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客居】冯林财:读《王小波的作品--文化笔记》

 逍遥十三剑 2023-09-25 发布于江苏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几乎一无所有的王小波与白富美李银河结婚。婚后,李银河捧着王小波丑陋的脸蛋说,你脑子这么聪明,干脆辞职写小说吧!赚钱养家的事情交给我。

同年,王小波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

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疾病突发,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王小波的这四个代表作,我都没读过,也不知道我自己是否经历过这些“时代”。而且我现在心总是静不下来,阅读长篇作品,还真有点不可及。

阅读王小波的作品也是偶然,我们家藏书特别多,原来光书房就有两个。可是2020年我换了新居,二手房。原来的房主没设计专门的书房,我属于拎包入住,就没有画蛇添足进行改动。

那这么多书怎么办?只好大规模淘汰,剩下的就是我实在、实在舍不得的英语书和工具书,还有就是孩子上大学之后留在家里的大量书籍。其中90%是小说和散文,而《王小波作品--文化笔记》就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是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想来也有13年之久了,恰好被我翻了出来。是一本散文集,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卷《我的精神家园》;中卷《沉默的大多数》;下卷《爱可以把一切都容下》,全书364页,多是杂文和书信。

一边看一边停,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也没看多少,恰好疫情来临,虽然心里还是静不下来,但被关在家里无事,也就强迫自己读一读,还好读完了大部分。

说句心里话,读着读着就喜欢上了王小波的作品;读着读着就讨厌了王小波的观点;读着读着就佩服王小波的性格;读着读着就学习起王小波的语言艺术了;读着读着就愿意品咂王小波的一些“名言”了。

正如王小波的定义,我也自我认知是这样:我这个人不懂艺术,也不懂社会学,我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生活、在思考,甚至在拼尽全力地划桨开船爱读王小波,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甘心做沉默的大多数吧。

喜欢王小波的作品,在于这小子的作品不那么“装”。所谓的不那么装,就是王小波没有像某些作家一样高高在上,要么整点玄之又玄的东西,要么整点沉重又沉重的枷锁,不是让你云山雾罩,就是压抑得喘不过气来。而王小波就像一个和你唠家常的普通人,就像你的邻家大哥哥,有啥说啥,而不是没屁隔楞嗓子,没那么多没用的、枯燥的东西他的语言很朴实,但又不乏风趣。而且名言警句比较多。“我的爱是你深沉的灵魂”,确实如此

讨厌王小波的观点,并不是讨厌这小子的所有观点。而是根据自己喜好而有选择的讨厌。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号称是中国第一位研究“”的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王小波的作品里头许多都是为妻子摇旗呐喊的,特别是为同性恋呐喊这个观点,我不认同。

同性恋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非洲艾滋病疯狂传播,我们国家最近几年也已泛滥。其实同性恋我们可以同情,承认和容忍,但决不应该提倡,更不能冠以“人人生而平等”的道德外衣,将其变成合法的“婚姻”。同性恋就是不正常的人,而我们非要把不正常的行为按照正常去理解,个人认为大可不必。

其次我还讨厌王晓波否定新中国前30年的观点。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前30年的积累,哪有改革的底气?伟大领袖曾经说过,就是“也得有个打狗棍吧?”前30年国家建立的不止核武器一根打狗棍!门类齐全的工业、社会体系,都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万里长城。

可能是作为知识分子家庭的他在特殊年代受了一定的委屈,因此王小波对上山下乡运动特别反对,且刻到了骨子里,经常跳起来骂。我个人认为上山下乡是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措施,很好地缓解了城市的就业问题;也很好提升了农村的教育问题和农业人口的素质问题。如果一直推行下去,老少边穷地区就有可能在人员素质上、教育基础设施上提高一大截,也实现了工农兵相结合,也就不会导致城乡剪刀差越来越大、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越来越多。

王小波认为那个年代的人都是疯癫状态,否定整个社会,这个我也不赞同。

佩服王小波的性格,是因为这小子去了几年美国,就有点自由精神和我行我素的风格。这种风格正是我们的世界中最难能可贵的。也许是知识分子的缘故吧,王小波身上有一种“酸腐气”!这种酸腐气还有抗上和唯我独尊的一面佩服王小波的性格,并不是佩服他性格中那种自以为是的狂妄自大,而是佩服他敢于表明自己观点、敢于亮剑的做派,以及不为世俗所拖累的骨气,这就是人格魅力。

学习王小波的语言艺术,那是具有批判精神的语言艺术。辛辣处似鲁迅的匕首和投枪,朴实处如柳青《创业史》的农村生活,幽默处又有林语堂的智慧;直白时那样的干脆,又有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影子。

我也很愿意琢磨这本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读书的时候,我对关键句子,都用铅笔标出来,以便日后经常翻阅理解。下面就整理一些我个人认为的句子,和大家分享:

1、不是把日历翻过去就是的明天,但是也不应当是日历永远翻不到的明天。

2、传统文化的本质来自于村落,也就是村社文化。

我认为他说的对。大城市里接受西方教育越多,我们传统文化失去的就越多,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承的确是在农村。

3、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文化的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句话虽然是说同性恋和艾滋病的,但是我认为对中国的社会来说也是切中要害。

4、不懂开心的人不会懂得任何小说艺术,除了懂得开心,还要懂得更多才能懂得小说的艺术。

5、作为一个人,要负道义的责任,憋不住就得说。

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有一些作家,特别有一些流氓作家,是不负道义责任的。将床笫之中的那点水,翻来覆去的炒,都炒干巴、炒冒烟了。正如王小波形容张爱玲时候说的:“把自己的病态当做才能了

