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茂林之家 2023-09-26 发布于湖南

北宋作为历史上最憋屈、版图最小的大一统王朝,边境线上可谓群狼环伺,北有辽金、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大理、南有安南……天天东边不乱西边乱,应该名将辈出才对,但网络传说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为什么会有如此说法?宋初那些开国名将都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首先,和汉唐不同,北宋立国有先天性的不足:雄才大略的柴荣英年早逝,赵匡胤用一场“陈桥兵变”就黄袍加身夺了后周的江山。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得国太快、太容易,使北宋那些功臣宿将们没有机会和时间建立让世人瞩目的功业,当然也就不那么出名了。

比如宋初功绩最显的两位武将——曹彬和潘美,虽然他们讨平了南汉和南唐,但后者一有昏君当道,二无名将在世,唯一一位能上得了台面的林虎子,还是被赵匡胤用反间计害死,可以说二人是凭借柴荣打下的底子碾压获胜的,算不上多么的出彩,再加上潘美害死杨业,曹彬岐沟关大败这个严重的污点,两人很难被划归到名将的行列。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其次,因为赵匡胤得位不正,所以为了防止其他武夫效仿自己再搞一出兵变夺位,“杯酒释兵权”,以荣华富贵换了领兵大将的军权,并且改革了军制,以枢密院掌虎符,以文官出任枢密使,平时大将出征,指派文官为监军,并且监军拥有最终决定权。

所以你会看到杨业为何兵败两郎山,最主要原因就是监军王侁的威逼:“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一句话就将本是降将的杨业逼上了绝路。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即使大将出征不派监军,皇帝也会御驾亲征,宋初四伐北汉,就有三次是皇帝亲征,两次是赵大,最后一次是赵二,这都是为了防范武将掌军尾大不掉。

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决定了武将天生受打压,小功不授,大功折减,后面狄青以武人出任枢密使引来举朝反对,就是因为宋朝明文规定:武将功劳再高也不能入相!

于是,备受打压的武将在文人政治的北宋,无论是在宣传力度上,还是后世立传上都被选择性的忽略了。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第三,宋军作战必以皇帝所授“阵图”行军布阵。

所谓“阵”,就是古代军队在投入战斗时,依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而布置的战斗队形,而把这种战斗队形排列组合画在图上,就是阵图。

阵图其实并非赵二首创,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左传》记载,桓公五年郑庄公在行军作战中就采用了一种新型阵法——鱼丽阵;战国时的《孙膑兵法》中,又出现了方阵、圆阵、疏阵、锥形阵、雁形阵等八种阵型;后来诸葛亮就是在此基础上创造了鼎鼎大名的八阵图。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此后历朝历代的名将们都非常注重阵法,到了宋朝,阵图更是成为宋朝迷之神器,也就是从此开始,阵图成了武将们的镣铐。

首开此风的是赵匡胤,比如建隆四年,赵匡胤命李处耘收复荆湖。李处耘出发前,赵匡胤就“以成算授之”。又如乾德二年,宋军发动灭蜀之战,战前他又把东路军主帅刘光义拉到地图前,“授之以方略”。刘光义一丝不苟的按计划实施,果然轻松获胜。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赵匡胤武将出身,指挥才能还不错,几次遥控指挥,事后都证明了他的正确性;而且赵匡胤也深谙“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道理,所以虽然“授之以方略”,但还是给了将领很大的自主权,比如开宝七年,宋灭南唐时,他就对主帅曹彬说:“南方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略生民。”而且还给了他尚方宝剑——“副将以下,不用命者斩之。”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但赵二就不一样了,他虽然也是武将出身,但军事生涯并不长,难以独当一面。可惜他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自己是个不世出的英明统帅,而他既没有兄长的心胸气魄,指挥才能,却又继承了兄长的参谋长本性。

