武将不假,但要比人数,文官一点也不少。

自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等以下,死难的高级文官就有五十多人,比之阵亡的武官勋贵只多不少,如果说这些文官都是为了集团的崇高目标自觉赴死,恐怕是难以服众的。

至于文官掌权,那也是王朝稳定后的发展规律。晚唐的惨痛教训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武将势力如果不加遏制很容易发展成军阀,武人治国更是社会的退步。

所以从宋朝起削弱武将力量是有道理的,文人治国或许有其缺陷,但确实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并且明朝在这点上做得比宋朝强很多,文官主兵也干得有声有色,再把目光往后看,清朝也一样是文官治国。民国乱世,武人是掌政了,那就成了军政府。

因此,把明朝文官治国的理念推到土木之变上,也是个一厢情愿的事。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最后,再举几个例子吧,更能说明问题。

明军的战力

京师保卫战两个月后,从景泰元年(1450年)二月到六月,四个月的时间里,瓦剌连续三次以数千起犯边,甚至也先也亲自率军出动,目标都是重镇大同。

大同守将郭登毫不客气,一次突袭、一次设伏、一次在野战中直接将瓦剌军击败,取得三连胜,扬眉吐气。

明军其实战力未失,兵还是那些兵,缺少的只是好的统帅和将领。北京城下,于谦为明军统帅,任人得当,调度分明,石亨这样的败军之将成了最耀眼的将星;大同防御战,郭登有勇有谋,正面硬钢瓦剌也丝毫不怵。

显然只要有优秀的将帅,明军还是颇能一战的。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明朝的对手

再说说明朝的对手瓦剌。相比明朝,倒不如说土木堡之战才是瓦剌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土木之变时,瓦剌在也先的领导下进入全盛,生擒皇帝的军功堪称伟大。可是呢,6年后也先就身死,瓦剌也就此分崩离析,再也没能恢复这般强盛。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蒙古部落也是如此,土木之变后,明朝西北边境虽然直到隆庆年间达成和议后才基本实现和平,但蒙古部落们也只是小打小闹,不管是瓦剌还是鞑靼,除了一次偶然性极大的庚戌之变,蒙古再也没有取得大的胜利。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王朝的延续

再看王朝延续性上。土木之变发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朝灭亡时在1644年,间隔了两百多年,要说土木之变后明朝就由盛转衰,那这个衰落期也实在长了点。

明朝此后还经历了9位皇帝,其中不乏弘治、隆万(隆庆到万历前期)这样有中兴气象的时期;也不乏成化年间的犁庭扫穴、万历年间的内外征伐,甚至直到崇祯时期,经历了萨尔浒这样的大败仗,还有能力一手平定西南奢安土司的叛乱、一手面对后金的威胁、同时还要应付国内的农民军,这样的三线作战,一个衰落了两百多年的王朝如何能做到。

别逗了,土木堡之变才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土木之变对明朝来说是一次偶然性极大的黑天鹅事件,主要原因在于统帅领导无方。明朝的衰落是个平缓的过程,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大起大落,有一个相当长的平台期。

总而言之,土木之变前明朝已非全盛,土木之变后明朝也没有一蹶不振,所谓由盛而衰,从何说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