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与科学到底是什么关系:怀特海的观点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9-25

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科学还未专业化发展的时候,很多知识都属于哲学的范围,甚至在1687年,牛顿出版的那本重要的物理学著作还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科学家”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英语中是在1834年。这个单词是由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家、哲学家W·惠威尔(也翻译成休厄尔创造的:如果一个人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研究物质世界和大自然的结构,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为“科学家”。此前搞科学的人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根据研究对象不同有不同的叫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容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化职业化发展的独立的具体科学知识。原本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则变得越来越少,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少,以至于哲学本身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应该研究些什么内容都开始成为哲学家自己的疑问。所以,现在的局面是科学越来越壮大,什么都言必称科学,以至于快变成科学主义了,形成了科学知识对其他知识形式的霸权,而哲学的存在感则越来越弱,普通人都不知道哲学是干什么的了。

当然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毕竟还没有消亡,有人说,科学无哲学则盲,哲学无科学则空。有哲学王子之称的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曾在一个视频里提到了哲学科学的关系:

07:05

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可能人们最为熟悉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哲学既必须立足于具体科学,又必须保持对具体科学的超越性,揭示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总结和概括科学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有人作了一个概括,具体而言:

这个说法看起来四平八稳,完整周到,但感觉答案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因为这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哲学是什么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更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哲学发展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的面貌是不一样的,不同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到了近现代和后现代,甚至有的人提出“哲学已死”“哲学的终结”等的观点:黑格尔认为自己的哲学是“最后的哲学”,马克思主张“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霍金宣称“哲学已死”,海德格尔及其他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提出“哲学的终结”。这里对哲学的理解都不太一样。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为例,马克思的“消灭学”命题指的是消灭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实现哲学指的是把哲学理论与革命相结合、哲学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说:“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要求,要它们弄清它们自己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