更要命的是,他对武将的猜忌心更重,他曾公开宣称:“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而怎样才能让前线的武将俯首帖耳,老实听话?阵图无疑是最佳工具。赵二继位的当年十月,就“以阵图授诸将”,这是史书中第一次记载宋朝皇帝以阵图遥控指挥前线大将。雍熙四年,赵二召集大宋王朝的天才们,一起御制了《平戎万全阵图》。然后召见潘美、田重进、崔翰等大将,向他们讲解自己大作的要旨——“在外将领,仍受君命”。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从此宋朝正式确立了“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的祖宗家法,形成了“将从中御”的基本国策。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此一来,领兵之将哪还有临敌机变,自由发挥的空间,所谓名将就成了宋朝皇帝的牵线木偶。比如第二次北伐幽云时,东路军主帅曹彬本来半路上已经意识到粮道被断的危险,准备退回雄州取粮,但是被赵光义一句按既定方略行事,退而复进,终为耶律休哥所乘。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当然也有人看出了阵图的弊端,并没有严格按照阵图布阵,比如满城之战时,右龙武将军赵延进劝说主帅刘延翰不听皇帝的,改八阵为二阵,打了场大胜仗,事后赵二非但没怪罪,反而嘉赏二人。

但问题在于,这会让宋朝武将陷入一种两难之境,就算他们知道阵图是错的,可如果不按阵图打,谁能保证一定会打胜?

按图打,输了也能有个说辞;不按阵图却打了败仗,皇帝不拿你当替罪羊才怪?久而久之,宋朝敢便宜行事的武将越来越少,一群墨守陈规的阵图奴隶却越来越多,不出名将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北宋明相掩盖了武将的光辉。

宋朝推行的是文官政治,名相辈出,比如赵普、王安石、寇准、韩琦、司马光、范仲淹,吕端,文彦博等等,论名相的数量和质量,估计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朝代能和北宋相比。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在他们的知名度和取得的功绩面前,北宋诸将本就不多的光芒更加暗淡无光了。因此就有了“北宋少名将,南宋少名相”的说法。

至于为什么狄青成了北宋名将中的独苗,被世人推崇,原因有二:

第一,狄青的功绩配当上名将之称。

狄青是山西人,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十六岁的时候因为入替兄长打架之过,“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在脸上刺字,发配充军。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这对狄青来说,并非坏事。他充军以后因为孔武有力,被直接分配到了御马直,成为禁军中的一名骑兵。

后来,狄青又因为精骑射,便弓马,被选做散直。宝元初年,西夏李元昊发动叛乱,宋庭征选有志之士到边疆卫戍,狄青主动请缨,被任命为三班差使,延州指挥使前往边疆。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当时前线诸军多次被西夏所败,士气低落,难以再战。狄青到任后,整饬军纪,每次作战,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冲锋在前,极大鼓舞了士气。

在边界四年之中,他跃马扬鞭,前后大小二十五战,八次被流矢射中。破金汤城,占宥州,灭岁香、毛奴、尚罗等部族,烧西夏数万石粮草,俘虏万人。又修垒建堡,扼敌要害,西夏军望风披靡,无人敢挡。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此时的狄青虽然打出了一定的声名,但他出身贫寒,又有罪名在身,面有刺字,距离被朝堂认可的名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康定元年,北宋大文豪尹洙出任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司判官, 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见,结果一见之下,尹洙对他大为赞赏,将他推荐给了范仲淹等人。

范仲淹等人一见狄青,也觉得他是个奇才,待以上宾,并授之以《左氏春秋》。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读起书来,终于研习精通了秦汉以来将帅的事迹和兵法,因此更加善战,名声愈显。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不俗的战绩,加上对兵法的洞悉,使得狄青在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引起了宋仁宗的关注,便想召见这个军中偶像。

不巧,西夏军入侵渭州,狄青无法觐见。思之心切的宋仁宗便派画师到边关,将他的形象描绘出来,放在宫中时常观看夸奖。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边关将士无不艳羡,于是军心大振。

