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避难:老祖宗们是如何“苟全性命于乱世”?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3-09-25 发布于北京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8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在现代,当战争降临的时候,人们为了活命就不得不收拾细软背井离乡当难民。人的命就一条,为了躲避战争带来的伤害古人也会做一样的选择。不过,为了保命往哪跑可大不相同,随着动乱的规模不一样,最后跑路的目标也不一样。

在古代,如果发生了小规模动乱,人们首选的避难场所是城市,因为小规模动乱的主体都是些流民草寇,他们就为了抢点钱和粮食。而城市里有更好的治安,有足够的防护,朝廷也会在城市安全上下更多的心思。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刚被手下推举为“闯王”不久,就带领起义军进攻河南,住在河南地界的农民马上就跑到省城开封避难,当地人口瞬间暴涨。

开封的周王朱恭枵看到这些难民可用,就花钱招募他们巩固城防,规定出城斩寇者能分到50两白银,哪怕只是击伤敌人也10两奖励,不愿意上战场的也可以当后勤兵帮忙巩固城防,每天也能挣5分白银。

◇ 开封守将河南总兵官陈永福悬赏征召敢死队 连环画《李自成-再攻开封

原本开封的守军兵力不足,而在周王朱恭枵重赏之下,开封城立马就变得兵强马壮,李自成军队在附近没抢到东西,就率军反复强攻开封,但城里军民万众一心,闯军怎么打都难以攻破开封,自己反而损失惨重,连李自成都被冷箭射成了独眼龙。

到了清朝咸丰年间,横扫半个中国的太平军同样让老百姓涌进城市避难。1860年之后,长江中下游一带被太平军陆续攻占,这些地区的官员和平民为了免遭屠戮都开始了逃亡生涯,最后都聚在了还没被太平军害的上海,上海人口由此急速增长。

◇ 势如破竹的太平军间接促进了上海的繁荣

在那个年代,大部分能逃到上海的人家至少是有点闲钱的中产,这些人把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带进上海,从1860年到1862年,这短短的两年时间,至少有六百多万银元流进了上海,自此上海有了足够的人口和经济底子,可以说这些难民为上海后来的繁荣打下了一定基础。

小规模的动乱可以到城市里避难,如果战乱的规模变大,此时城市就成了必须拿下的军事目标,而坚固的城池就变成了捉人的“瓮”。

◇ 再攻开封 图源《李自成》阳/贲庆余 

前文提到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失败。这事还没完,到了崇祯十五年几路反王归附李自成,闯军实力大涨,厉兵秣马准备再次进攻开封。前两次入城中获救的平民,这回再次选择逃入开封城保命。原本开封城只有不到40万人,这些难民让开封人口暴涨了一倍,然而万万没想到,这一次贼寇吸取上次强攻开封的教训,他们这次要把开封变成一座死城。

双方对峙一个月后,城里开始出现粮食短缺,一些百姓偷偷跑出城池,为防止城中信息被泄露,他们中的大部分被守军阻拦了下来。在外无援兵内无余粮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把同类当作口粮,任何人在白天都不敢独自外出,免得被藏在暗处的强盗偷袭煮食。而分不到口粮的官兵也不再听从长官号令,开始成群结队抢人为粮。城中居民也没有束手待成“两脚羊”,他们联合起来守卫街坊,甚至经常和官兵发生火拼。冲突中的死者和俘虏,自然会成为双方当天的口粮。

等到明军掘开黄河水淹李自成军队来解开封之围的时候,城里民众只剩下不到战前的十分之一。

◇ 青瓷坞堡

所以,在古代一旦赶上大规模战争,就得到去乡下避祸,这些人会联合宗族乡党,建立坞堡自卫,凭险据守。坞堡不同于城市,只考虑军事作用不考虑其他职能,而且里面的民众更团结,因为他们知道坞堡是他们保全性命的最后屏障,一旦被攻克所有人都活不了。

面对坞堡这样的军事要塞,如果派大军强攻的话会得不偿失,缴获的粮食和人口可能还抵不上自身消耗,所以一般情况下正规军也不会去进攻坞堡,只要对方服从自己统治目的就达到了。

◇ 田畴画像

东汉末年,幽州牧刘虞被公孙瓒所杀,刘虞的部下田畴就带领族人走进河北徐无山建设坞堡,开荒种地训练民兵,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很多难民就慕名来到田畴的坞堡寻求庇护,这些人逐渐发展成北方很有影响力的一股势力,甭管是袁绍公孙瓒还是其他游牧民族都拿田畴的坞堡没办法,一直到曹操统一北方后,田畴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才向曹操投降。

在魏晋南北朝天下大乱时期更是如此,民众纷纷营建坞堡以求自保,也正是这些坞堡让中国北方留下来一部分汉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桃花源记》,里面民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历史学者陈寅恪就认为桃花源其实就是一个闭塞的坞堡,里面的民众为了躲避秦朝苛政,再也没和外界来往过。

如果这种动乱不再是改朝换代那么简单,而是各派势力打的天翻地覆,俨然成一场民族的浩劫,这时候坞堡也用不得了,民众只能跑到深山老林避难。一些地形崎岖的地区在这一时候变成了香饽饽,比如说山西南部,原本山河环抱交通不便,但到了战乱年间逃难民众就会蜂拥而至。很多人的家谱上,都提到一个地址,山西省洪洞县,这是因为元末明初的战乱,导致江淮以北的地区人口大灭绝。明朝朱棣靖难又导致多的人口损失。

◇ 1938年,聂荣臻部在野三坡发现一批没有被编户齐民的明朝遗民 图/《聂荣臻回忆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但是,在山西南部由于交通比较闭塞,并没有受战火影响,人口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了,因此在明朝统治者组织多次人口大迁移,从晋南迁到各地,洪洞县是人口大县,迁移工作自然首当其中,当地人口被迁到全国各地,以至于今天出现在家谱上。

另外,逃到闽南也是古人的选择之一,普通民众既没有路费也没有地理知识从中原逃到闽南,能跑过来的,大部分都是比较有钱的精英阶层,这些人带来了来自中原的文化还有口音,还有相对于土著人的客人身份,所以他们又被称为客家人。今天客家人还有这宗族聚居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文化,闽南的客家文化已经成了当地旅游的招牌之一。

◇ 客家土楼本质上就是一座自保性质的军事要塞

一般来说,出现老百姓大规模逃亡现象的原因,要么是国家内乱要么是遭遇外敌入侵。但这里边也有例外,比如现在的俄罗斯,在战争开始没多久,国内就乱成一锅粥,很多民众就开始携家带口跑到国外。讲真,这不仅是对世界第二军事力量以及俄国未来前景的不自信,更是怕自身一不小心就成了沙皇野心的殉葬品。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