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很流行换“领导不敢委以重任”的头像。小编也偷偷换了一个(嘘,不要告诉意公子 
▲梗源网络
不过嘛,玩梗归玩梗,为了我们的前(money)途着想,还是得琢磨着换一个“领导看了想立马给我升职加薪”的头像。 这时候,身为一枚职场女性,小编立马想到这个女人—— 14岁那年,她凭借一手漂亮的文章惊艳大boss,空降顶级大厂,是难得一遇的天才少女。 混迹职场多年,她是业界公认的翘楚,几任领导无不对她百般重视,升职加薪不在话下。 她就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巾帼宰相—— ▲上官婉儿画像 清代《百美新咏图传》  这样一位风光无限的才女,其实是握着一手烂牌出生的。上官婉儿出生那年,她的爷爷上官仪(当时名满天下的宰相)替唐高宗起草了废黜武后的诏书。武则天得知后暴怒,将其定罪诛杀,祸殃全族。一夕之间,这个为世人所艳羡的名门世家分崩离析。初临人世的上官婉儿还没来得及感受良好家风的熏陶,就和母亲郑氏一起被贬入掖庭,沦为一介罪奴。简单来说,它是个宫廷版的女子监狱。犯罪官僚的女性家属会被关押到这里,进行“劳动改造”。她们居住在整个皇宫中最低矮、简陋的房屋里,却要负责各类粗细杂活——看守宫苑门户,浆洗衣服,暴晒布料,缝纫、织绣,洒扫庭院殿堂……因此,掖庭是整个宫廷之中最没有希望的地方。不出意外的话,上官婉儿一辈子都只能卑躬屈膝,俯首称奴。 但是,生性要强的上官婉儿才不会甘心沉沦于这样的命运呢。在掖庭艰难营生的时日里,她依然保持头脑清醒,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刻苦学习,饱读诗书。少年时代,我们还在QQ空间发表中二说说,而上官婉儿已经写出了惊掉时人下巴的诗篇:“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一句意蕴悠长,美到令人失语。  婉儿一生未曾嫁做人妇,可她仅凭想象,就把一个思妇的凄怨与愁绪刻画得如此细腻灵动。这放在整个初唐诗坛都是十分炸裂的。毕竟当时的诗歌没少因为内容空虚、缺乏情感而被diss。明代文学家钟惺甚至在《名媛师归》里评价这首诗说:“ 能得如此一气之清老, 便不必奇思佳句矣!”婉儿擅长的还不仅是吟诗作赋,饱读诗书的她明达吏事,有着常人难及的格局和眼界。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小姑娘,自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时为天后的武则天饶有兴致地召见她,要她起草一份诏书。 婉儿也毫不怯场,争气得很。只见她提起笔来行云流水,哗哗哗地一下子就把诏书写完了。而且整篇文章很是流畅优美,像是花一整个晚上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效果。主打一个高效且优质。武则天大悦,这小姑娘有点东西啊!当即下令免除上官婉儿的罪奴身份,把她留在身边当宫廷第一文秘,掌管宫中诏命。她绕过了看似更为合理的女官系统,直接把婉儿放置在妃嫔系统中,封为五品才人。 女官干到两眼一抹黑也就混个五品,但妃嫔努努力可以干到一品。武后这般用心良苦,是想要赋予婉儿更多“向上走”的可能性。一个年仅14岁的小姑娘,罪奴出身,甚至还是仇家的后代,武后却愿意这般费尽心思地安置她,足见婉儿表现出来的政治才能有多出色。她用尽一整个童年去积淀自己,终于握住了命运抛出的橄榄枝。从此,她不再是那个在阴暗处苟延残喘的罪奴,而是在光明处施展才干、挥斥方遒的奇绝女官。上官婉儿的才华在当时已经十分卓著,但野心滔滔如她——不仅要当万千文人中最出色的一个,还要当走在最前面的引领者。除了秘书的本职工作,婉儿还积极参与皇宫的各种宴游赋诗活动,主持风雅,品评诗文。那天正值当时的法定节假日——晦日(正月三十),中宗心情甚好,领着大臣们到昆明池去开诗词Party。上官婉儿呢,就坐在彩楼之上担任评委。