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没大没小没教养,只因家长这点没做到,别看事小可危害大

 元祉心育 2023-09-26 发布于河北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孩子对父母,或者对老人非常不尊重,就是我们常说的没大没小。

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会怎么做?有些父母会置之不理,不当回事,不说也不管。

有些父母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就会对孩子说:“嘿 ,这孩子怎么跟大人说话呢,没大没小的。”

然后这事就过去了。孩子没有得到应该有的管教,自然也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下次还会这么做。

那么,我们都知道,没大没小的行为是错误的,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之一,其原因无非就是家长的溺爱,和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管教,而孩子的我行我素,无非是想不断挑战家长的权威,以及自我的任性表现。

可是,我们不能小看这件事,在其背后还说明了重要一点,而这点被很多家长都忽视了。

表面上的没大没小,其实是心里缺少敬畏之心,一个缺乏对规则抱有敬畏之心的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做出更严重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什么是敬畏之心。

说得简单点就是对规则、规范的遵守,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是要教导我们,人,应该有敬畏之心。

所以作为父母,不仅要耐心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做一个好的榜样,也要时时刻刻引领孩子学习如何有敬畏之心。

敬畏不仅是对老者、他人,更是在成长之后对自己的敬畏。

第二,为什么要有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的本质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可以指引我们走正确的方向,而不会偏离。大师南怀瑾说过:“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敬畏是一种智慧,只有蠢笨的人才会任意妄为,不守规矩。

只有身为父母的你明白何为敬畏,而不是表面上的礼貌,那么渗透到孩子身上,孩子会逐渐懂得,敬畏的意义。

第三,这跟孩子有什么关系。

一个遵守规则的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说有就有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教导之下形成的一种思维和行为习惯。

那些日常生活里出现的所有触犯法律法规的人都是缺少敬畏之心。

如果你对孩子从来不管教或者无效的管教,那么你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会很容易做出犯规的事,这种事有大有小,结果也有所不同。

说到这里,举一个例子: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学校霸凌的视频,一群女孩把另外一个女孩围在卫生间里,为首的一个女孩大约14、5岁的样子对着这个女孩猛扇耳光,连续打了2、3十下,在这个过程里被打的女孩一声不吭,其它的人没有一个站出来制止,有些在笑,有些在拍视频,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网友及有关部门的关注。

为什么霸凌的事经常发生,这些施暴的孩子为什么可以肆无忌惮地打人,甚至说,没事打吧,出了事我担着。这就是典型的对法律法规缺少敬畏之心的表现。

她们也许认为自己未成年就可以任性作为,也不认为打耳光不是什么大事,学生打架太正常了。他们就是南怀瑾说的那种最笨的人。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能约束与管教,现在只是打耳光,以后就可能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更大的事。

还有最近上了热搜的大同两名四年级学生,对一个同学霸凌,霸凌到令人发指,小小年纪有了对人格的践踏。

这种对人无敬畏的人格已经渗透到小学生了,可想而知家庭教育如果不搞好,就是社会的一大毒瘤。

奉劝所有的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怀有敬畏之心,这能保证你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有规矩、有修养,或许他不是那种成大事的人,但一定是一个很本分的人,希望每个家长都重视起来吧。

~END~

【健康的心态,成就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从而培养出聪明乐观的孩子,我是家庭教育师元祉,相信每个父母都可以成为好的父母,只要肯改变。欢迎点赞关注,可私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