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螺解读温庭筠七律

 文冠厚朴 2023-09-24
图片

图片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或824年-882年),本名岐,字飞卿,又作庭云、廷筠,号温钟馗,世称温方城、温助教。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中国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他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其词现存七十余首,温庭筠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黄昇在《花庵词选》卷一中评价道:“温庭筠极流丽,宜为花间集之冠。”

图片

(1)

利洲南渡
(唐·温庭筠)押微韵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个利州南渡,是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利州在四川广元县,是一处渡口,等待摆渡时有感,就写下来这首名篇。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温庭筠的诗,写景特别漂亮,这是写渡口的晚景,首句重在写远景的水,淡然,指水中微波,空水,重在表达水面的空旷,后三是写斜阳,但重点不在斜阳,而且斜阳洒在水中的光线,所以用了个带字,意思是写水,观水,顺带看了,水中的斜阳。

曲岛苍茫接翠微,曲岛,不是真正的岛,是指远处弯弯曲曲之江渚,这样,江渚与山色就连成一片了,所以苍茫之江渚,就与山的翠微相接了,首联是工稳的对偶句哦。

这样写远景的起,到了颔联,如果继续写景,称景承,如何景承,木犹老师有个惯常的表达,叫细描。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颔联可以看作是个互文的句子,因为前句写江波之上的渡马,和岸边柳旁的人歇,是渡口的两个画面,但这个画面是交替的。

人、马这里采取的是分写,但是互含的,这样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手法,互文,因为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但颔联的写法,还是在写景,取了渡口两个经典的动作来细描的,景承的特点。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大家看一下,颈联还是写景哦,这就牵涉到一个布局的方法,前三联都是写景,兼带叙事,比如,看棹去,待船回。

颈联的景,换了角度,带了动景的写法,因为写景有远近高低,也有静景和动景的区别哦。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在渡口里除了船,人之外,当然还有水鸟,颈联的重点就放在了天上的飞鸟上了,前句是,群鸥,后句是白鹭,前四是状语,数丛沙草中,有群鸥飞散,在万顷江田里,可见一鹭飞翔。多么惬意的动景。

注意,布局上有一种写景的,写游记的,常常用,三联均分述的手法,意思是,三联的写法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内容是直扣的题目,但三联之间,并未有明显的转意,而转合,放到了尾联,这就是另外一种命名法,分分分总。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尾联是他真正想表达的,应该是眼前的美景让他产生了,寻范蠡的归隐之意,所以前面三联都是为尾联起意作的铺陈,如果表达的是最后的思乡,那有可能是为了渲染孤独。
这首布局,可以参读李商隐的两首,一个是泪,一个是牡丹。

图片

(2)

赠李将军
(唐·温庭筠)押文韵
谁言荀羡爱功勋,年少登坛众所闻。
曾以能书称内史,又因明易号将军。
金沟故事春长在,玉轴遗文火半焚。
不学龙骧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闲云。

赠李将军,这首比较特别,因为无人能确切的猜出,这位到底是谁,但基本从诗里能看出是位年轻有位的将军,而且还非常有才。

谁言荀羡爱功勋,年少登坛众所闻。首联直扣这位李将军了,说,你就如当年的荀羡一般,并不是因为爱功勋,而是为国安危,才年少时就登坛拜了将军,天下都人人皆知了。

东晋的荀羡,十八岁就成了驸马爷了,二十八岁成了大将军,很多唐人写将军时都用他为年轻将军的典。所以此处以荀羡作比。

曾以能书称内史,又因明易号将军。颔联的句子比较特别,说你啊,以前是能书法,如王羲之一般,又因为你能明易经,还能是将军,意思是你既能文,又能武,还能书法。太棒了。此颔联为流水对,因为,曾以,又因,两组虚词,把前后两句紧密相关了,流水对,是指前后两句紧密不可分,又是对仗。

金沟故事春长在,玉轴遗文火半焚。颈联的两句,是回顾对方的一生了,年轻时(下一春字)你潇洒,风流倜傥,如王济一般豪爽,后来成了将军,身经百战。金沟,是王济的典当时他视金为土,用金钱围墙作骑马跑马场,后来成了豪奢的典。

玉轴遗文火半焚。本意是指,将军不但四处征战,浴火重生,同时又爱古画(玉轴)和书籍,自己随身带着的意思,自然容易被战火烧了半截啊。颈联前句是说对方年轻时的豪奢,后句指戎马生涯,而且酷爱古迹文书字画。

正因为六分句的画,所以自然有了,七分句的表达,不学龙骧画山水,龙骧将军是顾恺之,著名山水画家,你不回去画山水的,但喜欢什么呢,尾句来了,喜欢喝酒啊,醉乡,就是指极度喜欢喝酒的人,如老陶,刘伶,等。