她如天女一般从容优雅,送上来的诗稿过目即丢。📣大唐极端天气预警:正月三十,天气晴朗,昆明池局部下诗篇。最后,婉儿的手里只剩两篇诗稿。一篇来自沈佺期,一篇来自宋之问。这二位可都是当时的文坛顶流,同为修文馆学士,善属文能工诗,时人将其并称为“沈宋”。她认为,二位在写诗的功力上难分伯仲,但以“词气”来说,宋诗更胜一筹。这个“词气”呢,指的是诗歌表达的气韵风格是否健朗, 昂扬向上。沈诗的结尾“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才”,谦逊倒是很谦逊的,但词气已尽,蔫蔫的,不太来劲儿啊。而宋诗的结尾“不愁明月尽,自有月珠来”,虽说词已写尽,词气确仍是旺盛辽阔,意蕴无穷,这才符合我们大唐的恢弘气象嘛!婉儿发表完评审意见,满座无不叹服,就连落了下乘的沈佺期也心服口服。正是婉儿把这种对于“词气”的审美取向带进诗坛,推动了初唐诗风的蜕变——由溢美之词过渡到清丽俊朗的风骨之辞,并逐步迈向盛唐风尚。史书记载,上官婉儿出生之前,她的母亲郑氏曾梦到有一位神仙给了她一杆大称,对她说:人们纷纷恭喜郑氏说:你肚子里的宝宝将来定是要当宰相的,否则怎么会“称量天下”呢!结果郑氏生出来的是个女孩。她有些沮丧,女孩儿怎么当宰相嘛!但她还是满是爱怜地逗怀里的小宝宝说:“你是不是称量天下的那个人呀?”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的郑氏一定没想到,怀中的小婴儿会用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自14岁进入官场开始,婉儿在风云际会的宫廷之中凭着敏锐的洞察力生存下来,并一步步地往上走:从天后时期到女皇时期,婉儿察言观色,全心全意为武则天效力,成为其身边的第一红人。在神龙政变中,婉儿审时度势,站在了太子李显的一边,率领宫女当内应,立下功劳。李显(也就是唐中宗)登基后,婉儿从五品才人升为了三品婕妤,又一步步地升为二品昭容。在这期间,婉儿与韦皇后、安乐公主多有往来,也曾为她们建言献策。但当韦皇后意图摄政并称帝时,婉儿选择与太平公主联手,平衡各方势力,维护李唐江山。可在那个人人都想当皇帝,处处都是明枪暗箭的权力体系里,婉儿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女官。如果不能认清形势、及时做出正确的决断,她可能都活不过两集,更别提实现野心和抱负了。▲《武则天》中的上官婉儿,茹萍饰 正因为有这样的觉悟,婉儿才得以开拓她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在当年,婉儿是除了皇帝和摄政皇后之外的女性里,权利最大的一个。她的实质身份是内相,执掌内廷重要事务并替皇帝起草内诏。要知道在高宗时期,他可是聘用了一大个班子(北门学士)在干这个活儿呢。单从这点上看,无论是权力还是能力,她都做到了极致。对于母亲多年前随口发出的疑问,上官婉儿用她璀璨的为政之路书写了一个漂亮的答复:▼ 这是中唐诗人吕温笔下的上官婉儿。寥寥数字便诠释了上官婉儿身上明亮且坚定的女性力量。初临人世,上天就对她开了个毁灭式的玩笑。她便咬咬牙,用才气和努力予以反击,重新将命运攥在手里。封建社会为女性缚上了层层枷锁。她便狠命挣脱,任由锁链在山脚锋芒凛冽,径自攀向最高处。也许她只是那个庞大系统里,为数不多敢于夺回自主意识的女性NPC;但“不服丈夫胜妇人”的信念早已在历史的瀚海里荡开一圈圈涟漪,穿越千年,力量尤在。[1]《新唐书》宋·宋祁、欧阳修等 [2]《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3]《全唐诗》清·彭定求、杨中讷等 [3]《景龙文馆记》唐·武平一 [4]《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蒙曼 [5]《“千古风流奇女子”上官婉儿到底有多风流?》蒙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