可以看出马、恩对传统的严重脱离现实的思辨哲学或形而上学已经不再感兴趣,认为这样的哲学的在已经多余的了在现实生活面前,这样的哲学必将被实证的科学所代替。显然,这里也涉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而怀特海有所不同,他创立了“20世纪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哲学”,以此来从根本上解释他所理解的世界和宇宙的本质,并涉及到对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的看法。
怀特海过程哲学概述
怀特海的思想有其深刻的哲学、数学、逻辑、科学、历史等学科基础,跟当时的社会、宗教、思想背景也是息息相关的,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学术经历更使其成为在多种学科中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日本怀特海研究专家田中裕称之为“七张面孔的思想家”——数理逻辑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柏拉图主义者、形而上学家、过程神学的创始人、深邃的生态学家和持教育家立场的文明批评家。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亦称为“机体哲学”,出版于1929年的《过程与实在》为其代表性著作。《过程与实在》是其一生哲学思想发展成熟后的扛鼎之作,是对其形而上学思想和宇宙论的系统总结。用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小约翰·B·科布和大卫·R·格里芬的话说,这本著作是“最近两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是历来最为复杂并最富创见的哲学论著之一”。
与当时分析哲学大行其道的潮流相反,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是一种富于思辨色彩的形而上学哲学,在《过程与实在》中,他首先就说明了思辨哲学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其检验方法和标准,也即要使我们经验中的每一成分都能得到适用和充分的解释。过程哲学认为,世界不是由机械唯物论所认为的空洞的、孤立的、只处于简单位置的物质实体构成的,而是由处于关系和过程之中的实际实有构成的,实际实有又构成大大小小各等层次的有机体。过程哲学就是研究有机体的结构、特征、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存在和演化条件的学说,从而实现了从实体本体论向机体本体论的转变。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以当时科学和哲学的最新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现代传统哲学的回溯和批判,揭示了现代哲学的两个基本缺陷,在本体论上明确否定了机械唯物论的物质实体观,认为世界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动态经验过程,事物的存在就是它的生成,在认识论上否定了经验知觉的感觉主义学说,把认识论建立在了经验过程的本体论基础之上。过程哲学还批判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二元论哲学,否定了相互独立的物质与精神两个实体的学说,认为世界的终极实在就是实际实有,是点滴的经验,是一个经验过程,是经验和经验者的同一,实际实有是偶极的,既有其物理极也有其精神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哲学的二元论。过程哲学还批判了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完善的辞典的谬误”,认为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和批判只是在一个貌似完善的辞典的范围内作字句上的分析,而没有看到这个辞典的构建是来源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世界的,“忽略了语言与人类经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因而走向了忽视生活、脱离经验、远离客观世界的极端”。
有学者认为,过程哲学的实质就是企图在存在与生成、运动与静止、推理与常识、逻辑与直觉、永恒与历史、科学与人生、理智与感情、事实与价值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从而调和现当代西方哲学史上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巨大分歧。
但由于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以及怀特海本人为了更好地表达其哲学思想改造和使用了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和范畴来表述其独特的具有浓厚思辨色彩的思想,从而使作为思辨形而上学体系的过程哲学似乎与当时的西方主流哲学有些格格不入。
自本世纪50年代开始,在西方英语世界业已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以“拒斥形而上学”为标榜的分析哲学日渐式微,对形而上学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变化,英美分析哲学与欧陆人本主义哲学相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加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紧张的社会现实,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机体哲学思想,便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20世纪30—50年代,怀特海的助手、芝加哥大学教授哈茨霍恩利用过程思想,创立了过程神学。20世纪70年代,小约翰·B·科布及其学生大卫·R·格里芬在美国克莱蒙特建立过程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过程思想在社会发展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和支持世界各国学者对过程思想以及相关的过程思想家,如怀特海、哈茨霍恩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尤其,大卫·格里芬以怀特海哲学为依托,提出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对当前社会发展各领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关于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怀特海之所以在分析哲学大行其道的当时还要建立一种奠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思辨的形而上学体系,就是因为他认为思辨形而上学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必要性,因为“哲学思辨的任务就是这样来看待宇宙的一切事件,以便使自然科学的看法成为可以理解的看法,并且把这种看法同认识论必须据以建立的那些表达基本事实的直接信念结合起来。”所以,思辨哲学通过对最普遍的概念和观念的辨析对批判自然科学中过时的概念和观点以及解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思辨一般指区别于经验认识方法的思维方式,是通过概念的形式进行纯粹思维活动去把握无限的实在。所以,在以经验认识为主要方法的自然科学看来,思辨思维都是没有或没办法通过经验证明的,所以往往会对其采取一种拒斥的态度。
但怀特海认为,所有思想中包括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有某种思辨的成分,科学家扩大知识是“从确定他的科学范围的一组原始观念以及这些观念之间的原始关系着手……科学就是在假定这些观念适用的条件下演绎出结论”。
所以,自然科学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无法用经验直接说明的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是超验的、思辨的,充当了具体科学理论得以被阐述的最一般的概念框架,也“形成了科学家的基本世界观、他的思想方式的深刻结构”。在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思辨方法和思辨性思维,可以使科学不断突破它们原来假定的界限,避免思维的狭隘性,使科学保持创造性的活力。
但是,科学往往无意识地、未加反思地预设的前提和原则,在某些时候可能适合科学的需要,可以促进科学的发展,但往往会被推向极端,不适当地扩大适用范围,结果造成所谓“具体性误置”的谬误。近现代科学在其“搜集材料”阶段所出现的那种孤立、静止、片面、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被引入哲学后所导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出现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表现。
而在科学理论的发展中采用思辨的方法就可以对这些假定和预设时时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反思和批判,一方面可以对旧的理论原则和原理进行修正,另一方面在科学发生重大的变革时,可以提出新的普遍概念和原则以解释和推动科学的新发展。
怀特海看到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怀特海认为:“科学与哲学相互批判,但又彼此为对方提供想象的材料。一个哲学体系应能详细解释科学从中抽象而出的具体事实。同样,科学也应能在具体事实中找到哲学为它们提出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在科学本是无意识地、未加反思地所预设的前提和原则,正是在这个前提和原则下,才有科学所谓的逻辑、客观、自洽等所谓的理性精神,超出或滥用这个前提和原则则有可能马上从理性走向非理性。所以,科学要有力地捍卫自己的理性精神同时又要避免走向非理性主义,就必须时刻对自身所出发的前提和原则进行哲学层面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在对社会、经济、技术、文化、思想等领域发挥自己重大作用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断接受来自哲学等其他学科的批判以进行自我调整。
怀特海因此也很注重哲学与科学及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关系,“因为科学家往往需要新观念,哲学家通过研究科学结论而得的各种意义而受到启发”。而怀特海的思辨哲学所造成的从机械唯物论到“机体实在论”的转变,就是一种新世界观取代旧世界观的变化,怀特海认为这一转变用物理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用流动的能的概念来替换静态物质的概念”的转变。
怀特海的机体哲学从本体论上对以机械唯物论为基础的科学进行了批判,为科学提供了全新的机体本体论的预设和前提,怀特海认为:“科学正形成了一种既非纯物理学,又非纯生物学的新面貌,它变成了对机体的研究。生物学是对较大机体的研究,而物理学则是对较小机体的研究。”怀特海通过机体概念力图弥合主观与客观、存在与生成、有机与无机、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使科学从自我封闭、自圆其说、自以为是的狭隘理性走向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修正的健全理性。
怀特海既是一个科学家又是一个哲学家,所以他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看法更多地打上了他个人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的色彩,不是那么圆融周到,却有更多的自见个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本人的士论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恕不一一注明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