图片

(3)

寒食日作
(唐·温庭筠)押肴韵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綵索平时墙婉娩,轻毬落处晚寥梢。
窗中草色妒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

首联写春景,寒食为暮春。

首句,径相交指小路上草遮盖了,人家懒得修理,草就慢慢相交了。芹泥指燕子筑巢的泥,经常会掉到盘子里,诗人认为是燕子的恨。鸡卵和草色,其实指过节桌子上的拼盘而已,鸡蛋其实这里指彩蛋,比草的单色要美,所以草妒忌了,这里是把拼盘刻意写的非常灵动,不死板,写一个静物最好写出动感来,赋予其生命力。

尾联是宕开,是因果关系的流水句。前三联写春色和节日习俗,七分句说可惜我去不了,因为玉楼里自有春色,我离不开啊,尾句说我去不了。于他人而言,春在野外,于温而言,春便在这玉楼中。

綵索平时墙婉娩,轻毬落处晚寥梢。荡秋千,如果荡的很高,称平,此时荡秋千者,可以看的很远,所以各处的围墙一览无遗,此处的婉娩,指墙的蜿蜒伸展貌。后分句是古人的踢球,落处晚寥梢,此寥梢,指稀少貌。

晚,即可指时间,玩游戏到最后,人渐渐离去,也可指晚春,我更倾向于时间,秋千也好,蹴鞠也好,一天总有结束的时候。从时间脉络上看,一二联从清晨开始,到第四句傍晚,颈联室内。杜甫有漫兴九首,里面有一首就是说的这个事,

漫兴九首 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屋子太矮小,燕子来了,把书,琴落满了泥,虫子都不时的打脸。

木犹: 沧浪五体中,有一项兴趣,便是今天这首温庭筠这般。凡诗之道,大可天地宇宙,如贯休的春。也可体细如微,便如这首寒食。兴之所在,趣之所在,皆可成诗,并不是非得家国天下什么的。

图片

(4)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唐·温庭筠)押阳韵
高谈有伴还成薮,沈醉无期即是乡。
已恨流莺欺谢客,更将浮蚁与刘郎。
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助香。
所恨玳筵红烛夜,草玄寥落近回塘。


背景介绍:温庭筠与李羽处士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都住在长安杜陵附近,常有来往,唱和。


李处士非常爱酒,几乎可以和陶渊明,刘伶,阮籍作比,所以才有这首诗里所提的事,也有一个走笔,和戏酬二字。


高谈有伴还成薮,沈醉无期即是乡。首联写对方嗜酒,说,你老兄啊,最近听说一边喝酒一边高谈,都有了固定的酒友谈友了哦。

成薮,薮意为多,成林的意思,高谈成薮,意思是有了一帮固定的谈客了,而且很多。沈醉无期即是乡。这是化用了王绩的酒乡的诗里的事,他经常在酒肆里一喝就喝好几天,而且一醉就题诗,就称是醉乡了。首联都是写对方,

已恨流莺欺谢客,更将浮蚁与刘郎。颔联是写自己了,说,我正恨春天了,都没有流莺(黄鹂)来光顾,你居然给我这个刘郎(以刘伶作比)送酒来了。前句用谢灵运的典,大家应该记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个句子吧,园柳变鸣禽,一般认为,鸣禽,就是黄鹂鸟。这就是说,柳绿了,但黄鹂鸟还没来,所以说一个欺字。

谢客,指谢灵运,因为小时候直到十五岁前,都是托寄在他人家里的,称“客儿”,所以有谢客一说。首二联,把题目里的事,写完了,颈联笔锋一转,开始写,得到你的酒之后的情况了。

浮蚁就是绿蚁新醅酒,你的酒的颜色,都比我园柳的绿色还好呢;你的酒香,都让窗外的花儿更香了,意思是,堪比我的花儿香了,一个用分,一个用助,都是在夸对方酒的。


所恨玳筵红烛夜,草玄寥落近回塘。戏笔在尾联,说,我今晚就要搞一个大的饭局,请朋友来好好喝上一杯,哎呀,可惜啊,你这位在家草玄者,喝不到了哦。

草玄,指扬雄撰《太玄经》。扬雄甘心寂寞,寄意《太玄》。后因用作著述或表示胸襟淡泊的典故。

木犹: 这个尾联,红烛夜却不是温庭筠要搞的,这呼应的是首联高谈成薮沈醉是乡,说的是李处士,而草玄寥落才是作者自己。

青螺: 我是从老温得酒,按常理该自己与近朋享受一下,而可惜对方不能与自己同饮。

木犹: 这个戏字,落在你天天玩得嗨,落我一个人自己玩,扬雄当时,其实是没人甩他,才搞这些玩意儿的,扬雄宅,那是冷落地啊。因为扬雄草玄,一说是退居,一说是避祸,这两都是退隐。而相如以赋文见遇,真是要做点什么的意思。

