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老年人要注意精神卫生?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9-25

为什么老年人要注意精神卫生?

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中医学在精神修养方面十分强调“恬虚无”的作用。所谓“恬”就是静,“儋”就是安,“恬”就是安闲清静的意思,“虚无”就是没有贪求妄想、患得患失的意思。

我国古代著名的养生家嵇康指出:“养性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精神虚散为五难,五者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至,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这都充分说明,人们在思想上不要有任何的妄想,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要心情开朗,胸怀大志,光明磊落,精神上就不会受到许多不良刺激,就可以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而能活到很高寿命。

据对国内长寿老人的调查,也完全证实了这一论点。我们对武汉地区的长寿老人调查表明,长寿老人往往心胸开朗,情绪乐观,他们往往置个人名利得失于脑后,无忧无虑,在性格方面,他们一般性格温和,很少生气,即使偶尔与人争执,事后也就不再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他们心直口快,有话就说,说完了事。他们待人诚恳,助人为乐。在思想方面,他们比较单纯,尤其是老年妇女,由于过去旧社会的条件限制,她们只希望家庭和睦,儿女成人,便无所他求了。因此在精神上便没有过多的负担。

对国外百岁以上长寿老人的调查也表明,长寿老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情温和,过着和睦的家庭生活。

这都充分说明,人们的心胸开朗,性情温和,思想安定,不过分妄想,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祖国医学有关精神与健康相关的观点与近代医学的大脑皮层活动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卫生与身体健康是不可分割的。大量事实证明,精神不健全者,其身体必然不会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所谓健康,系指身心都很健全,能够进行各种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状态。心理活动,也属精神活动的范畴,关于心理学对健康与长寿的影响,国外研究甚多。一般说来,老年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对外源性刺激反应都很缓慢。老年人应避免激动,保持内环境的安定,才有利于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