6、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要努力的去做事,拼命的想问题,这才是自己的救星。

7、一味追求格调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享受得了,这就是“媚雅”。

我们往往攻击普通人“媚俗”,“媚雅”这个词很新鲜,我和他的观点相同。什么是高雅艺术?单纯的以形式来确定高雅与否,就是背离了艺术的初衷。其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就是好艺术,人为将美声唱法、芭蕾等称之为高雅艺术。将二人转、凤凰传奇等的本土唱法说成低俗,并加以反对,我看就是脱离群众。非专业人士去听意大利男高音,不明就里的鼓掌喝彩,和《皇帝的新装》差不多。

8、科学不研究,艺术不发展,一门心思都在端正男女关系上。

这句话是针对程朱理学说的,有那么点意思,和鲁迅先生的论断一致。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点到了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儿上(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过分强调了理性,而禁锢了创造性。

9、只看好莱坞的商业片是会把人看笨的。

实际上真是这样,我在参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时候,看到改革后有个厂长大言不惭地说没有经济效益的电影坚决不排。她却忘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满铁株式会社,不计成本拍摄的都是美化日本侵华的胶片!难道我们党的电影制片厂的思想觉悟还不如日本资本家?商业片儿是赚钱的,艺术片或宣传片是不赚钱的。可是对引导青少年的思想走向和人生观形成却有着巨大的作用。看看现在的社会风气和人的思维方式,与前30年还有可比性不?看看现在的影视还有艺术性不?正能量的艺术片或宣传片还是要拍的,小处说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处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10、这是时代使然,历史使然。好像出了这样的洋相,自己就没有责任了。

这是王小波对形式主义的绝妙嘲讽。

11、影迷或者称追星族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把自己置于一场癫狂之中有点癫狂不算有病,癫狂没了控制才是有病。……怀疑所谓“明星制”是帝国主义者打过来的一颗极其阴险的糖衣炮弹。

这是1995年王小波文章中的一句话。对于现在的“粉丝”文化,对于依靠粉丝捞钱的网红、明星,是多么地无情鞭挞,也是作家的先见之明。

12、我老婆是乱讲,我是乱写,我们俩都是没有文化的野人。……英文虽然难懂,但毕竟是一种人话,总比编出一些鬼话要强点儿吧。

当前社会有一种病,不想着怎么改进,而是热衷于创造一些新名词儿,比如说负增长、慢就业等等,与其文过饰非,还不如说点大家都能懂的人话更好一些。

13、在英国牛津,所有的旧房子,屋主只有翻修内部之权,但外观一律不准做丝毫的改动。……所有的人文景观,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假如你把它扒掉了,再重建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14、现在到处都是既不珍惜人文景观、也不保护自然景观的邋遢娘们儿,邋遢汉,这种人要吃,要喝,要自己住的舒服,别的一概不管。

15、中国人只重视写成文字的历史,不注重保存环境的历史。

16、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有一半儿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儿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

17、人不能只管糟蹋,不管收拾。收拾一下环境就好了,在其中生活也像个体面人。

上述的句子,都是王小波在1996年说的,过去了将近20年,仍然振聋发聩。许多古建筑我们都拆了,美其名曰复建,复建还是古建筑吗?没有了宏伟的城墙,寂寞的城楼,北京城就是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因为地上的历史,都被我们拆改没有了,都变成了只有70年产权的火柴盒

18、做成一件事,需要比呼吁更大的勇气和努力,要是你有勇气和精力不妨动手去做,要是没有这份勇气和精力,不如闭上嘴,省点唾沫。

19、尊严有两方面,一个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是时事的经线。另一方面就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不可撼动。

20、中国这种地方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人只在家里(现在还要加上在单位里)负责任,出了门儿就没有了责任感。大家所到之处,既无权力、也无义务;所谓的公共利益和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处处管到,所以到处乱糟糟。

这是作家对自私自利者的最善意的批评。乱扔垃圾、乱停车、破坏公共绿地进行小开荒、在高层顶楼再接出一层住宅……都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21、国际标准不光是奢华靡费,还有简朴,清洁,有秩序的一面。

22、人不爱自己的家,就无以为人,而家可不是房门儿里那一点儿地方。

王小波谈论的就是大家和小家的问题,是大我和小我的问题了。

23、一个人在20岁的时候,如果不是激进派,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假如他到了30岁还是个激进派,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王小波说得好,一分为二的辩证法。一个人20岁的时候是需要有一点激情的,到30岁就应该成熟了。否则的话,一味的勇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24、生活在国内的人对祖国的感情反倒不像海外学人表现的那么强烈。

25、人在工作时不但要用到手,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

26、越是声色俱厉、嗓门儿高,我越是不信。

27、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28、全无信仰的人,往往不堪信任。无信仰,无价值的人,正给社会制造麻烦。

29、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有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总觉得自己该搞出些给老百姓当信仰的东西,这种想法很古怪。他们不仅是想当牧师、想当神学家,还想当上帝。中国话不叫上帝叫圣人。

30、有了使不尽的钱,也不见得能做出突破性的发现。对于现代科技来说,资金设备固然重要,但天才的思想依然是最主要的动力。

由于篇幅的所限,我就想说这么多,但是关于王小波这部杂文和书信的文集,我非常喜欢。我觉得每篇文章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在迸发、在碰撞。我阅读的时候也感觉有不同的念头在碰撞。

我想每个人只要多看看书,就能兼听和吸收许多不同的观点。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更客观、公正、理性的看待一些事情,我们才能生活和工作得理性而健康。

作者简介冯林财,网名逍遥十三剑,喜欢传统文化和佛学,乐意探索历史、哲学和社会问题,业余时间读点书,写点东西,偶尔练习书法,爱旅游,爱看乒乓球和足球,超喜爱小动物。愿意和大家分享生活的点滴。

感谢阅读,期待扫描关注

剑客居第202318期】总第120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