图片

(5)
题李处士幽居
(唐·温庭筠)押真韵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捲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

木犹: 这个可细看看中二联的铺排,在写景时,多用实词,意象组合后的画面感。相对简洁,是因为情绪并不复杂。这个中间二联,可细看一下,物象的配置,很多,但又不拥挤,勾勒出的画面,正是隐逸之景。

比如颔联,如果写作“浓荫似帐经时寂,细雨如烟几度春”,貌似也算是合理的。但明显的一点是,画面不够丰满。所以,写景时,物象的密度,在合理的排布前题下,尽量加大一些。这样的话,画面能更丰富,所谓如在目前,若处其间,便是这般。这是写景的基本要求。

图片

(6)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

(唐·温庭筠)押麻韵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

门带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属邻家。

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

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郊居,指诗人在长安的鄠杜别业。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郊居,指诗人在长安的鄠杜别业。鄠,读户,原本是小国称扈,与杜陵近,居长安西南三十多里,那里有温庭筠的一处郊居,温庭筠逗留长安时一般住在这里。

此首诗,重在写秋日郊居生活所见所感,尾联宕开收结。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句子化用了自己的,商山早行尾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还有杜甫的: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两句化为一句,非常漂亮哦。

钓渚归来一径斜。看出来没,次句点明首句的景,乃是自己钓渚归来,在弯曲小径行走时所见。

门带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属邻家。从小径归来,到家了,自然就写门前景了,门口有果林,有水井和蔬菜圃,前四为实,后来为虚,前四写景,后三写意,这个就是写景句的变化,这种写法的改变,使得写景句就灵活多了哦。

为何果林会招邑吏呢,古时要交税啊,这里作者本意是写果林秋果累累,但以跨一层的写法来表达的,如果单纯的白描果实磊磊,那就是我们的写法了,白描。高、俗,立见了。

井分蔬圃属邻家。自己经常去外面奔波,自然没心思打理这些蔬菜圃,古人以家户来打井,所以有此写法。生活气息很浓。

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颈联续写房屋周围景,有默默下垂的禾穗,将熟貌,故垂;兼有桑竹,豆花。古人,甚至现在农村的家门口都有这些农作物的。

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尾联一笔宕开收结,本来前面的景致,乃是一个闲居归隐之人的生活,但老温比较坦率,说自己心思却不在此,而在但使风俗淳哦,但句子里一个自笑,也暴露了矛盾的心理,一直的失败,使得作者有些怀疑了,是不是太可笑了呀,本应,将心事许给烟霞,归隐啊,是不是追求仕途错了呢?

布局特点: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首联首句总领秋字,次句,总领中二联的移步换景,中二联分扣首联,尾联,七转八结。总分分总。

图片

(7)

南湖(一作朱庆馀诗)
(唐·温庭筠)押阳韵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今天的这首,是温庭韵在会稽的镜湖泛舟时所写的。南湖,这里指镜湖,最有名的诗句:唯有门前镜湖水,春时不改旧时波。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大家注意一下,首联是直接写景的,首句稍微带了一句情语,凉字,这里的槛,是大一点的船,相当于楼船一类的,不是我们说的普通水边的阑干,水槛。

首句于七分句遥相呼应,七分句的功能,记住哦,有时是作收束的,有时于首联次句,或首句呼应的,有称这种为,一开,一合,木犹老师喜欢称,出处,落处,一呼,一应,而已,叫法多多。

首句为何是直扣题呢?因为题目南湖,乃是指泛舟南湖,所以写湖上微风,乃是指湖中景,此为实景,而后三为虚,凉,是诗人的感觉,为虚,由实转虚的写法。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从次句开始着重写景了,翻翻,从微风引申而来的具体描景,水荇的翻动貌,回塘,指湖边的弯曲延申之水塘,温,老家在吴地,吴中地区,是江东,从长安,向东,自然是东归。

颔联写景是从次句承接而来,野船,自然是指岸边的游船,又不是官船,故以野字呼之,不是作官者,非入仕者,古人喜欢俗称野人。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颔联写景的句子好好看看哦,船靠岸了,故偎春草,形象吧,很细腻的写法;水鸟来回的在夕阳里飞,慢慢要在岸边休息了,船,岸边春草,夕阳下的水鸟,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是写景的诀窍哦。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颈联继续写景,但手法变了,虚实相间,换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芦叶有声,疑雾雨,兼带想象,就把实景转为虚化了;见浪花无际,感觉自己到了潇湘了。手法是一样的。