庆历四年五月,李元昊称臣。狄青升任真定路副总管,接着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皇佑四年六月,狄青入朝升任枢密副使。同年,广西源州土著首领侬智高举兵反叛,狄青迎来了一生中建功立业的最好机会。当时叛军已攻陷邕州,建立“大南国”,又沿江连破八个州,兵围广州。而平叛的宋军几次征讨,均铩羽而归。于是狄青再次主动请战,“臣请领数百外族骑兵,并朝廷禁军,取贼人首级献于宫阙之下。”仁宗为其豪情所感,亲自为其践行。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但狄青以何身份领军却让君臣犯了难,大多数朝臣认为狄青一介武夫,不足以独领大军,需有文官任正职节制。唯有宰相庞籍大力支持狄青独自领兵,并说明了大将不受文官节制的重要性。仁宗最终听从了庞籍的意见,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经制广南盗贼事,这是宋史上为数不多的武将出征不受文臣节制的一次。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于是,狄青率领二十万大军汇合孙沔、余靖部后,很快到达了宾州前线。当时的宋军在接连败仗的打击下,人心惶惶,军心浮动。更有一些将领以私利为重,枉顾军令。就如钤辖陈曙,为了抢功,擅自出击,致使宋军大败于昆仑关,袁用等大将弃阵而逃。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所谓“号令不齐,兵败如山”,狄青到前线后的第二天,便将陈曙绑了,连同袁用等大将三十多人,推出营门斩首示众。孙沔、余靖相顾愕然,在场诸将两股战战,不敢发一言。

随后,狄青下令禁止诸将出战,以此麻痹敌人,暗中则囤积了大量的粮草物资。侬智高果然受惑,以为宋军短期内不会再进攻,放松了警惕。狄青则抓住这一时机,兵分三路,在中元节趁着月色一举拿下了昆仑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夜袭昆仑”。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侬智高失了昆仑关要隘,惊慌失措下令全军出战。宋军先锋大将孙杰与敌血战牺牲,贼军气势复起,孙沔等大将吓得面无血色。

当此之际,狄青亲率左右两翼骑兵,攻其无备,大败敌军,追奔五十里,斩首万级,杀死敌军首脑及各级官吏五十余人,侬智高乘夜放火烧城而去。

天明后,狄青带兵入城,缴获金帛数万、牲畜数千,随后在邕州城下,砍下敌方首脑首级示众,并收敛敌军尸体,于城北一角筑成京观。

经此一战,狄青名动天下,威望“如日中天”。仁宗更是力排众议,破格任命其为枢密使。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注意,是枢密正使,由武官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这在北宋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足见当时狄青的威名之盛。

第二,狄青的结局让人嗟叹。

虽然仁宗对于狄青非常信重,但架不住一帮文臣的撺唆,狄青任枢密使后,就被文人贬呼为“赤佬”(面有红色刺字),他的枢密院则被蔑称为“赤枢”,就连一代名臣欧阳修也多次上奏请免狄青的枢密使之职,理由是“为国家消未萌之患”,潜台词是狄青有谋反之心。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仁宗对文臣们说:“狄青是个大忠臣啊!”宰相文彦博却答:“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乎?”一句话,就捅到皇帝的心窝。忠臣不忠臣无所谓,武将掌兵权就是原罪。

当狄青得知后,用这句话质问文彦博,文彦博冷冷的吐出一句:“无他,朝廷疑尔。”一句话震得狄青倒退数步。征战半生,含垢忍辱,换来的不过是一句朝廷疑尔。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虽然对于这些话,仁宗并未完全放在心上,对于文臣罢免狄青的奏章,也是置之不问,但架不住众口铄金。

至和二年,就有谏官称狄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嘉佑元年,京师发大水,狄青举家搬到相国寺居住,结果半夜走水,他在大殿上指挥士卒救火,就因为穿了一件浅黄色的袄子,顷刻间谣言就传遍全城:“狄枢密使穿黄衣、登大殿指挥士卒了!”

欧阳修更是上《论水灾疏》,称水灾的原因有二:皇帝不立太子,狄青武人掌枢密院。

嘉佑元年,仁宗终于扛不住压力,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离京出知陈州。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狄青到陈州以后,宋廷士大夫们仍不放心,“每月两遣中使抚问”,名为抚问,实为监视。史载,在陈州的那些日子里,狄青夙夜忧惧,痛苦难当,不到半年,便发病而终,年仅49岁。

宋廷痛抑猛士,而猜防百至,夫复何言!

狄青死后,文臣们终于长舒了口气,于是死后的狄青又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为什么说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

公平的讲,以狄青的战功与其他朝代的名将相比还是略有不如的,但因为宋朝的将领实在是太菜了,清朝史学家爱新觉罗·昭梿就在《啸亭杂录》中说:“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广南,稍有生色。”

再加上狄青令人同情的遭遇,于是便有了“北宋无名将,唯有狄武襄”之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