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个女人有九个上热下寒、中焦不通,这种体质应该如何调理?

 小主千岁 2023-09-26 发布于山东

大家发现没,现在越来越多人去看中医,被确诊为上寒下热,也就是寒证与热证并存了。


可能有人不理解,说这寒和热明明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状态,怎么可能同时存在呢?


别急,我们先来看看上热和下寒分别都有哪些表现,大家也可以对照着自己的情况检查一下:

上热:

口臭,口疮,咽干,眼干

疯狂冒痘,此起彼伏

情绪急躁,动不动就上火

下寒:

小肚子大,小肚子凉

容易拉肚子,便秘,尿频,夜尿多

手脚冰凉、痛经、小腿容易肿

怎么样,是不是发现自己两边都沾?

事实证明,上热,下寒既可以单独存在,也能同时存在。那么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是应该先降火呢还是先解决寒呢?

有尝试过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如果只是一味地降火,那么上火的频率只会越来越高,程度也越来越重;

而如果是用温通的方法先解决寒的话,有可能过程中还不等下边的寒解决掉,火就已经越积越多了……


那么上热下寒究竟应该怎么来解决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

中医认为,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正常情况下,整个身体周遭运作应该是交融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中焦,中轴是运作在一起,寒热交融在一起。

这里提到的中焦,就是指我们的脾胃,脾胃是五脏六腑的中心,其他脏腑都要围绕着它转。


只有脾胃功能好,能够顺利地进行脾升胃降,才能有条不紊的工作。

而一旦脾胃功能出现问题,中焦停滞,不好好工作了,就会导致寒性下沉,往下走,火性上炎,蹭蹭往上走,从而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

所以,导致上热下寒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两点:

1、上面的火下不来,下面的水上不来,中焦脾胃功能下降了。
2、上面的火太旺盛,或者下面的水太少,水压不住火了。

也就是说,想要把火引下来,就必须要经过中焦脾胃这个要道;水要上去也必须经过中焦脾胃这个要道,所以打通中焦要塞才是调理上热下寒的当务之急。

这样一来,调理办法也很明确了,那就是引火归元

只要中焦运作起来了,水能上去了,在上面的火就能引下来了,虚火也就不乱窜了,自然就不会上热下寒了。


而说到引火归元,就不得不提到一味药食同源的食材,那就是肉桂,《本草汇》中记载: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元以通其气。

但肉桂性热,所以不建议单独食用,最好是能够和其他药食两用的食材配伍,比方说清虚热的栀子,温性的黑茶,温胃健脾的桂圆、大枣,没错,想必眼尖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以上食材正是我们养生热泡茶·暖小主的配伍。

暖小主整体配伍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同时侧重于温补下焦,对痛经、小腹凉、小腹坠胀、手脚凉、怕冷等虚寒问题都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