水鸟本来要在岸草里休息了,由于船靠岸又把它们惊起了。风吹芦叶,而疑惑是有雾雨了,见浪花无际,而联想到了潇湘,自然逗出尾联意了。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身居篷艇,飘然自在,我这个东归之客,忽然开始忆我的老家,吴中了哦,逗出一词,诗评家们爱用,提示一直关联上下的意。

图片

(8)

偶题

(唐·温庭筠)押庚韵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

吴客捲帘闲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

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吴客捲帘闲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吴客,自喻;楚娥,泛指楚地美女,此特指所怀念之人。颔联前句写自己,是为实,后句写对方,是想象,为虚。

由春至,草色向渭城中的自己,然后卷帘不语,脑子开始思念了,想象中那位在干嘛呢,哦,应该窗边,拨弄着树枝,在看远方的我吧?所以,颔联的对举,就非常自然了。

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果实磊磊,故垂,彩蝶翻飞与花丛之中,故散落黄粉。还暗示了,花有果,蝶能翩,反衬自己与对方。

颈联再把镜头转向眼前的春景,就有了景转,尾联再推开,以娇嗔语气埋怨对方,收结全篇。

图片

(9)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唐·温庭筠)押东韵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

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蚕丝细无影,如空一般,

青螺: 尾联的意,稍有不同,七分句表达自己钓鱼如姜太公一般,是有意的(钓文王),尾句是说自己的意思,给你这诗中都说清楚了哦。暗示有求引荐的愿望。自己目前垂钓,实为无奈而已,故有七分句一说,他在另一首诗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我找来。

题西明寺僧院

(唐·温庭筠)押支韵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

为寻名画来过院,因访闲人得看棋。

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洲理钓丝。

其实借钓轮是接口,实际是告知对方自己如今如何无聊,可以参看许浑的一首。首二联写意,扣题写借意,颈联方式写景,景转,表达自己的状态,尾联宕开一笔收结,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844年)

 唐 · 许浑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松江,吴淞江,在江东,苏州附近,镜水,镜湖,会稽这里。时空转换。

时间和空间,在诗里非常重要,这里,如果你下表达现在的我非常无聊,意思就是,你看,我春也好,秋也好,都在钓鱼啊。从江东一路钓到会稽了。

木犹: 这乞轮必有言外之意,单就乞轮一事以及与少府联络,这原就是写得非常漂亮的了。这首与许浑那首,确是异曲同工。首先,若要托意于事,第一是要在事上写合理了。所以单就写乞轮一事,这首已是非常漂亮。

前二联言乞轮事,第三联言乞轮原由,尾联结出自己境况,再加了点兄弟我挺想你的之类。垂钓一事,不论姜尚也好,严子陵也罢,不就是那点事嘛。与许浑的那首一样,着力点都在颈联上了。许浑说我拿着一杯酒对着青山喝了一天,温庭筠说我钓鱼从松江钓到了绍兴。

这两颈联,都在说我很闲,然后言下之意,就是兄弟帮个忙,给找个事做呗。诗之为诗,有的情绪可以直接,有的自然是要掩藏一下的。

图片

(1 0)
哭王元裕
(唐·温庭筠)押先韵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你留下的诗书,我读着感觉你紧随在谢灵运之后了啊,而我梦中出现的你的身影,比潘郎还要帅气哦。后,前,要对着读,比较,自然是一个稍逊,一个胜过,比较合理。紧随之后,就是稍微差一点的意思,比如,华为,紧随苹果之后。这里主要是想表达,对方的才干和容貌,已经是用了夸张了。

重在夸张谢灵运的才,不是后人能比的,唐人都崇拜有加,为何容貌在潘郎前,因为在梦里,说你在谢公后,已经是夸的极限了,我眼里,我梦里,你就是西施,你就是潘郎。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将来我再回来时,虽然可见碧树,红楼依旧,(暗示)你却不在了。。。说的,自春色,自宛然,宛然,指对方生前的样子,遗憾的是去世后人家依旧宛然,可你,没了。你不在了,碧树红楼依旧自宛然。是遗憾,难过,把恼,发泄在景物上。

图片

(11)

法云寺双桧
(唐·温庭筠)押文韵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
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
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王内使,王羲之。谢安,老王,顾凯之,都是好朋友啊,看到这些树,自然就想到了当年事了,顾凯之,是将军又是著名画家。

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

注意用典时,如果前面是姓加官职,后面也需要同样用之,因为是对仗联。

颔联其实扣的首句,晋朝名辈此离群,当年一起经常聚的人,现在都分开了,而且本来是两棵树,后来一颗被移出去了,去、住,意思是一棵留下了,一棵移走了。

离群,在古人是经常用的,李商隐也有一首用了离群。

杜工部蜀中离席

李商隐〔唐代〕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因为这个树,历史悠久,是当年谢安堂哥的居所,应该大家经常来此聚会。后来谢安的姑妈修佛,就作为寺庙了,因为太有名,所有唐人有很大诗人都写了同题。每人的写作角度不同,这里,温庭筠,是把这当咏物诗来写了。又作为一个名人的聚集地来写的。

首联的两句,相当于双起,所以颔联扣的首句,颈联扣的次句。七分句,回扣到次句,说,一旦(桧树)从寺庙的南台(寺庙作方外)到了人世,就再听不到,(寺庙里的)晓泉清籁了。注意哈,晓泉清籁,就是说的五分句的声字。

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从咏物诗的角度来看,颈联前分句是状其声,后分句是状其形。

想对浓阴去住分。意思是,我来到这里看到了双桧,想到了当年那些名人们都分开了,树移走一棵后,浓阴也完全不同了,两棵都在时多好,现在不如以前了哦。颈联是想象当年两棵一起的时候的情景。

布局里,首联双起,颔联和颈联分扣一二的,杜甫就有。这首,是变化了的,总分分总,更贴切一点。

图片

(12)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
(唐·温庭筠)押麻韵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
殷勤为报同袍友,我亦无心似海槎。
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
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当年阮籍,因为喜欢喝酒,主动要求去作步兵校尉,葛洪,因为要炼丹,所以主动去广西句漏山做县令。诗里尾联还有一个典,梅福,南昌县尉。司马相如,一共四个典了。

这位温的朋友,陈嘏,应该是及第三年后才任职侯官,去作县尉,所以,可能对方有悲观情绪,温庭筠就写诗来送别,并安慰对方,同时,兼简李常侍,干嘛呢,当然是为陈作个引荐,因为此李常侍,在当地是大官。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之,去的意思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首联宽慰,鼓励对方,用了两个典故人物,一位是,阮籍,阮步兵,一位是葛洪,葛大仙,说,你去了福建的侯官那里作县尉,如当年的阮籍,葛洪一般,意思是,你去作了县尉,岂能无绿蚁?你去了,那里,自然如葛洪那样可以炼丹了哦。

殷勤为报同袍友,我亦无心似海槎。我殷勤的告诉你哈,我的同袍友人,我和你一样,现在也在幕府上班了,没有心思去乘海槎了。首二联把对方赴任的事说完了,颈联呢,一转,开始写景,此是想象中,对方长途跋涉的去福建任职了。

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你日夜兼程,从春时离开,到了秋天时,差不多该到了哦,春服,双关,既是春天,又是八品县尉的绿袍,如草色一般,暗示春时出发,芦花,是秋的物象,暗示到达。

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你一到那里,就如当年的梅福一般,将来是要升天入青云地,何必还要再羡慕司马相如得汉武帝宠信后归成都时那个风光?你比他要强,你没看么,你去自己老家福建作官去了。

一共四个典,首尾二联,阮籍,葛洪;梅福,司马相如。海槎的典,称事典,首尾两联的四个是人物。

梅仙
见“仙尉”条。【释义】汉梅福曾为南昌县尉,因不满王莽专权,弃家隐遁,传说成仙。后因用为咏县尉的典故,亦用以咏仙隐。

句漏
山名,也作“勾漏”,“岣”。以岩穴勾曲穿漏而得名(今广西北流县)。因《晋书·葛洪传》中有洪为句漏令事,故道书附会,谓洪在此修炼,为道家所传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参见《云芨七签》二七。

梅福

是指梅福因不满王莽专权而弃家隐遁,传说成仙的故事。梅福最初隐居于南昌城郊之南,今青云谱处,垂钓于湖。东汉时,他垂钓之处被称为梅湖,并建梅仙祠祀奉梅福。汉平帝元始年间,梅福料知王莽必篡政,乃隐居于南昌西郊飞鸿山学道,遁避尘世。后人赞赏梅福的高风亮节,将飞鸿山改称梅岭,并立梅仙观、梅仙坛、梅尉宅以祀之。

图片

(13)

投(一作上)翰林萧舍人
(唐·温庭筠)押冬韵
引用典故:九重门 仁寿镜 
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
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
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
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

这首是典型的干谒类诗,意思是请对方援引自己,此萧舍人因在翰林院上班,自己去拜谒,未遇,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首联直接表达了未遇的心情,哎呀,你们在宫里上班,我们普通人好难接触到哦,而宫里的金扉(金碧辉煌的门)哪里是我们普通人能去滴?刚刚不巧,你今晚在九重天里值班。遗憾。

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
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

中二联开始想象对方宫里的日常生活,万象晚归仁寿镜,你们上了一天的班,各种各样的官职啊,服饰啊,自然是万种景象,但都要经过那传说中的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而春时宫里的百花,远远的隔在深宫之处,景阳钟,是当年皇上嫌宫里太深远,所以建了个大钟,传递信息的,后来,仁寿镜,景阳钟,就成了,咏皇宫的典了。

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颔联是想象宫里的景,颈联是想象萧舍人为皇上起草诏书日夜忙碌的情景。紫薇郎,中书舍人的别称,美称,意思是,你刚刚起草好诏书,可已经是天将晓了哦,诏书要等着紫泥封,流水对哦,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动作的连续。

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尾联把自己的主旨表达出来了,说,我每次过你们家的朱门,总期待能成为你院子里的庭树(古诗十九首里的,庭中有佳树),啥时候能留一枝与我栖息呢?意思非常明显了。

图片

(14)

开圣寺
(唐·温庭筠)押东韵
路分溪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
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

开圣寺,在润州,丹阳县,那里有很多南朝的帝王陵墓,所以,此是借寺庙,表达怀古伤今意。尾句的休公,是汤惠休,此处代指寺庙里的主持。

路分溪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首句写景,次句入情,路分溪石夹烟丛,首句写自己途经此庙时所见景,有山间的溪水,两岸的树林,夹着烟雾;次句,十里萧萧古树风。前四表达了路程,而来到了寺庙前的古树前,萧萧,自然指的秋风。因是入情句,自然对下面有总领作用,所以颔联是要就此承接的。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但颔联的承接,非常特别,因为没有写寺庙里的任何事,直接一步到了,出寺的所见,中间的细节,在这里省略了,出了寺庙,自己的坐骑在一片秋色里嘶鸣,后句向陵,顺势带出了,尾句的表达,或者是留下了伏笔。

首二联,一入,一出,是所谓的一个意段,把题中的开圣寺访问过程,写完了,注意,颈联是出来后,途中对这个过程又作了回顾。

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注意,颔联重在写意,因为,秋色里,夕阳中,满满的情绪包含其中了,前四为实,后三为虚,但到了颈联,开始正面写景了,这种布局称反手写景,因为一般是颔联景,颈联情。

首联,自外而渐入,颔联是出,中间寺庙里的过程省略,出来后,见竹林间的泉水落,此与首句呼应,山厨,为林间做饭的僧人,而后句,塔下的僧人渐归,而影殿空了,此是指寺庙里摆放多年过世圆寂之高僧的排位的殿堂。

颈联承接的是,四分句,向陵二字,而尾联则是就南朝诸多陵墓来收结的。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据记载,此地有多个南朝皇帝的陵墓,现在,都陈旧了,唯有旧日的墓碑还在,但南朝的诸多兴亡事,因太乱,都羞于再提了,此处用汤惠休,代指寺庙主持,暗含了,入寺庙后与高僧交谈的细节。颈联的后分句,是与开圣寺有关,主要是寺庙内的情景,省略了。这首的布局很有特点,大家可以细品一下。

首联为起颔联承,首联确切的说,是入寺途中。因为颔联有出寺二字。颈联是景转,是从颔联出寺而来,出来后所见。颈联的写景,需承上启下,

所以是起承转合四分法,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作者写的就是这样的氛围。南朝的兴亡,非常乱,所以心情沉重,而且怀古伤时。

图片

(15)

春日偶作
(唐·温庭筠)押歌韵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
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
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一个春天里,老温正要去踏春,突然有了感悟,就随笔写了下来,称偶题,或偶作,这首七律关键在一个纠结二字,是继续作给个处士,还是继续追求功名?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首联分特别,西园一词,古人用的非常多,因为原本是曹丕为老爸修的园子,专门供饮宴,赏月,聚会用的。但此处为泛指权贵人家。

艳阳歌,也是泛指咏春的歌而已,不必一定是和宋玉有关,阳春白雪,意思是,我刚刚在西园参加了一场宴会,与这些权贵们伤春呢,但因为见到世俗中的扰扰车尘,就想到了自己前一段的所谓归隐之约了,意思是,既不能入仕,想隐居又不甘,此处以刚刚在世俗中的赏春,而有辜负了隐居的负疚感。首联就是这样一种概述,纠结意,已经出来了。

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颔联以意承接,是对次句的具体描述,说我本来要放怀的,就是放宽心怀,去隐居意,但又没成,还是在俗世人堆里混,但如果真的入仕了,又不知该如何经世,就是不知道如何管理世事的意思。两个状态纠结不定。

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首二联是写意,到颈联转了,以具体的叙景,叙事来转折,意思是,夜里听到大雨,知道明天花都会落尽了,晚上睡觉,因寒,所以盖了厚被子,所以梦多了。这种写法,是以春时的两句事来渲染自己的纠结心态的,很巧妙。

不是正面写景,也不是正面写意,是在叙事叙景两者融合的手法。很难去定义的,因为既不是写景,也不是纯叙事。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景,事,情,融合在一个句子里。夜闻猛雨(写景、叙事),判花尽(情语),寒恋重衾(情语)觉梦多(叙事)。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在前面的反复纠结中,尾联相对确定了一点,哎呀,我老家的钓鱼地现在应该更好了吧,春天了,春风吹荡着池水,应该不改旧时波吧,暗示还是想回家了。

图片

(16)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
(唐·温庭筠)押冬韵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
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
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他的一位好友刚刚及第,以先辈称呼,应该是还没通过吏部遴选,没有正式任命官职。
此是春暮了,对方大宴了一下,自己给自己庆祝,如同现在的升学宴一般。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首联自然是写来赴宴的情景,朱门斜掩,春花怒放,伴着暮钟,正是春天时节,黄鹂啼鸣(暗用迁莺的典贺对方及第),我们又见面了哦。

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颔联承上的春花晓莺,既是指桃花,牡丹实景,又暗示闺中有美女宿妆,和春睡。写美女们,如窗间的桃蕊,如雨后之牡丹。

颈联正面开始写宴会了,苏小风姿迷下蔡,佳人如苏小小一般的迷人,迷倒了宴会中的一众公子哥们了(用宋玉典),马卿才调似临邛。宴会中的才子们一个个如临邛的司马相如一般,热闹非凡哦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尾联转到自己,以刚刚来洛阳,还没受到人认识时的陆机陆云作比,七分句指自己与对方的豪华朱门不能比,我住的地方,草都满了三径(反用蒋栩的典),当然有希望对方提携之意,但用的比较委婉。

布局,应该是,首联总领,重在,次句的,晓莺时节好相逢。上,中二联都是分扣的,相逢意上,尾联以自己的现状收结全篇。用典比较多,喜迁莺,暗示及第。布局总分分总。

图片

(17)

西江贻钓叟骞生
(唐·温庭筠)押尤韵
晴江如镜月如钩,泛滟苍茫送客愁。
夜泪潜生竹枝曲,春潮遥上木兰舟。
事随云去身难到,梦逐烟销水自流。
昨日欢娱竟何在,一枝梅谢楚江头。

木犹:夜泪因曲而潜生,春潮送舟而遥上。

前人出行,我们在诗中便常看到傍晚送别的,便是因为涨潮易行。这是要分别了,所以才说昨日欢娱今何在。

这首中,颈联最是漂亮,前分句表达自己的无奈,后分句怨所遇之无情。

这无奈,只说身难到,正是欲而不能,无可奈何处。这无情,却只用水自流,流水无情,任是人事易分,照样是日夜东流。

夜泪非泪,是月出风来时的露水初上,这是情绪在物象上的落法。

尾联用典,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熟典。只是用法各异,这里因时而用谢。这谢,便是自此分别不知何日再逢了。杜律中有江边一树累累发,朝夕催人自白头之句。这里便又有这种意味。只通过摹景状物,这便是宛转蕴藉。

看懂了前人的表达手法是第一步。没人能教谁写诗的,其实所有的诗之法度,都在前人作品中。要做的是看得足够多,然后去自己慢慢总结,那才是你自己的,才能慢慢下笔。

图片

(18)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一作哭卢处士)

(唐·温庭筠)押文韵

百尺青崖三尺坟,微言已绝杳难闻。

戴颙今日称居士,支遁他年识领军。

暂对杉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葱岭唯应见宋云。

木犹:温庭筠这首,另作之题,必是不对的。第一个,若是一处士,只第三联合理,余下几联,却不合处士一说。另外,八句而下,原就无哭一字。究其原因,僧人过世,原便是所谓大欢喜,自然便不用哭了。

戴颙支遁,一己一人,这是常法。暂,偶二句,便是重来,不见当时,这个扣题中重游,事实上,很少对僧人的悼念诗会表达沉痛之情。当然偶有例外。苏东坡悼文长老便是。

前时来时,禅师尚在,今日重游,微言已绝,唯与松杉结社与麋鹿共游。

尾联也只一叹,却无悲伤之意。便因对方是高僧。苏子悼文长老,因是同乡,略有不同。微言已绝,故弟子欲得真传,自然须学宋西,过葱岭而向西了。

过某某故居,这类诗也是一大题材,

作法不一,重在与己相合,刘长卿过贾谊宅,最是经典。李商隐写九日,其实也是过令狐楚旧居,当然那是有点骂人了。所以昨天说李商隐诗性情,当怒则怒,从不掩藏。其实他的诗,真就没那么隐晦。比如九日,安定城楼,哭刘蕡之类,其实都是得罪人的,而且得罪的都是不能得罪之人。这货一生襟抱未曾开,想来便因如此了。

事实上,大凡诗人,情商都不会太高,象白居易这种,终究是少。大凡作诗之人,若无真性情,终差一筹,古来以诗名著的,有几个能善终的?

青螺:这里的圭峰,是终南山的一个山峰,当然还有紫阁峰。圭峰,是宗密禅师精庐所在,温庭筠应该在这里学过佛教理论,此次是在宗密禅师圆寂后重游所作。

百尺青崖三尺坟,微言已绝杳难闻。首联一句写重游所见,一句写所感,微言,在佛教语中是深明大义的意思,意思是再听不到大师的教诲了。

戴颙今日称居士,支遁他年识领军。颔联承次句的杳难闻而来,由大师圆寂,而想到自己的如今和与对方的曾经。

颔联前分句述自己现状,说自己如今是个居士了,一个虽不度发,但居家修佛的人,用了隐居名士,戴颙,作比;后分句带入对方,以东晋名僧,之遁代指对方,以,领军代指自己,因为当年,之遁与王导的儿子王洽善,经常一起清谈,王洽官为领军将军,故称。意思是,我现在是居士,虽不在寺庙里为僧,但一直怀念我们曾经的交往。

暂对杉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因对方圆寂,我只能暂与杉树松树为伴,偶尔与麋鹿成群,因为麋鹿非常警觉,一般躲避人的,但如果是隐居者,自然就能鸥鹭忘机了。

故山弟子空回首,葱岭唯应见宋云。尾联以空回首所叹,收结全篇。葱岭,是西域的一处山岭,以多产野葱著名,此地据说是当年老子西行,宋云一路追到此地,只得一只鞋的地方,具体我忘了,只是模糊记得这么件事,此是温庭筠表达自己对禅师西归的仰望吧。

图片

(19)

马嵬驿
(唐·温庭筠)押尤韵
引用典故:六龙 文成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这首是温庭筠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怀古诗,他的几首类似题材,都比较有名的。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首联非常巧妙,用周穆王西游昆仑的典,代指玄宗出逃长安幸蜀的事,穆满,指周穆王,曾为物外游,指西去昆仑山,与西王母会面的传说,六龙,指皇上的座驾,由六条龙拉的。经此暂淹留。指马嵬兵变事。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颔联的写法,是所谓的跳脱,把马嵬兵变事省略了,直接些,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如何怀念她,如何希望返魂,如果埋血生碧草的事了,这些都是玄宗从成都回来后办的蠢事,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颈联的写法比较特别,前句是暗示此时与当年贵妃在的时候的事,后句是写现在归来后的情况,如今玄宗回来了,贵妃,早已没了,是一个巨大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尾联是个讽刺,是说,一个天上一个泉下,不可能再重相见了,尾句用了汉武帝的典,说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去世后,一个方外术士,说可以让李夫人与武帝重见,弄了个虚幻的影子来胡弄武帝,就封了文成侯,当然后来事败露,被杀了。尾句意思是,唐玄宗居然傻到还用老的方术来欺骗自己。

木犹: 这就是赋笔言事。记途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写流水帐。要尽量的用疏密之法。首联这里与颔联之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马嵬兵变事,全部省略,只写一头一尾,这便是所谓疏笔。

这种写法,在咏史中最多,大多写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所以完全可以省略过程,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是联中两句的疏笔。

上面这首,则是联与联之间的疏笔,但有一点,疏笔必有密写相合,不然便会凭空。这里的窄写,便在句句之间,事实上,一二三联,联联之间整体都是疏笔,但三联中句句却都是密写,这便是疏密有致。这首与刘禹锡那首不同的是,刘禹锡的首联两句疏笔,然后下来则是密写。这是布局的不同,但相同的是疏与密的手法。七言律所谓变化,疏密便是一法。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另外有一点,不管是虚实也好,疏密也罢,包括时空之变,都是相对的。实际上,刘禹锡这首前二联,顺序是1342,这是正常的叙事方式。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说话或写记叙文时的方式,但诗便不一样。罗隐的那首,称之为错落,疏密与错落是两种手法,但目的相同,就是打破常规的叙事方式,以达到跌宕的效果。罗隐这首136相合,245相合。

图片

(20)

寄清源寺僧
(唐·温庭筠)押灰韵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
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
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
白莲社裹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这里,有两个重点,次句,昔年曾伴戴颙来。为何弄了个噱头?因为用,戴颙,来表达自己的品格,乃是清高隐居之士,不是在官场混的,前三联里的景描,都是暗示高,洁,清幽的。

七分句以百莲社,代指清源寺,又是一种拔高,尾句是想说,我目前虽为游人,指在俗世里追求功名者,但我的心,是和你们在一起的。

雷,指雷次宗,是百莲社里的第一批高僧,同时为皇家太子们讲过佛。

一个是自己其实和你们是一路人,而且温庭筠与庒格太子交往很密,所以用雷的姓,暗示那段经历。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